慢性丙肝患者的观察及临床护理心得探析

2018-06-17 07:18苏蕊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常规护理不良反应优质护理

苏蕊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丙肝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来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丙肝患者8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通过抽签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86例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每组分得4 3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为优质组患者加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绪、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干预后,优质组患者SAS评分更低,P<0.05;优质组患者SDS评分更低,P<0.05;优质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优质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结论:在慢性丙肝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和广泛运用。

【关键词】慢性丙肝;常规护理;优质护理;SAS评分;SDS评分;不良反应

慢性丙肝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丙肝存在导致患者患有肝癌、肝硬化等疾病的可能,进而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中多运用干扰素进行治疗,通过为患者应用干扰素能够对患者体内病毒复制产生抑制作用,因此被广泛运用。但是在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从根本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因此,必须要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目的在于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有研究认为,优质护理对于慢性丙肝患者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选择86例患者作为对象。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来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丙肝患者8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86例患者均符合慢性丙肝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并且对研究知情同意,86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抽签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86例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每组分得43例患者。常规组患者中,23例患者为男性,20例患者为女性,患者年龄在28岁

58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 5.03土7.63)岁;优质组患者中,24例患者为男性,19例患者为女性,患者年龄在27岁--58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4.83土6.79)岁。所有患者均排除心、肾等重要器官严重功能障碍患者,排除精神疾病史患者,排除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对常规组和优质组患者资料开展统计学分析,结果为P>0.05,可比性强。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包括药物指导、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等。优质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护理基础之上加用优质护理,具体步骤为:第一,优质药物护理。护理人员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和制度,在医生选定干扰素治疗方案的同时,为患者讲解干扰素治疗方法、作用、效果、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和家属丙肝病毒根治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临床公认最为有效和安全的方法就是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明确告知患者干扰素治疗的禁忌症和适应症,对患者及家属疑问进行解答,帮助患者更好的了解干扰素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治疗依从性提升。第二,优质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开展积极的沟通和交流,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告知患者慢性丙肝并不可怕,通过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鼓励患者将压力、疑惑、焦虑表达出来,鼓励患者疏导自己的情绪,告知患者可以通过看电影、听音乐、养花等来排解不良心理和情绪。第三,优质不良反应护理。伴随着用药次数不断增加,患者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大多数患者都能够耐受,并且不良反应会逐渐消失。护理人员为高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包括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为体温在3 8.5℃以上,并且持续高热,症状没有改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遵照医嘱为患者口服药物。与此同时,对患者呼吸、脉搏、体温进行密切监测,告知患者补充营养和水分。定期为患者检查肝功能和血管常规,避免患者感冒,避免交叉感染。第四,优质健康宣教。抗病毒治疗的疗程比较长,在患者病情稳定以后,患者需要带药物出院进行继续治疗。护理人员为患者开展优质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所有药物的有效期、保存方法、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在出院以后仍然需要定期对血常规和肝功能进行检查,出现不适感第一时间来医院治疗。建立起回访制度,对患者身体康复情况以及治疗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并且协助患者处理和解决相关问题,为患者提供丙肝治疗的新动态和新知识。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判定,运用SAS焦虑自评量表以及SDS抑郁自定量表明确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分越高则表示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及时记录和比较,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判定,运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标准,对满意度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常规组及优质组患者涉及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涉及的计数资料通过X2开展检验,通过%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涉及的计量资料通过T开展检验,通过x±s进行表示。若统计学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差异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常规组患者SAS评分为48.93土9.95分,SDS评分为59.62土5.93分,优质组患者SAS评分为36.11土7.04分,SDS评分为40.01土4.11分。干预后,优质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常规组共计1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3例患者发热,2例患者恶心呕吐,2例患者食欲减退,3例患者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26%;优质组共计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例患者发热,1例患者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优质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具体数据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

优质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具体数据见表3。

3 讨论

慢性丙型肝炎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发病趋势有所上升,并且年轻人是高发群体。若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慢性丙肝很可能会发展成为肝癌或者肝硬化。作为一种病程长、具有传染性以及对患者健康威胁较大的疾病,必须要对患者采取有效、及时的治疗。目前临床中多运用干扰素治疗该疾病,干擾素具有免疫调节、抗病毒、减轻肝脏炎症功能,干扰素治疗丙肝具有明确的疗效,但也具有较为明显的副作用。因此,应为患者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肯定,护理人员通过开展优质药物护理来提高患者对疾病和药物的正确认识,加强用药宣教,明确告知患者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将患者疑虑消除,同时可以将患者不适感消除,从根本上协助患者完成治疗计划,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优质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优质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对于慢性丙肝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发生焦虑、抑郁情绪,同时避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常规护理不良反应优质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