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凤芝,张小巍,张志朋
摘 要: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哈尔滨职教园区、国家骨干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创新构建具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特色,集教学、生产、创新创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应用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机械类实训基地,实现工匠型技术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机械;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培养模式;创新团队;科研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4-0005-01
在“创建中国特色的‘教学工场模式,建设共享型综合性开放式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指导思想下,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与企业深度合作,建成机械类专业群共享的开放辐射型现代装备制造实训基地。在现有的3个实训室基础上,新建和扩建5个实训室、6个实训车间、1个制造场、1个研究所,并引企入校建设“校中厂”,打造成“教学、生产、研发、培训”于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另外,在原有8家校外实训基地基础上,扩大规模,与哈轴集团、哈尔滨巨龙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共建生产、顶岗、就业功能兼备的校外实训基地。学院通过五年的机械类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和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构建了以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校厂所”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锻炼了工作能力。
一、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
对接产业人才需求,学院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学院通过试点实施与运行,对比分析人才培养质量,总结“校厂所”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双创”能力。学院根据企业调研要求,增加了“逆向工程”这一课程。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可以完成一般复杂零件的产品逆向设计,如从前期的三维扫描仪采集产品点云数据,利用造型软件完成产品的逆向造型,到后期的三维打印构建实体。该课程既能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又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插上了翅膀。同时,学院依托科润实训基地搭建学校、企业、模具应用技术研究所相结合的育人平台,在学校让学生进行模具设计、制造、装配与调试等专业基本技能的学习与基础训练,在校厂让学生进行专项及综合技能的训练,在厂所让学生进行技术研发和顶岗实习,从而培养“懂设计、熟工艺、善制作、能研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组建创新团队,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
学院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组建了科研专家团队,同时积极吸纳学生参与课题的研究。校外实训基地哈尔滨中德特种材料成型技术有限公司、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学生等共同组成科研創新团队。科研创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项目为载体,融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和现代企业文化于一体,创建了实践教学新课堂,从而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
三、发掘科研项目,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
学院模具专业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近五年来,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项技能竞赛获国家二等奖6人次,省级三等奖3人次。随着“校厂所”合作的深入,不仅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学生也积极参与到“高精度、高耐磨WC超硬模具及高硬度WC刀具”“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数控加工技术”“纯铌超导腔成型装置设计”等科研项目中,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创新团队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与3项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的研究,获得“上模可旋式冲压模具”“牙膏夹”和“台灯”等专利。
四、共享基地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建设“校厂所”共享基地,实行“343”合作模式:“3”个共同目标——共建、共享、共赢,“4个”功能定位——教学、生产、研发、培训,“3个”操作原则——环境真实化、人员职业化、管理企业化。此模式“对接生产现场,贴近职业环境”,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着力营造真实的职业现场环境,将企业生产模式真实再现于实训基地,使企业文化渗透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立,将“消耗性实习”变为“生产性实习”,把“车间”搬进“课堂”,把“课堂”引进“车间”,能帮助学生实现与社会、企业之间的“零距离无缝对接”,显著提高职业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以职业教育园区建设为契机,借鉴新加坡教学工厂理念,在现有实训实习基地基础上,利用德促贷款资金支持,创新构建了具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特色,集教学、生产、研发、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教学工场”,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实践平台,从而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培养优异的工匠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凤芝.模具专业“校厂所”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4(03).
[2]钟凤芝.模具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