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瑶瑶,占丹玲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韶关 512126)
希望感是积极心理学提出的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之一。Snyder等人提出的希望理论认为希望感是一种情感性认知,包括路径思维与动力思维两部分。路径思维指的是个体实现既定目标的“方法、策略、计划与认知操作”;动力思维指的是启动个体朝目标行动的动机和信念系统。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已证明希望感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压力与挫折应对等心理特点具有重要影响,个体的希望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积极的心理品质、生活满意度、疾病康复、学业等方面的表现。
以往对于大学生希望感的研究多是针对本科生群体,对于高职生的研究较少,但是高职生长期的学习生活经验和本科生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在新生入学心理普查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方面也较本科生多。学业作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本科生与高职生在面对学业时的学习效能及长期的学习经验会影响其希望感水平,进而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了解高职生的希望感状态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量化的参考,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以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共收回有效问卷2281份,占2017级总人数的约69.61%。其中,男生1384人,女生897人;独生子290人,非独生子1991人;高考生1485人,学考生796人;农村学生1772人,城市学生509人。
本次调查使用的问卷为成人希望特质量表(ADHS),共 12题,本量表分为路径思维(1、4、6、8题)与动力思维(2、9、10、12题)两维度,其余 4题为分心题,不参与计分。本量表采用1-5级计分,得分越高,则表示个体希望感水平越高。
采用SPSS18.0进行录入,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
高职生希望感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对不同人口学变量之间路径思维、动力思维、希望感总分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详见附表1。
性别方面,男生动力思维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2.766,p=0.006),路径思维方面存在边缘显著(t=1.921,p=0.055),男生路径思维得分高于女生,希望感总体方面无性别差异(t=-0.418,p=0.676)。希望感的性别差异目前尚未达成一致,中职生、高职生、本科生群体的研究都有不同。我们认为,性别变量对于个体希望感的影响不是恒定不变的,希望感这种“情感性认知”容易受到自我经验的影响。对于高职群体,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路径思维侧重于面对目标与困难时个体认知操作,动力思维则侧重于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动机维持。男生在面临问题时较多地使用“问题解决”的思路,因此会比女生产生更多的“解决办法”,进而产生更高的路径思维。但是在具体解决问题中,对于任意一种实现目标的方法在动机层面的“维持与调节”,也就是动力思维,这种情感层面的涉入却是女生更为优秀。
独生情况方面,独生子路径思维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t=2.057,p=0.040),动力思维(t=-0.733,p=0.464)与希望感总分(t=0.837,p=0.383)方面无显著差异。我们认为,由于在成长中缺乏兄弟姐妹等社会支持资源的存在,客观上决定了独生子在面临问题情境中必须自行解决所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而比非独生子产生更高的路径思维,这一结果也符合独生子的心理发展规律。
录取类型方面,高考生路径思维(t=-2.447,p=0.013)与希望感总分(t=-1.977,p=0.048)显著低于学考生,动力思维(t=-0.685,p=0.493)方面无显著差异。高考生与学考生的区别在于录取途径是全国高考还是本省组织的学业能力考试,高职院校的高考生在客观上比学考生有更高的期望结果,也有更高的期望落差。这种期望落差会影响高考生在高职院校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其解决问题的“准备状态”,因而出现比学考生更低的路径思维与希望感水平。
家庭居住地方面,农村学生动力思维显著高于城市学生(t=2.414,p=0.016),路径思维(t=0.378,p=0.706)与希望感总分(t=1.595,p=0.111)方面无显著差异。我们认为,由于外部资源拥有方面的差异,农村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大的优势就是自我的内部资源。动力思维是希望感的情感成分,相比路径思维可能对于外部资源的要求,动力思维更多的是对内部资源的使用,这一情况在客观上导致了农村学生动力思维较城市学生高。
高职生希望感在性别、是否独生、录取类型、户口性质方面均存在部分差异。具体而言,男生路径思维高于女生,女生动力思维高于男生;独生子路径思维高于非独生子;高考生路径思维与希望感总分低于学考生;农村学生动力思维高于城市学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学生在希望感及其各维度方面表现了不同的特点,这提示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培养时应在坚持宏观教育的同时注意“对症下药”,坚持教书育人中“路径思维”与“动力思维”的统一。
总体来说,希望感对高职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希望感的干预应该纳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之中。高职生希望感水平与其过往消极的学习生活经历密切相关,进而影响其对自我的判断。简言之,希望感是一个“习得”的结果。张青方、田莉娟等人的研究业已证明希望感干预的有效性。笔者在高职院校进行希望感的干预可以通过围绕课程体系、服务体系、活动体系综合进行,在适当的条件下将其纳入辅导员的思政工作之中。
课程体系方面。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开设希望感培养的选修课,或在必修课的学时内增加希望感培养的相关课程。课程应围绕希望感的本质,希望感组成部分(目标、路径思维、动力思维)的科学解析,希望感对于积极心态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等方面进行。
服务体系方面。服务体系主要指的是在个案来访中将希望感教育渗入咨询过程之中,培养个体积极的认知模式。发展性、适应性、障碍性心理咨询都伴随着个体当前的资源无法解决所遇到的困难,进而产生种种“无望感”,这些无望感多半伴随着对目标的消极的自动化的认知,进而影响其路径思维与动力思维的低下。咨询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导来访者发现自己对于障碍的可控能力,提升其面对问题的自我控制感,激发个体以合适的状态解决遇到的障碍。
活动体系方面。高职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应该引导班级开展相应的主题班会,设置希望感提升专题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增加团体教育活动,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引导学生通过团体合作解决当前遇到问题,并适时开展分享总结活动,将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心路历程”(路径思维与动力思维)展现给大家参考,引导大家在替代学习中成长。在开展活动中应注意以下细节:(1)根据希望感的性别差异特点,通过不同的分组方式,让学生对自我解决问题的特点进行觉察,发现不同性别之间路径思维与动力思维的差异,再通过沟通合作促进双方取长补短,在互相学习中成长;(2)根据希望感的独生情况差异特点,在教育中注意对“社会支持资源”的使用(独生子)与“独立意识”(非独生子)的培养,进而实现自我的成长;(3)根据录取途径的差异特点,对高考生的心理适应及早干预,确保其能尽早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大学生活,实现自我的蜕变;(4)根据家庭居住地的差异特点,引导农村学生进行SWOT分析,明确自己的优劣势,树立学生的危机意识,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育人目标。
[1]Snyder C R,Mc Dermott D,Cookies W,Rapoff M A.Hope for the journey:Zhelping children through good times and bad[M].Bould,CO,USA:Westview Press,1997.
[2]徐强.大学生希望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2):178-181.
[3]禹玉兰,罗军,李俊娇.大学生希望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5):784-787.
[4]张静,李峥,王鑫等.癌症手术后化疗病人的希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2007,21(22):2000-2002.
[5]罗月英,王才康,闻明.中职生希望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8):1243-1247.
[6]滕秋玲.大学生希望感现状分析及提升路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1):83-85.
[7]张青方.大学生希望特质的评定与干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
[8]田莉娟.中学生希望特质的评定及干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附表1 不同人口学变量在希望感方面的差异情况分析(n=2281,s)
附表1 不同人口学变量在希望感方面的差异情况分析(n=2281,s)
路径思维 t p 动力思维 t p 希望感总分 t p性 别男 14.38±2.09 1.921 0.055 14.23±1.96 -2.766 0.006 28.61±3.33 -0.418 0.676女 14.21±2.01 14.46±1.84 28.67±3.10独生情况录取类型家庭居住地独14.54±2.0614.24±2.0128.79±3.36生0.837 0.383非 独2.057 0.040-0.733 0.464 14.28±2.06 14.33±1.90 28.61±3.23高14.23±2.0314.30±1.9328.56±3.21考-1.977 0.048学 考-2.447 0.013-0.685 0.493 14.45±2.11 14.36±1.89 28.81±3.29农村 14.32±2.0114.37±1.9028.69±3.17 1.595 0.111城 市0.378 0.7062.414 0.016 14.28±2.22 14.14±1.97 28.4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