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信
如今,当您走进超市、商场或药店,货架上品牌繁多的保健酒、药酒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然而,面对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究竟什么是药酒、保健酒,如何饮用,许多人也许并不了解。
药酒属于“药”的范畴,有其特定的医疗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遵守本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符合规定的,发给新药证书,申请人已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并具备生产条件的,同时发给药品批准文号;不符合规定的,发给《审批意见通知件》,并说明理由。因此,药酒必须取得批准文号即“国药准字号”才能生产销售,药酒需要有药物的基本特征,有明确的适应症、禁忌症,且在正规医院药房或药店才能销售。
酒能通血脉,还是很好的溶解媒介,能使药材中的有效物质溶解于酒中,从而增强中药效果。酒还是药引,酒性偏温,辛散走窜,穿透力强,可以引导药物到达病灶,从而解决病症。但并不是所有酒都有药的功效,只有获得“国药准字号”审批,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以及各种毒副作用试验的才能称之为药酒。
消费者购买时除了观察药酒是否具备“国药准字”批号外,还要看标签和说明书。正规药酒一定会严格规定适应症人群,并详细写有针对的疾病类型,甚至对毒副作用也有很明确的描述,一定要按“需”、对症选择,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目前,市场上宣称具有治疗、保健功效的酒有很多。但这些酒有可能是保健酒而非“药”。由于保健酒和药酒都是在酿造过程中加入中药材,导致很多消费者分不清二者的区别。其实药酒和保健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保健酒属于保健食品范畴,生产销售必须获得保健食品批号。保健酒虽具有保健作用,但不能代替药品,无治疗功效,使用对象为健康或亚健康人群,不涉及主治功能和适应症,只能标注“保健功能”或“适宜人群”等内容。
★同时提醒您:部分取得“药”字号的药酒商品,为吸引消费者眼球,会宣称“包治百病”,存在夸大疗效,虚假宣传等行为。您在购买时需仔细辨别,遵医嘱选购、服用。而至于保健酒,并非“大药”“大方”“好药”的就好。保健酒添加中药必须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科学配比、适量添加才有可能达到保健效果,绝非“多多益善”。
饮用药酒前最好请中医师辨别患者病症与体质,且应遵从医嘱服用。药酒服用要因人而异。以下人群不宜服用药酒:
1.消化性溃疡、胃炎、肠炎患者,喝酒会反复刺激患处,导致炎症加重,甚至发展为慢性病;
2.肝炎、痛风及肝硬化患者切忌喝酒,酒精会加重病情;
3.酒精过敏者不宜喝药酒,轻者可能导致皮肤红肿、头晕、腹泻,重者还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
4.冠心病患者不宜饮用药酒,以免诱使心率增快甚至猝死;
5.婦女在怀孕期、哺乳期及经期均不宜饮用药酒。
◎药酒
饮用药酒需注意禁忌,凡是规定只能用于外用的均不可内服,否则有可能发生中毒。比如川乌草乌药酒,外用具有止痛效果,但内服却会中毒;雄黄酒,只宜外用杀虫,内服轻则出现头晕、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重则引起中毒昏迷甚至死亡;饮用药酒时不建议同时服用其他补气温阳类的药物;补气药或补阴药配成的药酒,炎夏少用为宜。安神类的药酒可以选择晚上服用。每日饮用药酒最好不超过50毫升。
◎保健酒
保健酒虽然属于保健食品,但其本质还是酒。酒精对人体的危害不会因为加入中药而减弱。因此,很多人借“养生”名义多喝几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同时,还应注意不要空腹喝药酒、保健酒。食物可以预先对胃肠起到保护作用。
很多中老年朋友喜欢自制药酒。但泡制方法不当,药酒不能治病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如果泡制的药酒是用于治疗疾病的,必须先到正规医疗机构做出明确的病情诊断,再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泡制,服用时也要严格遵循医嘱。
★隐患一:部分药材泡酒易中毒
未经炮制的中药:未经炮制的生首乌会损伤肝脏,川乌草乌、附片等含有乌头碱,毒性更重,与断肠草、鸩、鹤顶红和砒霜等并称中国古代九大毒药,使用此类药材泡制药酒应加倍小心谨慎。
动物类中药:比如白花蛇、蟾酥(蟾蜍)、蜂房、水蛭、蜈蚣、全蝎等,这类中药具有祛风、镇痛效果,常被风湿、关节痛患者用以泡制药酒。但动物类中药往往含有一定的毒性,部分药材甚至必须去除内脏或头部才能泡酒。如若处理不当,自行泡酒饮用很容易中毒。
矿物类中药:比如朱砂、雄黄、芒硝等,可能含有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元素。饮用此类药酒易导致重金属中毒。
★隐患二:泡制器具与保质期
泡药酒的器具应选择玻璃瓶或陶瓷瓶。如果使用塑料材质器具泡酒,酒或药材中的成分易与塑料发生化学反应,轻则降低药效,重则危害健康。储存药酒一定要密封严实,如果药酒表面出现白膜,或发生浑浊、变味等,说明药酒已经变质,不宜饮用。
此外,药酒一般浸泡半个月以上即可饮用,并非泡得越久,疗效越好。用酒精浓度低于20度的黄酒、糯米酒等浸泡的药酒,保质期不超过一个月;用50度以上的白酒配制药酒,保质期也只有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