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华,迟德财,张 雯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在研究生教育中,临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训必须放在首位[1]。血管外科学涵盖内容丰富、涉及多种新技术,在其临床教学工作中有独特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求学生需熟练掌握其病种涉及到的相关外科解剖学知识;还要求学生了解包括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以及内科学在内的综合类知识,对学生的综合医学素养有较高的要求。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知识繁琐和复杂,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兼顾,教学效率一直比较低下[2]。如何在教学和带教阶段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做到理论与实际临床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和掌握血管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础知识,培养一定的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已成为带教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Seminar教学是目前欧美大学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教育十分流行的教育模式[3],该教学法是由教师协助学生选定讨论题目,学生自行查阅文献准备材料并作为该讨论题目的主讲报告人,同时在课堂上展开充分的讨论和自我意见的表达,通过提出问题、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自我知识数据库的建立和更新,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Seminar教学法在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方面备受推崇[4]。血管外科担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与教学任务,根据学科临床教学的自身特点、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将Seminar教学方法引入研究生临床教学。Seminar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己独立去学习和探讨知识的能力、系统的科研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文章拟对Seminar教学方法在血管外科学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初步探讨,为临床医学血管外科学专业研究生的教学改革提供实践经验。
选择2010年9月-2015年4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临床培训的14名血管外科学专业型研究生为实验组,平均年龄为(23.9±1.5)岁,进行研讨式教学(Seminar教学法)。对照组则为随机挑选的同期学习的轮转科室研究生共14名,平均年龄为(24.1±1.6)岁,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组)。由副教授带教老师统一授课。
对照组的学生采用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师将拟传授的课程和参考书目提供给学生,以问题形式提出该病种需重点掌握的知识点,让学生根据问题有针对性的去查阅相关参考书,让学生自主预习理论知识。课堂上教师在学生的帮助下解决了提出的问题之后,进行知识的重新梳理以及整合,并指导临床技能操作,安排课后复习总结[5]。实验组的学生采用Seminar教学法进行授课。Seminar教学法主要是由5部分组成:教学主持、主题报告人宣讲、回应人发言、限时答辩与讨论、总结与点评。
两组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分别进行理论基础考试、临床实践能力考试进行教学效果评价。考试成绩均以百分制计算,理论考试以第八版《外科学》为主,满分100分,其中基础知识占40%,临床病例解析占60%;临床实践能力考试以血管外科的基本操作为主,满分100分, 其中伤口换药及拆线占20%,与患者家属沟通占20%,手术操作占60%。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资料数据均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名学生。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以及专业基础、学习能力、培养目标等一般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的理论成绩和临床实践能力测试成绩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 实验组和对照组理论考试和临床实践考试成绩比较分)
Seminar教学法不同于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中传统的“传授知识一接受知识”教学方法,将教师和学生共同作为教学的主体,以学术交流互动为特征,以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为进步动力的课堂交流模式。与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相比,Seminar教学法有着鲜明的自身特点。(1)具有突出的互动性,可以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可以让学生拥有自主的发言权;(2)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形成良性循环,互相促进。学生们有思考就会有问题,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不仅提高学生主观的思考意识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6]。
血管外科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的实际操作专业性较强,近几年随着医疗器械的高度发展,血管外科的发展也较为迅速。对于血管外科研究生来说,理论创新以及手术操作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一直以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以讲授课程结合中文查房和病例讨论为主的教学模式[7]。这种传统的方法缺乏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以及求知欲。如何不断地探索和创造生动、活泼、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一直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Seminar教学法是教学改革的一次全新尝试[8],它提供了学生与老师交流的平台,着力启发学生自己的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的猜想,激发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探索兴趣。
总之,Seminar教学法是教学改革的积极尝试,是对教育观念改变的积极推进,是对国际教育界对话与交流的有力回应。
[参考文献]
[1]Lang Yong.A seminar-discussion-based approach toward linguistics[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81-84.
[2]刘围福,李 慧,张 圮,等.研究生课程研讨式教学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1):37-38.
[3]孙连坤,康劲松,李 扬,等.Seminar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84-85.
[4]沈文捷,朱 强.Seminar教学法:研究生教学的新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7-8):43-46.
[5]舒 晖,羊 牧.医学机能实验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2):67-69.
[6]邹 丹,吴敏范,符文双,等.PBL教学法在医学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3,30(1):95-98.
[7]秦 勃.Seminar教学法在公共政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高教论坛,2010(8):31-33.
[8]崔艳秋.Seminar教学法在医学高职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756-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