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急诊预检分诊工具的研究进展

2018-06-13 10:42刘远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急诊

刘远玲

【摘要】 基于国内外各大医院的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及工具,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拟从“预检分诊的概念、急诊预检分诊的现状、快速急诊预检分诊工具”三个方面对快速急诊预检分诊工具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期为国内急诊预检分诊工具的推广、应用及研发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 急诊; 预检分诊; 评估工具

doi:10.14033/j.cnki.cfmr.2018.7.0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7-0186-03

2011年原卫生部颁发了《急诊病人病情分级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1],将急诊患者划分为4级,并指示医院按照病情的“轻重急缓”安排患者有序的就诊,以减少我国急诊科的拥堵现象。但由于此次出台的是指导原则,并没有实质性的量化指标或分诊工具来帮助急诊护士快速的、有效的、准确的进行急诊预检分诊。鉴于此,本文就国内外“快速急诊预检分诊工具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报道,详情报道如下。

1 预检分诊的概念

急诊是现代医院医疗服务中最为重要且复杂的核心内容,医院急诊不仅处于医疗服务的“第一战线”,而且24 h不间断地进行着“战斗”[2]。而急诊预检分诊就是在患者到达急诊科时第一时间予以快速分类及病情评估,并按照病情轻重缓急安排就诊优先次序的一个护理过程,从而使患者在最佳时间得到最佳地抢救治疗[3]。简言之,预检分诊的工作效率及准确率对患者救治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高度予以重视。

2 急诊预检分诊的现状

2.1 国外现状

早在20世纪中叶,美国已开始采用预检分诊[4-5],其最早诞生于美国大兵的伤员伤检中,而后逐渐被各大医院广泛使用,其急诊预检分诊最先是由医生负责的,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改为护士执行。到20世纪90年代时,现代医院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初具雏形,并不断改进[6]。目前国际上必须公认急诊预检分诊工具有4种,即美国急诊危重指数(emergency severity index,ESI)、澳大利亚预检标尺(Australasian triage scale,ATS)、加拿大检伤及急迫度量表(Canadian emergency department triage and acuity scale,CTAS)、英國曼彻斯特预检系统(Manchester triage system,MTS)[7-9],以上这些分诊工具都是根据患者病情危急情况而将其分为5个等级,按照等级优先级依次进行就诊。而国外少数国家,如新加坡的部分医院则将国家常用的5级标准中的3级与4级进行合并,从而制定了4级预检分诊标准,即“新加坡4级预检敏度标尺(Patient Acuity Catego2ry,PCA)”[10]。但不管是哪一种急诊预检分诊方法或工具,均是根据患者病情敏感度来进行分诊的,从而决定患者就诊的优先权,这才是值得借鉴学习的核心价值。

2.2 国内现状

在我国,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尚无统一标准,有些医院采用5级分诊,有些医院采用4级分诊,还有部分医院采用3级分诊,且国内各大医院仍采用传统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完全依靠急诊护士的个人经验进行预检分诊,其分诊是否正确则完全取决于护士的个人能力及业务水平,且急诊护士的预检分诊只有病情分科,基本没有病情分级。当然,这是因为我国现代医疗技术起步比较晚,而急诊预检分诊则处于起步阶段,但仍有少数医院借鉴国外成熟的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再结合国内急诊的实际情况开发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比如北京协和医院制定的“北京协和医院急诊分诊标准”就有望在国内广泛推广[11]。

3 快速急诊预检分诊工具

3.1 美国急诊危重指数(ESI)

美国急诊预检分诊的工作重点是快速、准确的分流急诊患者,即采用ESI找出不能等待及观察的优先就诊患者,故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在美国急诊预检中是没有统一预检分诊标准的。但美国多数医院都是采用ESI将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所需的医疗资源等指标进行分诊,此工具的特点是将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病情所需的医疗资源进行关联,具体操作为:第一步,确定患者是否会死亡,如果是则为1级,即立即给予生命支持,如果不是则进入第二步;第二步,判断患者能否等待救治,若患者处于意识不清或剧痛疼痛等高危状态,则表明患者需要马上救治,此为2级,若不是则进入第三步;第三步,评估医疗资源,若患者没有生命危险,急诊护士要注意评估患者需要那种医疗资源,如果只需要1种医疗资源则为4级,若不需要医疗资源则为5级,若患者需要多种医疗资源则进入第四步;第四步,评估患者生命体,若患者需要多种医疗资源,急诊护士则必须进一步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评估,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则为3级,否则将其划入2级[12-13]。

3.2 澳大利亚预检标尺(ATS)

澳大利亚应该是全球最早研发急诊预检分诊工具的国家,并制定了世界上首个急诊预检分诊工具,名为“澳大利亚预检标尺(ATS)”,此工具是根据患者病情危急程度的可等待救治时间将其病情分为5个等级,并对每一级患者的安全等待时间做了极为明确的规定,即:立即(需复苏);危急(10 min);紧急(30 min);亚紧急(60 min);不紧急(120 min)[14-15]。ATS要求急诊护士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且还有接受过专业ATS培训,使其能够在3 min内采用ATS对急诊患者进行准确的预检分诊。此外,若预检分诊的患者为1级或2级,则必须由分诊护士将其送至相应的诊疗室进行救治。

3.3 加拿大检伤及急迫度量表(CTAS)

加拿大在1995年制定了“加拿大检伤及急迫度量表(CTAS)”,此量表是通过患者主诉病症而将其病情分为5级,并严格规定了每个等级患者的安全候诊时间[16]。此外,CTAS对预检分诊标准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定与定义,使其每一个患者能详细充分地主诉病情,从而有效地加强了CTAS的可操作性与准确性。与其他工具相比,CTAS最大的优势是有具体的量化指标,使得急诊护士的预检分诊具有统一化与标准化。在2003年时,加拿大又研发了一个“电子预检分诊系统”来分担急诊护士繁琐的预检分诊工作[17],此系统可通过采集患者的生命体征来快速进行预检分诊,若系统分诊级别与分诊护士有出入,急诊护士还可以对其最终的分诊结果进行修订,并附上原因,使其分诊系统能够自我优化。

3.4 英国曼彻斯特预检系统(MTS)

MTS是由英格兰曼彻斯特市的多个医院急诊科联合制定的,此工具是将急诊患者主诉的病情归纳为52个种类,根据患者病情是否会有生命危险、出血、疼痛、发病危急情况、意识状态、体温等6个维度而制成相应的流程图,急诊护士在预检分诊患者时则按照相应的流程图将其患者分为5级,并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即:红色,病情十分危急,需要立即救治;橙色,病情非常紧急,需1 min内救治;黄色,病情紧急,需60 min内救治;绿色,病情一般,需120 min内救治;蓝色,病情不紧急,需240 min内救治[18-19]。

3.5 新加坡4级预检敏度标尺(PCA)

目前,新加坡医院都采用PCA工具来对急诊患者进行快速预检分诊,从而确保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的效率性,以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医疗质量与救治效率。该工具是将急诊患者服务4个级别,即:1级(复苏),患者虚弱或即将发生危险,累及生命安全,必须立即抢救,等待时间为“即刻”;2级(紧急),患者重症,但短时间内不会发生生命危险,等待时间为“60 min”;3级(一般),急诊科常见疾病,病情稳定的患者,等待时间为“120 min”;4级(不紧急),非急诊、慢性、不伴有疼痛的患者,等待时间为“3~4 h甚至更长”[20-21]。

3.6 香港医院管理局急诊分诊指南

香港医院管理局在参考ATS的基础上,制定了“香港医院管理局急诊分诊指南”,该指南将急诊患者的病情仍分为5级,并十分详细地阐述了分诊目标及常见疾病与症状级别的分诊方法,同时也对各项观察指标进行具体的量化,使其每个级别患者对应的就诊区域及安全等候时间清晰明了。此外,该指南还额外要求预检分诊台必须配备快速血糖监测仪、心电监护仪等硬件设备,这十分符合香港医院的区域特点[22],实用性较高,适用性较广。

3.7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分诊量表

在2007年时,北京协和医院就推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快速急诊预检分诊工具,即“北京协和医院急诊分诊量表”,该量表参照了ESI与CTAS工具,将急诊患者的病情分为4类,即:Ⅰ类(危急),生命体征极不稳定,需立即安排抢救,如心脏骤停等;Ⅱ类(危重),生命体征不稳,有一定的生命危险,必须立即监测生命体征,需在10min内安排救治,如急性心肌梗死等;Ⅲ类(紧急),生命体征稳定,血压、脉搏稳定,有状态或症状性变差的风险,需在30min内安排救治,如急性哮喘等;Ⅳ类(不紧急),有急诊的需求,但生命体征、病情症状均相对比较稳定,按序就诊即可,但每30 min应该评估一次患者病情,以免病情偶然性恶化[23-25]。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完善与推广,如今“北京协和医院急诊分诊量表”已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及认可,在2016年《中华护理杂志》中一篇“医院急诊4级分诊标准的信效度研究”中明确指出,北京协和医院急诊4级分诊标准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且实施效果理想,护士在使用北京协和医院急诊分诊量表进行预检分诊时,可轻松、准确地识别出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从而有序的安排其优先就诊顺序[26]。

3.8 其他

(1)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急救中心将医院急诊室布局为普通急诊区与急救绿色通道区两大部分,前者又分为重症急诊室与轻症急诊室等,后者还具体划分了复苏室、抢救室、神经危重症单元及创伤单元等,并借鉴欧美先进的急诊分诊工具及模式设计了新的急诊预检分诊模式[27]。实施新的分诊模式后,急救绿色通道区利用率显著提高,且普通急诊患者抱怨率进一步降低,而危重患者因时间延误而造成的风险事件明显减少,但在制度完善及急诊绿色通道区的系统功能健全方面,尚需进一步努力。(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二医院总结了历年来自身预检分诊的丰富经验,并组织了急诊领域的护理和医学界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构建了一套本土化的急诊预检管理特色的预检分诊体系,此外还验证了一套急诊分诊工具及快速急诊预检分诊智能化管理软件[28],利用这套工具及软件可在提高分诊准确率的同时加快分诊效率,只需要向系统输入患者的症状、意识、T、P、R、BP、SpO2、疼痛评分等指标后,系统就会自动进行预检分诊,从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级,进而显著提高了急诊护士的分诊效率,且可操作性强、重复性高、全天候诊、不受主观因素影响等,但对于某些特殊疾病或少见的急诊危重疾病的預检分诊,还需进一步改善、探索。(3)部分学者将急诊科常见疾病及体征进行归纳总结,将其按照病情危急程度依次分为Ⅰ、Ⅱ、Ⅲ、Ⅳ、Ⅴ类,再按照等级高低分别进入“红、黄、绿”三色区域进行就诊,这对于快速急诊预检分诊工具的制定及应用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预检分诊的准确率作为急诊护理的敏感指标,如何提高急诊预检分诊的效率和准确率是每一位急诊护理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我国,虽然急诊预检分诊起步较晚,但关于快速急诊预检分诊工具的研究、应用及推广也在持续进行着。因为快速急诊预检分诊工具能够迅速、简便、直观且准确地对急诊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29]。因此,期望能够规范急诊预检分诊工具,进行全面信息化管理,统一急诊预检分诊软件,再通过软件进行分析,从而快速得出一个正确的分诊结果,以缩短急诊护士的分诊耗时,确保每一位患者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同时能更好的保存分诊的资料。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急诊病人病情分级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J/OL].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1,4(4):241-243.

[2]肖志田,曾细秋,刘芙蓉,等.五级预检分诊在儿童医院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1):142-144.

[3]杜占红.5级国际预检系统在急诊科患儿预检分诊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8):49-51.

[4]胡菲,张玉侠,张佳燕,等.儿科急诊5级预检分诊指标的建立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6):704-708.

[5]苏玲敏,张茂.急诊预检分诊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12):1406-1408..

[6]徐凌燕,谢臻蔚,刘根红,等.改良的加拿大急诊预检标尺在妇产科医院的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12):1457-1459.

[7]孙烽,王韬.某院急诊预检护理组围绕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延伸医学人文服务的尝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28):2230-2231.

[8]余艮珍,张晓乐,叶天惠,等.两种预检分诊模式对三级综合医院儿科急诊分诊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4):1283-1287.

[9]李小勤.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结合预挂号新模式应用的临床意义[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7):802-806.

[10]曾艳,黄海燕.新加坡急诊预检分诊模式介绍[J].护理学杂志,2010,25(10):85-86.

[11]中华护理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浙江省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急诊预检分级分诊标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4):415-417.

[12] Kamal N,Hill M D,Blacquiere D P,et al.Rapid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and Minor Stroke in Canadian Emergency Departments Time for a Paradigm Shift[J].Stroke,2015,46(10):2987-2990.

[13]李学惠,张美芳,闫晓杰,等.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急诊病人病情评估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32):4073-4075.

[14]郑若菲,林羽,简钢仁.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对危重患者病情分级的效果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5,30(24):5-7.

[15] Dallaire C,Poitras J,Aubin K,et al.Emergency department triage:Do experienced nurses agree on triage scores?[J].J Emerg Med,2012,42(6):736-740.

[16] Westergren H,Ferm M,Haggstrom P,et al.First evaluation of the paediatric version of the Swedish rapid emergency triage and treatment system shows good reliability[J].Acta Paediatr,2014,103(3):305-308.

[17] Green N A,Durani Y,Brecher D,et al.Emergency severity index version 4:A valid and reliable tool in pediatric emergency department triage[J].Pediatr Emerg Care,2012,28(8):753-757.

[18] Storm-Versloot M N,Ubbink D T,Kappelhof J,et al.Comparison of an Informally Structured Triage System,the Emergency Severity Index,and the Manchester Triage System to Distinguish Patient Priority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Acad Emerg Med,2011,8(8):822-829.

[19]谢建飞,丁四清,秦春香,等.曼彻斯特分诊系统在急救部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2):169-171.

[20]黎春常,蓝惠兰,张晓毛.国内外急诊分诊预检系统研究现状[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1):74-80.

[21]張颖,周茹珍,王群,等.简单临床评分在急诊预检分级中的评价[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7,24(6):518-520,526.

[22]董兰,席淑华,李蕊,等.快速急诊预检分诊方法及分诊工具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6,14(8):770-773.

[23]方媛,李蕊,席淑华,等.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及信息化系统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3(1):54-56,71.

[24]余艮珍,叶天惠.三级综合医院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的规范化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5,30(15):17-19.

[25]陈莉桦,谢敏仪,莫少芝,等.5级预检分诊系统结合院内绿色通道安全转运在儿科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7,12(7):605-607.

[26]黄雪丽,周文华,孙红,等.医院急诊4级分诊标准的信效度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3):365-369.

[27]潘曙明,赵洁,董利军,等.急诊预检分诊制度的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3):37-39.

[28]陈水红,许杰,潘多,等.急诊预检分诊智能化管理软件的研发与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11):1293-1295.

[29]朱幼莲.急诊预检分诊常见隐患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OL].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2017,2(41):178,181.

(收稿日期:2018-01-24)

猜你喜欢
急诊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小儿急诊惊厥病因及其治疗效果
急诊科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分析
82例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效果分析
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用于急诊糖尿病患者救治效果观察
急诊ERCP治疗老年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观察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小儿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急诊护理研究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