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云千 连泽杰 路升升
[摘 要]“微中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的提出,是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如何规划建设“微中心”,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以河北廊坊为例,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大北京”辐射与“环渤海”区域经济圈的形成,为廊坊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城市信息化是信息化与城市相融合的产物,提升廊坊“智慧”水平,有利于廊坊的招商引资,吸引京津企业转移。文章从城市信息化建设角度入手,分析如何建设好“微中心”。
[关键词]“微中心”;城市信息化;廊坊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6.192
“微中心”概念的提出是为破解周边承接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落后等难题而产生的,将廊坊作为“微中心”,从而缩小与京津社会服务落差,吸引京津企业转移,城市信息化建设将有力促进“微中心”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1 “微中心”与城市信息化概念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集中承接地和“微中心”,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微中心”是指与大都市中心城区保持适度的空间距离,通过承担某种特色城市功能,与中心城形成功能互补、有机联系,且自身具有一定的集聚能力、能够实现职住相对平衡的区域性小城市或者功能性板块。[1]
城市信息化即“智慧城市”,一般来说是指能够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2]
2 “微中心”建设与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微中心”概念的提出是为破解京津转移企业承接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等难题,廊坊作为“微中心”必须要培育城市核心功能,与京津形成有机联系,实现区域平衡,同时又能兼顾当地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智慧城市”能整合集成区域间的电子信息,有助于政府进行城市规划,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小微企业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益,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发展平台。城市信息化建设能深度改善廊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京津两地落差大的现状,为廊坊的纵深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能帮助廊坊作为“微中心”更好地疏解非首都功能,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3 廊坊信息化建设现状
城市的信息化理论,是一种基于城市成为信息中心而引发的理论,认为城市是信息的聚集与扩散中心,是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基地。基于现有城市信息化理论研究,得到结论作为信息节点、信息技术先进的城市或区域发展较快;而远离信息化的城市将成为“边缘城市”,其发展滞后。因此城市信息化建设对城市的规划、发展尤为重要。[3]
2008年,廊坊市将市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设在信息产业局,并于2010年成立了廊坊市信息资源管理办公室,以加强全市政府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从2010年5月开始,与北大电子政务研究院合作编制了《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同年编写了《廊坊市公务网络整合建设方案》,明确提出了“四统一”的网络整合建设思路廊坊。2012年建设廊坊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同年被河北省列为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之一。2013年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列为首批9个智慧城市试点之一。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2016年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7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规模居全省第一。廊坊市信息化发展有了较大进展,但与京津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信息化发展仍处于相对落后局面。
4 廊坊城市信息化发展滞后原因探析
(1)京津辐射作用制约了廊坊城市信息化发展。廊坊地处京畿,位于京津走廊,受京津辐射作用明显,城际交通便利,导致的“潮汐式”现象,即人才、资源呈潮汐式向北京、天津集中。
(2)政府在电子信息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市场作用难以发挥。从廊坊的电子信息发展现状中可以看到,政府在电子信息发展方面处于强势地位,现有的电子信息发展基础、市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服务于企业的电子信息系统发展相对滞后,政府对电子信息领域的管制较多,对企业物联网、大数据等电子信息网络建设没有足够重视。
(3)廊坊对电子信息企业、人才、资源吸引力不足。北京的中关村,通州、亦庄的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完善,信息资源价值高,市场广阔。与此相比,廊坊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在资源、地理位置、基础设施、政策支持上与北京有较大差距,使得廊坊高新技术开发区对人才、资源吸引力不足。
5 如何推动廊坊城市信息化发展助力“微中心”建设
(1)完善基础设施体系,重视电子信息化支撑服务能力。发展核心工业软硬件,推动工业软硬件与工业大数据平台、工业互联网、工业信息安全系统和智能装备的集成应用。提升工业云与大数据服务能力,提升工业云平台系统解决方案供给能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研究制定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防护标准,逐步完善工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动企业建立工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机制。
(2)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新体系,鼓励创新创业。支持大企业建立“互联网+”创业孵化,京津冀大企業协同创新。完善小企业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鼓励发展研发创新服务,促进产学研相结合。
(3)鼓励发展智慧化产品,引进智能设备,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智能汽车、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能建材家居等新型智能产品的测试验证环境、示范运行场景和基础数据平台,提升检测认证公共服务能力。做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加快传统制造业生产设备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4]
(4)重视重点工程的培育。制造业创新创业工程、企业管理能力依托电子信息化提升工程、电子信息核心技术的研发等工程培育要引起政府的重视,同时政府应积极引导,发挥市场作用,推动行业发展。
(5)政府要不断建立健全电子信息、工业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电子信息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从旁保驾护航。提升行业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政府要鼓励行业组织开展工业信息安全应急和攻防演练,针对工业领域信息系统的高级可持续威胁,建设工业云、工业大数据信息安全检测和预警平台。
(6)重视人才培养与人才吸引。廊坊“潮汐式”人才、资源流动制约着廊坊城市信息化发展,因此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应重视人才,加大人才培养投入,鼓励企业培训、吸引人才。
(7)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多边国际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科学技术与经验,同时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作为信息通信企业积极“走出去”,为廊坊带来更多机遇和更广的发展空间。
6 结 论
城市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智慧城市”的建设能有效改善廊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京津落差较大的现状,城市信息化是“微中心”建设的有力推手。当前政府重视、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廊坊的电子信息化发展有其特有的优势,近年来发展状况良好。廊坊作为“微中心”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上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才能更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参考文献:
[1]赵弘,张静华.以“微中心”建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J].区域经济评论,2017(3).
[2]李海桐,马欣冉,杨新绘,等.廊坊智慧城市建设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9).
[3]王梓湘,赵华义.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廊坊市信息化发展问题[C].对接京津体——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接京津与环首都沿渤海区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