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生儿护理应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

2018-06-13 06:19刘娴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常规护理不良反应优质护理

刘娴

【摘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新生儿科病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科病房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20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家长满意度及新生儿疾病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新生儿家长满意度89.09%,低于观察组的9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892 2,P<0.05);对照组有11例(10.00%)新生儿出现不良反应,多于观察组的2例(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622 1,P<0.05)。结论:新生儿科进行护理活动时,通过加强优质护理管理,在改善新生儿各项指征的基础上,可有效提高家长满意度,可推广。

【关键词】 常规护理; 新生儿; 不良反应; 优质护理; 满意度

doi:10.14033/j.cnki.cfmr.2018.4.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4-0098-02

新生儿科病房主要收治黄疸,低血糖,肺部感染等有问题的新生儿,对其进行临床护理时,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具有更好的效果。新生儿护理存在工作难度大的问题,若以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已无法满足新生儿及家长的基本需求,所以要实施优质护理管理,以提升其家长满意度[1]。为评价优质护理管理措施应用于新生儿中的价值,本次抽选220例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新生儿,期待可以提升其护理效果,以防范不良症状,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科病房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20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中,男64例,女46例;疾病类型:新生儿黄疸30例,低血糖20例,肺部感染20例,新生儿窒息20例,新生儿肺炎1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0例。观察组中,男66例,女44例;疾病类型:新生儿黄疸30例,低血糖15例,肺部感染20例,新生儿窒息20例,新生儿肺炎1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5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根据医嘱完成常规的治疗,根据护理程序完成每日护理工作。

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管理:(1)优质的病房环境,新生儿科病房中,护理人员应尽可能清除其杂物,并保持室内温度、湿度的适宜。护理人员还应做好对新生儿晚间的护理,保持晚间新生儿病房环境的安静性,进而为新生儿提供充足的睡眠[2-3]。(2)采取弹性排班的模式,以患儿为中心,分层分组,护理人员个性搭配,如新老搭配,能力互补。同时采取组长负责制分层级管理,根据护理人员的年资、教育、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实施责任制分层管理模式,责任组长负责危重患儿的护理治疗,同时指导责任护理人员对新入院新生儿的基础护理、辅助治疗等。(3)新生儿病房患儿刚刚脱离母体,护理人员应促使患儿在住院期间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认真操作各项流程。在患儿治疗过程中,要求每位护理人员熟练掌握药物的药理、药效特点,输液速度,辅助治疗潜在的安全隐患,氧疗注意事项等,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4)护理人员安全教育。做到常整顿,保证各类物品规范化放置,护理人员之间合理搭配,合理排班等;常组织,每日工作流程细化,井然有序;常学习,每月进行一次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常规范,患儿物品统一摆放且具有明显标志。同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完善探视制度,每月进行一次空气监测,加强宣教,对患儿家属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让其充分了解患儿疾病情况,发生、发展及转归等,告知家属喂养、环境等对健康的重要性等[4-5]。

1.3 观察指标

(1)家长满意度。采用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护理后两组家长的满意度,满分为100分,86分及以上为十分满意,75~85分为满意,60~74分为尚可,不足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尚可)/总例数×100%。(2)不良反应。护理后,观察两组新生儿中是否有皮肤感染、湿疹及腹泻等症状出现。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軟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家长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新生儿家长满意度89.09%(98/110),低于观察组的99.09%(109/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比较

对照组有11例(10.00%)新生儿出现不良反应,多于观察组的2例(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当前,人们对于新生儿中的护理工作提出较高要求,传统护理不仅十分单调与落后,而且已无法满足新生儿及新生儿家长的需求,因此大多新生儿家长都对传统护理活动表现出了不满之情,以至于护理纠纷出现,影响护理效果[6-7]。新生儿护理活动中,优质护理管理措施表现出极大优势,该管理措施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兴护理服务模式,而且完全符合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将其用于新生儿护理活动中,除了能够提升患儿治疗效果外,通过给予患儿针对性、优质性、全面性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缓解其家长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而促进患儿的康复,在确保其健康发育的基础上,提升其家长的满意度[8-9]。

不仅如此,优质护理管理活动中,通过在新生儿中加强优质的病房环境护理等措施,可使新生儿临床症状及时缓解,改善其指征,确保新生儿家长能够认可该护理活动,并且主动参与至护理活动中,以提升新生儿护理整体效果[10]。与此同时,优质护理管理活动中,还可创建家庭病房,并指导实施袋鼠式的护理方案,如果新生儿同时出现黄疸及湿疹症状,要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在对黄疸患儿实施蓝光照射的同时,确保湿疹患儿皮肤组织的干燥性,防止其疾病不断加重,以改善患儿症状。除此以外,为防止交叉感染现象发生,护理人员在对新生儿体质量定期测定时,还需合理应用一次性垫布,以防止皮肤感染症状出现[11]。此次对对照组及观察组新生儿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管理活动后,对照组新生儿家长满意度89.09%,低于观察组的9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11例(10.00%)新生儿出现不良反应,多于观察组的2例(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符合吴小梅等[12]的观点(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62%,研究组2.58%;对照组满意度83.78%,研究组为98.28%)。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科患儿进行护理活动时,通过加强优质护理管理,在改善新生儿各项指征的基础上,可有效提高其家长满意度,可推广。

参考文献

[1]龚义侠,贾峥嵘,张媚,等.基层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产妇及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4):1682-1684.

[2]熊小云,陈丽莲,黄颖穗,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开放式脐部护理措施在新生儿中的应用及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7):1449-1451.

[3]聂勋梅,李原莉,付宏,等.优质护理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0):112-114.

[4]殷秀珠,陈小荷,胡善荣,等.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7):873-874.

[5]马敏霞.优质护理应用产房护理中对产妇难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以及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0):1347-1349.

[6]王健.优质护理在对腹胀新生儿进行腹壁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5):154-155.

[7]邓连方,王菊廷,李庆梅,等.实施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妇产后子宫复旧、乳量分泌及新生儿生长发育促进作用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8):139-141,144.

[8] Hayashino Y,Tsujii S,Ishii H,et al.High frequency of non-nocturnal hypoglycemia was associated with poor sleep quality measure by Pittsburg Sleep Quality Index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receiving insulin therapy:Diabetes Distress and Care Registry at Tenri(DDCRT 4)[J].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Diabetes,2013,121(10):628-634.

[9]袁飛霞.优质护理服务在预防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6):124-125.

[10]邓贝丽,吕爱萍,杨学英,等.护士在新生儿无陪护优质护理中的多种角色替代及其作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4):182-183.

[11]张成姝,张洪军,单太华,等.优质护理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7(24):141.

[12]吴小梅,王小梅.优质护理干预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J/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23):219.

(收稿日期:2017-06-29)

猜你喜欢
常规护理不良反应优质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