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梅,陈雪琼,魏晓宇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福建 泉州 352021)
酒店业作为三大服务业之一,对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全国(未包括港澳台)星级饭店达12 589家,其中餐饮收入205.39亿元,客房收入234.16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的41.06%、46.81%[1]。品牌连锁酒店迅速扩张,非标准住宿不断拓展。然而就在酒店业加快自身转型和发展的同时,安全隐患层出不穷。安全作为酒店业的核心,对酒店业的发展影响重大。
目前我国旅游安全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集中在旅游安全基础理论、旅游保健体系构建、旅游保险和旅游预警等方面,有关酒店业安全事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酒店业设施的内部安全问题[2],尤其是酒店内经常发生的事故如火灾、偷盗和吸毒等[3]。而安全事故时空分布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跨境旅游的目的地安全事故,如,BENTLE等[4]发现海外游客在新西兰安全事故与时空因素相关联;LUNETTA[5]对芬兰出境游客死亡事故进行空间统计研究;郑向敏等[6]、李月调等[7]发现泰国的出境或入境游客的事故发生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对酒店安全事故时空分布的研究较少,缺乏体系化研究。为此,本文对在百度搜索网站上搜集到的2016年的390起酒店安全事故进行交叉列表分析,探讨我国酒店业安全事故的分布特征,并提出安全防范措施。这不仅对酒店业安全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酒店业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借鉴我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8],将酒店业安全事故划分为四大类型,分别为: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和自然灾害。其中事故灾难主要分为消防事故、设施事故和施工事故3个方面;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食物中毒、突发疾病与死亡、精神安全问题及职业危害等内容;社会安全事件涵盖的内容主要有刑事治安事件、人员冲突事件及非正常伤亡等;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地震等各类自然灾害以及由此引起的二次灾害等。酒店业安全事故的分类及编码如表1所示。
表1 酒店安全事故分类及编码Table 1Table 1 Hotel accident system and coding
根据迈点网数据统计,国内超过80%的酒店员工认为自己所在酒店存在安全隐患,前厅、餐饮和客房这三大部门发生的比例占所有部门的48%。77%的调查者表示自己所在酒店发生过客人闹事,74%的调查者认为酒店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源于顾客原因和外部因素[9]。近年来我国酒店业安全事故的发生数呈上升趋势,整体上波动性较小,根据《中国旅游安全报告》[10]数据,2011—2015年酒店业安全事故数量分布如表2所示。
表2 2011—2015年安全事故数量分布Table 2 An overview of accidents 2011—2015
借助百度高级搜索,输入表1中酒店安全事故所属23个细类作为关键词,搜集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与酒店业安全事故相关的新闻报道和案例,共得到390起有效样本,2016年没搜索到酒店业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安全事故。
以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为时间维度,将2016年的12个月按照季度进行划分,1—3月为第一季度,4—6月为第二季度,7—9月为第三季度,10—12月为第四季度。
根据2016年上半年的GDP值,将全国(未包含港澳台地区)划分成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四大经济板块。东部板块包括的省市有:沪、闽、苏、浙、粤、琼、京、津、冀、鲁等10个省(直辖市);中部板块包括豫、鄂、晋、皖、湘、赣6个省;西部板块包括渝、川、黔、滇、藏、秦、陇、宁、青、新、蒙、桂12个省(直辖市);东北部板块包括黑、吉、辽3个省[11]。
将安全事故发生的酒店划分成为5大类:星级酒店(Ⅰ)主要是指三星级以上的酒店;经济型酒店(Ⅱ)包括经济型连锁酒店、快捷酒店、连锁酒店;普通酒店(Ⅲ)指三星级以下的酒店;宾馆和旅店(Ⅳ)主要包括非准标住宿场所;其他类(Ⅴ)是剩余的安全事故发生的住宿场所。由此,利用交叉列表分析法分析数据,得出安全事故与时间、分布区域和住宿场所类型的交叉分析表(表3)。
表3 安全事故与时间、区域和酒店类型的交叉表Table 3 Cross-analysis of accidents and time, regions and hotel types
由表3可见,从时间上第一季度发生的安全事故总数为71,最低。其中酒店抢劫11件和着火12件为主要事故。第二季度发生的安全事故总数为107件,在4个季度中位居第2,其中抢劫23件,尤为突出,其他事故发生的次数相差不大。第三季度发生的安全事故总数为120件,是事故最为频发的一个季度。以抢劫12起,“黄赌毒”15起,着火事故23起为主。酒店进入旺季,客流量大幅度增加,酒店中厨房、客房、楼层、施工场所等区域在繁忙季节频发火灾。第四季度安全事故发生的总数为92起,在2016年中排于第3名,以“黄赌毒”25起,着火事故15起为最突出。
通过表3数据可以知道,酒店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于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约为一、四季度的1.4倍。而且主要集中于5、7、8、10月份,每月所占比例均高于10%,5、7、8月安全事故更是突破12%。虽然安全事故全年各个月份分布不均,但是与旅游市场淡旺季相一致。2016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次为22.36亿,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0.47%[12]。2016年国庆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5.93亿人次,比2015年增长12.8%[13]。抢劫是全年都频发的安全事件,这与酒店安保系统较弱,被嫌疑人抢劫钱财相关之外,还有各种社会原因,比如嫌疑人迫于生活压力、沉迷网络游戏等有关。
2016年我国酒店业安全事故类型上看,春、秋换季时期,气候干燥,酒店着火事故高发;月份分布各有差异,事故数上升与暑期和黄金周出游人数的增多密不可分。特别是抢劫、“黄赌毒”事件与假期人流量关系更加密切,旅游旺季带来的高密集客流量助长了酒店抢劫、“黄赌毒”事件的滋生。
由表3见,四大经济板块的安全事故分布各有差异。东部发生的事故的总数为184,是事故发生频数最高的区域。其中抢劫21起、“黄赌毒”25起、着火19起、玻璃门爆炸碎裂事故12起、客人滑到摔伤事故13起、诈骗10起,属多发事故,而且比较集中分布于广东省、山东省、福建省、江苏省。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频数与该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旅游资源息息相关。广东、江苏、山东均为旅游大省,旅游经济水平位于前列,同时也使得酒店客流量大,成为安全事故高发地。在玻璃门爆炸碎裂事故中,主要有酒店浴室、卫生间玻璃门碎裂伤人及客人滑倒摔伤等。事故的发生除了因酒店安全提示设备不足导致外,还包括浴室、卫生间等积水或者客人自身不慎等原因。中部地区全年安全事故的发生总数为112起,仅次于东部地区,安徽省成为事故最频发省份。在中部地区,发生的抢劫、“黄赌毒”、自杀和着火事故分别为13、22、10和20起。需要注意的是,“黄赌毒”在东中部发生频数相差不大;酒店的隐蔽性以及临时性往往使得酒店成为蓄意自杀以及“黄赌毒”犯罪的优先场所,烧炭自杀最为普遍。西部地区全年发生的安全事故总数为80,其中,陕西省就占了20起,成为事故高发点。在该区域所发生的安全事故中,抢劫、着火事故发生的频数最大,达到12、15起。东北部地区,2016年发生的安全事故的总数为14件,各个类型的事故发生频数普遍较低,是四大经济区域中安全事故发生频数最低的区域。
表3数据表明,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集中于东部、中部地区,事故大类主要表现形式为社会安全事件,事故细类发生的频数虽然存在差异,但是与各地区的经济、区域环境等相关,呈现沿海地区集中化,并向中、西板块依次递减趋势。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旅游产业较为成熟的省份,酒店数量多,规模大,发生的安全事故频数大。就事故细类而言,东部“黄赌毒”事件突出,整体上与该区域城市刑事犯罪率相一致,如广东涉黄、吸毒事件的高屡次发生往往以酒店作为掩护场所。
由表3可见,酒店类型与事故发生类型有明显差异,星级酒店安全事故发生的总数为74件,排行第4,其中着火事故22起成为代表性事故。在经济型酒店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总件数为107件,是最频繁发生安全事故的酒店类型。主要表现形式为抢劫、自杀、玻璃门爆炸碎裂和摔倒,发生频数分别为11、9、21和10起。在普通酒店中,发生的安全事故总数为92件,位于第3,“黄赌毒”16起、抢劫14起、摔倒事故10起,为常见事故。在宾馆、旅店中发生安全事故总数为105件,以刑事治安案件为主,主要包括抢劫、自杀、“黄赌毒”等。这是因为宾馆、旅店等多是非标准住宿企业,这些企业的安全管理力度还不够,安全隐患较大。而发生在其他类住所场所的安全事故总数为12件,总体数量上不多。
从事故发生的酒店业类型上看,非标准住宿场所安全隐患大。2016年在宾馆、旅店发生的安全事故较多,其中非标准住宿也占大多数,像家庭旅馆、民宿之类。“非标准住宿”备受年青一代消费者的青睐,在酒店业市场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然而作为一种新型业态,仍处于起步阶段,酒店各方面均未完善。大部分的民宿、家庭旅馆等是通过旧房改造装修而来,首先建筑体系存在安全隐患,管道电线等老旧,消防管控不佳,易发生着火事故。另外,安全管理体系薄弱,缺乏标准化的运营规范,市场管控难度大。经营及服务人员普遍为房屋持有者或租赁者,缺少系统化的经营管理知识以及必备技能。由此,成为抢劫、偷盗、“黄赌毒”、自杀的首选场所。相较于宾馆、旅店等酒店类型,星级酒店运行体系较为规范化,严格把关酒店安全,安全事故发生频数低。综上可知,2016年酒店安全事故的发生与住宿场所发展的成熟度相关,而非单纯的规模以及发展速度。星级酒店相较于非星级酒店,发生的事故概率更低。
基于以上结论,为了预防以及降低酒店业安全事故的发生,并进一步保障酒店业安全稳健发展,通过以下安全防范措施,以推动酒店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针对星级酒店应该严格按照市场规范以及行业准则,进一步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水平。非星级酒店安全存在极大的隐患,安全事故频繁,类型不一。因此,酒店在减缓安全事故发生频数过程中,需要从硬件以及软件方面双管齐下。硬件方面,完善酒店基础设施设备,重视楼层、客房、厨房、餐厅等事故频发区域,又要重视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比如卫生间、施工场所等。软件方面,建立合理的安全监管机制,制定周期性的安全监测计划。并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强化规范化的服务流程以及技能,定期开展相关防范教育培训,并将安全知识考核作为员工绩效的考核条件之一。
信息化时代,在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同时,酒店管理应逐渐向智能化转型,引进专业信息技术管理人才、强化酒店员工信息化操作水平。如杜绝不法分子利用酒店信息技术系统的漏洞进行的诈骗等事件;用秘钥保障体系维护住店客人的信息安全;防止因智能安全警报的不足导致的偷盗事件;避免信息化系统操作失误造成的酒店预订系统重名、顾客隐私泄露、陌生人闯入客房、员工擅自刷卡入房等侵犯顾客隐私安全,主客间发生冲突等事件;利用信息系统提升酒店经营管理效率;借助大数据分析方法,预测旅游旺季酒店安全事故突发的趋势,制定一系列的防范措施,确保节假日旅游大潮到来时提供高效安全的住宿环境。
目前非标准住宿存在较多安全问题,国务院近期发布的指导意见中,将非标准住宿业定义为生活性服务业,拟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但具体政策尚未出台。为确保非标准化住宿业的快速发展,政府或协会应制订统一的非标准住宿业的消防、安全和卫生标准,通过立法手段或宣传让非标准住宿业达到这些标准,并强制要求及时消除相关隐患或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翻新,否则就丧失资质,以保证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随着我国酒店业的高速发展,安全作为酒店发展过程中的前提和基础,愈来愈受到酒店相关企业以及业界学者的关注。探究酒店业安全事故分布的特征,有助于了解酒店安全事故在时间、空间和住宿业类型上的分布状况。在事故发生时间上,2016年我国酒店业安全事故数量与节假日游客数量剧增相吻合;在事故空间分布上,以东、中部为主,与该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酒店类型上,安全事故主要发生于非标准住宿类场所。因此,在进一步的事故细类分析下可知,建立完善的酒店安全监管体系、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安全管控水平、制定非标准住宿相关管理的法律法规有助于酒店安全事故的防范,有利于酒店业的快速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国家旅游局关于2016年第二季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EB/OL] .(2016-09-14) [2016-12-25] .http:∥www.cnta.gov.cn/zwgk/tzggnew/201609/ t20160914—783722.shtml.
[2]CHOW W K,KOT H T.Hotel fires in Hong Ko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1989,8(4):271-281.
[3]CHAN W W,LAM J C.Prediction of pollutant emission through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by the hotel industry in Hong Ko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2,21(4):381-391.
[4]BENTLEY T,MEYER D,PAGE S,et al.Recreational tourism injuries among visitors to New Zealand: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using hospital discharge data[J].Tourism Management,2001,22(4):373-381.
[5]LUNETTA P.Injury deaths among Finnish residents traveling abroa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and Safety Promotion,2010,17(3):161-168.
[6]郑向敏,邹永广.中泰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合作机制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2): 36-45.
[7]李月调,谢朝武.赴泰旅游中国游客安全事故时空分布研究[J].中国安全社会科学学报,2016,26(6) :170-174.
[8]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对法[EB/OL].(2007-08-30) [2016-12-25] .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7-08/30/content—732593.htm.
[9]严得英.2016酒店员工安全调查报告:国内8成酒店存隐患 [EB/OL].(2016-10-24) [2016-12-25] .http:∥res.meadin.com/IndustryReport/135543—1.shtml.
[10]郑向敏,谢朝武.中国旅游安全报告:2011—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015.
[11]张博.上半年中国四大板块经济哪家强?中西部完全逆袭(表) [EB/OL] .(2016-07-23) [2016-12-25] .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723/14631228—0.shtml.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国家旅游局发布2016年上半年旅游统计数据报告 [R/OL] .(2016-08-01) [2016-12-25] .http:∥www.cnta.gov.cn/zwgk/lysj/201608/t20160801—779445.shtml.
[13]郝艳.2016国庆假期全国旅游接待人数5.93亿人次 累计旅游收入4 822亿元 [EB/OL] .(2016-10-08) [2016-12-25] .http:∥www.jiaodong.net/travel/system/2016/10/08/013287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