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幽默的逻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标准幽默逻辑,即“交叉的错位逻辑”,一类是非标准幽默逻辑。“交叉的错位逻辑”是幽默特有、专门、公式化的一种逻辑,但不是界定幽默的唯一标准,即不能用这种逻辑作为一个标准来界定是否属于幽默范畴。具有“交叉错位逻辑”的,只能属于标准幽默逻辑,反之,不具有“交叉错位逻辑”的,不论其幽默是高级还是低级,都是非标准幽默的逻辑。非标准幽默逻辑是各种各样的,没有统一的专门逻辑,但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四种逻辑的属性却深深地蕴含其中,并常常运用反逻辑属性之道,来制造出千姿百态的幽默。
关键词:幽默;逻辑;逻辑属性;标准;非标准;专门逻辑
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2-0141-06
这里所讨论的幽默,是泛指的幽默,是囊括具有任何幽默因子的一切幽默,即“大一统幽默”,这个概念是我在《我的大一统幽默学》一书中提出的[1]。
幽默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自然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以及相应的逻辑情况。所有幽默的逻辑一般来说,大多有悖于正常的逻辑,因为幽默本身就是“不好好说话的”,有时候甚至还是荒诞不经的。为帮助理解,先通过例子来看看其逻辑的荒诞性和不正常情况。
例1:节能
节能委员会召开会议,商讨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节约能源。一位委员站起来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认为,我们可以首先在丧葬方面进行改革,我建议以后死者不必再使用棺材,完全可以用塑料袋代替,如此一来可以节省木材。”他的发言获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另一位委员接着说:“除了以塑料袋代替棺材外,尸体今后不必横着放,完全可以竖着放,如此可以節省横面土地。”会场上掌声雷动。
第三位委员更上一层楼地补充说:“除了把尸体装在塑料袋中,竖着埋以外,还可以让尸体的一半埋在地下,另一半露出地面,如此可以节省立墓碑的费用。”他的发言获得全场最为热烈的掌声。
例1是一个讽刺性的幽默。为了节能,竟然做出如此荒诞的丧葬改革的发言,其逻辑显然是荒诞的,不属于理性的。虽然其逻辑是荒诞的,但从侧面却透出了一点点道理:通过这个幽默,讽刺和鞭挞了一些官僚实际存在的不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种看似荒诞又渗透出一定合理性的逻辑,就是讽刺性幽默在逻辑上的普遍现象。但是,这还不是幽默的标准逻辑。因为,讽刺在业内一般是不被一些专家视为幽默的,在《我的大一统幽默学》里,讽刺也只是幽默当中的一种,只能属于低级幽默,不具有代表性,而且所有低级幽默都不是标准的。不标准的幽默逻辑是千差万别的,只有标准的幽默才有可能归纳出一个统一的、专门的幽默逻辑。
我所创立的大一统幽默概念,由高级幽默和低级幽默两部分组成[2]。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幽默的逻辑就是高级幽默的逻辑和低级幽默的逻辑。然而,逻辑并不存在高级和低级之别。
要对幽默提炼出一个统一的逻辑来,只能是针对标准幽默而言。我所提炼出的幽默逻辑,就叫做“交叉的错位逻辑”,是幽默的一种特定、专门和公式化的逻辑,但是并不作为判断幽默高级或低级的标准,只用来衡量幽默的标准与否。“高级和低级”之说只是为着幽默的大一统而专门设置的,其目的就是把幽默度低、幽默点少、通常不太被视为幽默的文化现象,比如像讽刺、滑稽、笑话、以及一些因误会、假愚蠢、休克性脑子进水等构成的文化现象,通过低级幽默的设置,使之进入大一统幽默的范畴。这样既可以肯定在“幽默”一词这个概念出现之前原本业已存在幽默的历史,又方便幽默范畴的确定,使幽默达到“大一统”,从而为建立真正的幽默学排除一些障碍。
既然是“论幽默逻辑”,当然是包括一切幽默的逻辑,包括我所分类的高级幽默和低级幽默的逻辑。由于逻辑是没有高级与低级之分,所以,“交叉的错位逻辑”这种特定、专门和公式化的幽默逻辑,只能拿来判断是否是标准幽默。具有这种逻辑的幽默是标准幽默,其逻辑就叫做标准幽默逻辑;反之,除此以外的一切幽默都不属于标准幽默,称之为非标准幽默,其逻辑就叫做非标准幽默逻辑。这样就可以把所有低级幽默的逻辑和不具有这种逻辑的少数高级幽默的逻辑,全部囊括进来,在幽默的逻辑上也来一个“大一统”。尽管非标准幽默的逻辑不可能归纳出一个统一的、专门的、公式化的逻辑,但还是有着其各自的逻辑情况,并且是各种各样的,并且是不失为与标准幽默逻辑相对应的一个类别。下面分别来论述这两类幽默的逻辑:
一、标准幽默的逻辑
上面说到的“交叉的错位逻辑”,是幽默特有的、专门的、公式化的逻辑,就是标准幽默的逻辑,就是业内比较公认的我国著名学者孙绍振所发现和发明的“二重错位律”[3],只不过我的叫法不同,或许说大同小异。具有这种逻辑的幽默,一般来说,其幽默点和幽默度都分别是比较多和比较高的,自然属于高级幽默之列。
下面借用孙绍振的一个例子和论证[4],先对这种逻辑做一个概述:
例2:我被哥哥揍了一顿
在一个小学课堂里,数学老师讲减法。为了便于让小孩理解,老师采取从感性开始的办法说:“如果你哥哥有四个苹果,你拿走了三个,结果怎样?”
许多小学生都回答:“还有一个。”老师很满意,但这时一个小孩高叫了一声:“我被哥哥揍了一顿。”
幽默的逻辑结构是一种二重的错位结构,它不遵守理性思维一元化的同一律。同一律是一条逻辑贯穿到底,一元化的思路,是正常思维和理性思维,但没有幽默的情愫。在此要指出的是:虽然幽默逻辑没有科学价值,却有交流难以言传的幽默情感的价值;虽然不是理性的逻辑,但这并不是说它就没有逻辑,它的逻辑特点是二重错位,它的逻辑就是“二重错位律”。
这就是我称之为的相对标准幽默而言的“交叉的错位逻辑”。例2中的小孩最后回答的逻辑虽然不符合一元化为特质的同一律,即不符合与第一条数学课的逻辑,但符合这个小孩自己的第二条逻辑,因为擅自拿走了哥哥三个苹果,产生了动武的结果,符合第二条逻辑上的充足理由律。这个动武的因果关系与数学课上的因果关系就形成了二元逻辑,两条逻辑是不相干的,错位的。但由于两条逻辑即两个因果关系发生了碰撞,这个碰撞就是借助于一个链接媒体词“结果”使两条逻辑得以交叉(重合),形成了幽默。
如果两个因果关系,是一致的,符合于同一律,那就不存在二元错位问题;如果两个因果关系没有碰撞,即没有在相关切的点上交叉,仅仅是前后事情在逻辑上有连接,那也不属于交叉的逻辑。所谓二元,就是要有两条逻辑;所谓错位,就是不一致、不相干。这种不一致、不相干甚至是故意的,而不是承上启下互为因果的;所谓交叉,就是要使两条不互为因果的逻辑发生碰撞,使第一条逻辑跳跃到另一条错位的、不相干的、并且看起来是荒诞但又有一定歪理的逻辑上。这种“交叉的错位逻辑”也可以叫做“错位逻辑的交叉”,实际就是标准幽默的逻辑。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进行交叉总得有一个交叉点,这个交叉点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或一个概念,甚至是上下文某相切的意思。我称之为链接媒体,这个链接媒体就是不相干的两条逻辑要交叉(或许叫做要重合)的点。比如例子(1)当中的“结果”一词就是交叉点。如果把以上的链接媒体词“结果”(怎样)换成为数学上的“等于”(多少),那这个幽默就没有链接媒体,两条逻辑就交叉(重合)不了,因为“动武”的后果不能用“等于”来回答。再举例强化这种论证:
例3:两个都错了
一个在火车上的绅士找不到他的丝手绢了,他指责是坐在他旁边的一个女人偷了。可是当他刚要下车之前,他发现手绢在他座位底下。于是他对那个女人说,“啊,夫人,不要把我的小错放到心里去!”
“我把你当成绅士,你把我当成小偷,我们两个都错了。”女人平静地说。
例3的第一自然段,有着两桩性质相反的事情,应该属于两条不同的逻辑:女人是贼的逻辑和女人不是贼的逻辑。其两条逻辑是不能并存,否则就违背了“排中律”。“排中律”要求这个命题是真和这个命题是假必居其一,也就是“A是B或者不是B”,即一条逻辑成立,另一條就不能成立。由于先是误会地指责,发现不是事实后,又改为道歉。从“指责”到“道歉”,使两条不相容的逻辑得以承上启下地连接起来,解除了矛盾,使两条逻辑变成了一条因果关系的逻辑,而不是从一条逻辑跳跃地滑到另一条逻辑,当然就没发生逻辑上的交叉,只是逻辑的连接,不符合于幽默的专门逻辑。
这种在第一自然段里因误会而产生了幽默,自然只能是低级幽默。来到最后的自然段时,女人故意借用对方道歉的话语“不要把我的小错放到心里去!”的“错”字,“顺理成章”说出“我们两个都错了”,使两个逻辑在“错”字这个链接媒体词上进行了交叉,故而使只是一个人“错”的逻辑跳跃地滑向了两个人都“错”的逻辑。这里的交叉就不是承上启下的、不是因果关系的把两条逻辑变为一条逻辑的连接,而是节外生枝的、跳跃的、故意的,使其一条逻辑滑向另一条看似荒诞但还有一定道理的逻辑的实实在在的交叉。使第一自然段里还不标准的幽默,在第二自然段里变成了标准的幽默,当然也从较低级幽默变成了高级幽默,完备了幽默专门逻辑的所有要素。
这种“交叉的错位逻辑”的特点是:不只有简单的二元逻辑,它既要有错位,又要有交叉,而且这种二元的两条逻辑一般来说,一条是“显性逻辑”,另一条则是“隐形逻辑”,到最后往往显性逻辑变成了隐形逻辑,隐形逻辑变成了显性逻辑[3]。举例说明:
例4:换铅笔
妹妹对哥哥说:“哥哥,咱俩把铅笔换换吧。”
“为什么?”
“我那支铅笔不好,总是写出许多错别字。”
例4的“显性逻辑”是妹妹要换铅笔的逻辑,“隐性逻辑”是哥哥的铅笔可以不写错字的逻辑。在此,“铅笔”就是两条逻辑链接媒体词和交叉点。两条逻辑在“铅笔”上交叉,使“妹妹要换铅笔”的显性逻辑滑向了“哥哥的铅笔不会写错字”的隐性逻辑,使这个隐性逻辑变为了显性逻辑——今后妹妹就不会写错字了的逻辑,满足了“交叉的错位逻辑”的所有要素,符合于“交叉的错位逻辑”“公式”,当然这个幽默的逻辑就是标准幽默逻辑。
但有时候,两条需要交叉的逻辑都是明显的,甚至除了这两条显性逻辑之外,还得隐藏有第三条逻辑。两条不相干的显性逻辑要得到交叉,还得需要这个隐藏的第三条逻辑“牵线搭桥”,交叉才能成功。举例:
例5:当一回导盲犬
老婆说:“老公,街上要是有人跟我搭讪,叫我美女,我该怎么办?”
老公:“那还用问?助人为乐,赶紧扶他过马路!当一回‘导盲犬又怎的?!”
例5的第一条逻辑是老婆被叫做美女后“我该怎么办”的逻辑,第二条是“当一回导盲犬”的逻辑。两条逻辑从字面上看一点儿挨不着边,是错位的,也是显性的。但在第二个逻辑里,还隐藏着第三个逻辑,就隐含在“盲”字里:需要导盲犬的人肯定是一个瞎子的逻辑,继而这个逻辑导出了瞎子根本就看不见是不是美女的一脉相承的逻辑。同时,就是这个隐形逻辑,帮助上面两条错位的逻辑,在“美女”这个链接媒体词上得以交叉,使两条虽然是显性的错位逻辑,滑向了“瞎子根本就看不见是不是美女”的隐性逻辑,使之变为“只有瞎子才会称老婆为美女”的显性逻辑,满足了标准幽默专门逻辑的要素,变成了极具讽刺性很强的标准幽默。甚至连链接媒体词“美女”也没有在字面上体现,隐含在了第二条隐形逻辑里。
但有时候,这种链接媒体词也会隐藏在第一条显性逻辑里,而不是像例5是隐藏在第二条隐形逻辑里。举例分析:
例6:过期
一哥们特抠门,家里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
一天我去他家,他正在洗冷水澡。
我说:“哥,你咋了?这么冷的天,家里又没有暖气,你怎么洗冷水澡啊”?
他说了句让我终身难忘的话:“家里还剩两包感冒药,再不吃就过期了”!
例6第一条是“没有暖气”“洗冷水澡”的逻辑,第二条是两包感冒药要过期的逻辑。从表面来看,两条逻辑没有直接关系,但仔细一推敲:“没有暖气”“洗冷水澡”就会感冒,感冒了就要吃感冒药,使两条不相干的逻辑变得“相容”起来,就是因为第一条逻辑当中隐藏的“感冒”与第二条逻辑里的感冒药当中的“感冒”进行了交叉,致使第一条逻辑自然地、有跳跃地滑向了第二条逻辑,使第一条显性逻辑在第二条隐形逻辑中得到了落实,使第二条隐形逻辑变为了“特抠门的程度达到舍不得浪费两包感冒药”的显性逻辑。其链接媒体词“感冒”就是隐藏在了第一条逻辑里,致使其形成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标准幽默,甚至还带有“黑色幽默”的影子和强烈的讽刺意味。
二、非标准幽默逻辑
非标准幽默就是没有“交叉的错位逻辑”的幽默,其种类繁多,既有高级幽默也有低级幽默,不可能对其归纳出一个统一的、公式化的幽默逻辑。我统称这一类幽默的逻辑为“非标准幽默的逻辑”,就是除具有“交叉的错位逻辑”这种标准幽默逻辑以外的一切幽默的逻辑。
“非标准幽默逻辑”首先是因为其幽默的不标准,而导致其逻辑也不可能标准。所谓不标准就是不统一,就是有很多种逻辑。其实更为准确的说法是:其逻辑有多种情况,因为无法对如此众多的非标准幽默逻辑,在逻辑学之外再进行命名和分类。总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的非标准幽默,其逻辑的情况是不尽相同的。
由于所界定的非标准幽默的品种太杂、太多,不可能对每一则非标准幽默逻辑的情况一一评述,下面仅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因为它们具有非标准幽默逻辑的代表性。
第一个,非标准幽默的几个典型体裁。比如脑筋急转弯、讽刺、滑稽、哑剧等,它们一般在业内都不太被视为幽默,但在《我的大一统幽默学》里面是作为低级幽默来看待的,它们与标准幽默的专门的公式化逻辑有着不一样的情况。
第二个,非标准幽默起因的几种情况。虽然它们不具有专门的公式化的幽默的逻辑,但对逻辑的不同属性采取了反其道而用之的办法,是逻辑在非标准幽默上的代表性案例。
第三个,正常逻辑下引发幽默的情况。这是对幽默逻辑的一个例外,或许是在正常逻辑下,在故事情节上演绎出出乎意料结果的幽默,不能不算是非标准幽默逻辑的一种情况。
下面做具体分析:
(一)非标准幽默的几个典型体裁
以脑筋急转弯、讽刺、滑稽、哑剧作为例子来进行说明:
1.脑筋急转弯,并不属于“标准幽默”的范畴,没有标准幽默的专门逻辑,但有幽默的因子,应该是幽默的一种体裁,当然也有其自身的特殊的逻辑情况。
例7:算错
问:在什么时候1+2不等于3?
答:算错了的时候。
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说,在任何时候这个算式都=3。问题的提出就有一些“站不住脚”,并非一条正常逻辑。只有第二句回答语“算错了的时候”才使此逻辑回归正常。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总体只能是一条逻辑,没有两条逻辑。是把前半截的荒谬提问变为了理性的结果,使之成为一条符合逻辑的逻辑,导致出“滑稽”一类的低级幽默。反过来推论,因为是低级幽默即非标准幽默,就不可能有着幽默的专门的公式化的逻辑。
不是所有的脑筋急转弯都是固定的一种逻辑情况,其逻辑情况是不尽相同的。
例8:走得太慢
问:为什么大雁秋天要飞到南方去?
答:如果走,那太慢了。
从同一律的角度來看,这个问题的“为什么”,只能分别在两个逻辑点上来回答:要么“秋天”,要么“南方”,不可能去回答“飞”或“走”的问题。然而,却故意歪答,偷换了概念,违背了“同一律”,使逻辑跳槽,前后两条逻辑错位。但虽然有错位,又没有交叉,不具有标准幽默专门的、公式化的逻辑,只能是非标准幽默的一种非理性逻辑的情况。
即就是同一类型的非标准幽默,其逻辑的情况也具有多样性,不妨再举一个脑筋急转弯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
例9:填命
问:一间牢房中关了两名犯人。其中一个是盗窃犯,要关一年;另一个是杀人犯,却只关几个星期。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杀人犯要拉去填命。
这个脑筋急转弯的问话,一方面,使矛盾顿然凸显——利用了“矛盾律”,企图抓住读者的眼球;另一方面,问话本身就是断章取义——利用了“同一律”,使概念被偷换:“却只关几个月”的话,并没有说完,不是最终结果。在回答语中,矛盾得到了解决,完善了“矛盾律”的要求;同时使前半截断章取义的“定义”不能成立,概念得不到“偷换”,完善了“同一律”的要求。这里既利用了“矛盾律”又利用了“同一律”。
虽然这个脑筋急转弯利用了逻辑的属性来制造了幽默,但它并不具备标准幽默的逻辑,因为“要关一年”的逻辑与“却只关几个星期”的逻辑,并没有发生交叉,只是使故意分成了两半截的“同一律”得到完善,“矛盾律”消失,前后是因果关系,不是节外生枝的、交叉的关系。所以,只能是非标准幽默逻辑的又一种情况,
2.讽刺。也是不被业内一些专家列为幽默的,本文就是利用这种讽刺性幽默来开头的。由于它也有着幽默的因子,所以,在我的大一统幽默学里,讽刺被列入了幽默的范畴,并把讽刺公式化为:讽刺=幽默+批评/批判。但这种幽默+批评/批判的相加,不是两个独立的前后相加,而是融合在内容里的相加,是幽默的一种特殊体裁。当然讽刺的逻辑也是各种各样的,即或在讽刺范围内,也难于归纳出一个统一的逻辑。所以,再举例说明:
例10:鲜花与牛粪
你要是鲜花,以后牛都不敢拉粪了!
这一句话是讽刺那些自诩为漂亮的女人。虽然前后是两个逻辑,一个是来自民间语“鲜花插在牛粪上”的前半截话的逻辑,比喻一些美女嫁错男人的逻辑;一个是牛都不愿意让你这朵“鲜花”插在牛自己所拉的粪上,或许说你这朵鲜花比牛粪的档次还要低的后半截话的逻辑。由于这两条逻辑是在假设的基础上来推理的,后半截逻辑是前半截逻辑的延续,后半截逻辑是对前半截逻辑的否定。没有前半截,就无法承续出后半截。所以,尽管有着其交叉点“鲜花”:一个是显性的鲜花,一个是隐性的鲜花,上下是一致的,但其逻辑不是错位的,而是一脉相承的、承上启下的,只属于逻辑上的连接,当然就更不存在交叉问题,就只能属于非标准幽默逻辑一种情况。再举例强化这种论证:
例11:面具和脸
面具戴久了,那就是脸了。
这也是一个讽刺性的幽默。从字面的显性逻辑来说,是说不通的,因为面具无论戴多久,都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脸,不符合“同一律”要求,但在其隐形逻辑里却得到落实。这条隐形的逻辑就是:虚伪的人总是两面脸,与人打交道总是戴着假面具,尤其是“戴久了”,根本就放不下来。由于阴的一面脸是见不得阳光的,阳的一面脸一旦摘下来,就会暴露出阴的一面脸的狰狞,因而对面具很有依赖性,已经到达阴阳两面脸不能割裂的程度。
通过其隐形逻辑的“揭露”,才使表面的逻辑站得住脚,达到了“同一律”要求,才知道讽刺的什么。这个讽刺里虽然也有两条逻辑,由于第二条隐性逻辑也是对第一条显性逻辑的补充和完善,显性和隐性逻辑并不错位,当然两条逻辑所发生的联系,就不能算是交叉,只能是连接。尽管其前后“面具”和“脸”可以从意思上形成交叉点,这个例子都不属于“标准幽默”的专门逻辑,但却是讽刺幽默逻辑的又一种情况。
3.滑稽。滑稽在业内也是不被大多数专家认定为幽默的。在我的大一统幽默学里属于低级幽默,当然也属于非标准幽默。
例12:去向
如果这个广告牌是民警本人写的,那就叫滑稽;如果是外人写的,那就是恶作剧。往往有很多滑稽过火了,就变成了恶作剧。滑稽和恶作剧之间本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恶作剧在我的大一统幽默学里也是低级幽默之一。例12也不具备“交叉的错位逻辑”,仅仅是利用“矛盾律”,让人觉得其逻辑别扭,有别于理性的逻辑而已,这种幽默度很低的幽默,当然不属于标准幽默,但是其逻辑又一种情况。
4.哑剧。哑剧没有语言,只靠动作、表情等来表达意思,大多数哑剧是利用夸张的手法和怪诞的逻辑来构成这种立体幽默,其逻辑比较简单。但不乏一些哑剧也有标准幽默的情况,这里只就非标准幽默举例来论述:
拿1983年春晚王景愚的哑剧《吃鸡》为例,就是用夸张的行为来制造荒诞的、非正常的逻辑:鸡的筋居然可以拉得长到可以围绕桌子一圈,而且要借助于钉子、锤子和夹钳,才把鸡筋拉断。利用了逻辑的“矛盾律”制造了荒诞,产生了幽默的效果,至今不能忘怀。这个立体幽默就没有“交叉的错位逻辑”,仅仅是有悖正常逻辑而已。
(二)非标准幽默起因的几种情况
比如以因为恶作剧、因为休克性脑子进水、因为粗心、因为意外等,所造成的幽默作为例子来分析。这些幽默的形成,虽然从内容上来说,都是因为依赖于一定的起因,但从逻辑学上来说,却是有赖于逻辑的四种属性,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来“帮忙”的,当然其逻辑的情况就不尽相同,举例性分析如下:
1.因为恶作剧而造成的非标准幽默:
例13:套路
隔壁老王网上约了个妹纸,聊了几天相谈甚欢,突然约老王去她家,老王去了后说:“那你老公突然回来咋办?”
她说:“没事,一般不会突然回来,万一要回来了你就说你是我雇来擦玻璃的,快过年了,我老公也不会怀疑。”
结果,在她家没呆几分钟,她老公就回来了,为了装得逼真,老王擦了一下午玻璃。
回家的路上老王越想越不对劲:“城市套路真深哪……”
恶作剧也是不被一些专家认定为幽默的,但在我的大一统幽默学里,作为低级幽默。从幽默专门的公式化的逻辑的角度分析,只能算非標准幽默。在例子(15)里,老王在“维护”“排中律”里,上了妹子的当。“排中律”要求两个值不能同假,即这个命题是真和这个命题是假必居其一,即是说老王可得以同妹子鬼混的命题成立,就不会去擦窗子;既然都被迫去擦窗子了,得同妹子鬼混的命题当然就不成立,不能两者兼顾——这是非标准幽默逻辑的一种情况。
2.因为休克性脑子进水(也叫做“休克性愚蠢”)而造成的非标准幽默,当然不具备幽默的专门的、公式化的逻辑。举例:
例14:接应
邻居忘了带钥匙,从我家阳台翻过去,在屋里找到钥匙后,又翻回来,再打开自家房门。更令人叫绝的是,我自始至终在阳台接应着,未觉有不妥之处。唉,我俩的脑袋肯定被同一个门挤过。
这一类的幽默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只不过没有注意和发现。这个人的行为违反了“矛盾律”。“矛盾律”要求两个值不能同真,即不能既肯定它,又否定它。这里不像上一例子的“排中律”,二者必居其一。“两次翻阳台”的行为,是不能任意选择的。这个例子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翻阳台的目的是为着去拿到钥匙,既然钥匙已经在手,二次翻阳台就没有必要性。就算是单向开门的锁芯,也可以把钥匙传递给邻居帮忙开门,大可不必用“翻阳台来锻炼身体”,何况这个幽默最后一句话,已经说明了其锁芯是双向可开的——这是非标准幽默逻辑的一种情况。
3.因为粗心而造成的非标准幽默:
例15:保护视力
路过一个院子,发现门上写着两个字:情人。觉得院子主人蛮风趣,于是推门进入,两条大狼狗突然扑了过来……
从医院打完狂犬疫苗回来,揉揉眼睛,再仔细一看,原来写的二字是:“慎入!”
保护视力,刻不容缓,别没事整天捣鼓那破手机了!
例15把“慎入”看成了“情人”,酿成了“狗祸”。从逻辑学的角度来分析,这是“借用”了反“充足理由律”:第一,把“粗心”归因于近视,第二,把近视归因于“整天捣鼓那破手机”,似乎是满足了“充足理由律”。但充足理由律的要求是:只要给一个值就能推理,但这个例子的推理不能完全成立:第一,从后面的“揉揉眼睛,仔细一看”就看清楚的结果,因近视造成“误读”的理由不充足;第二,玩手机形成近视不是唯一的原因,还有很多情况足可以使眼睛近视,其理由也不充足。虽然“慎入”和“情人”有点像是交叉点,但一方面“有点像”不等于“是”,一方面,实际交叉点是“粗心”加“近视”,但上下文因只是归因于“近视”,不能形成一个点——这也是非标准幽默逻辑的一种情况。
还有一种是利用他人的“粗心”来完成的幽默,但所利用的逻辑属性不一样。举例:
例16:仿制
“Peter家的门口老是被其他车子占据,他经常开车回家的时候都无法进家门,他采用了很多方法都不管用。他老是纳闷:为什么只要是警察局立的牌子,都没有人敢违反,都是绕道而行?于是,他获得了一个灵感:何不如去偷一块警察局的牌子‘POLICE(警察)来放在自家的门口。但一转念,他否认了这个做法,因为那是偷盗行为啊,而且是偷警察局的东西!于是,他又想了第二个办法,直接就去仿制警察局的一块POLICE的牌子来放在自家门口。一转念,他又否定了,因为仿制警察局的牌子也是犯罪啊。最后,他还是仿制了一块警察局的牌子,其尺寸大小、字样、字和底板的颜色都与警察局的牌子一模一样。结果这一下可真灵了,尽然没有车子再停在他家门口!但这块牌子的上面写的是:POLITE(有礼貌的)。”
这个例子从逻辑属性上来分析,是利用了“同一律”来做的文章。“同一律”要求真就是真,假就是假,不能偷换概念。然而这里却通过“误读”和“错觉”,让人把“有礼貌的”概念偷换成“警察”的概念,最后还真奏效,形成了幽默——又是非标准幽默逻辑的一种情况。
4.因意外形成的非标准幽默:
例17:撒尿进锅
丈夫下班回到家,看見妻子在揍儿子,因为肚子饿,没理他们。径直走到厨房,看见小矮桌上煮好一锅馄饨,于是盛了一大碗吃。吃完,看见妻子还在那里揍儿子,看不过去了,就说:“教育小孩不能用暴力,要用道理来教育嘛!”
妻子说:“好好的一锅馄饨,他居然撒了一泡尿进去,你说气人不气人?”
丈夫听后马上说:“媳妇你歇会儿,让我来揍!”
这个幽默并没有标准幽默专门的、公式化的逻辑。因为,从“不用暴力教育孩子”的逻辑,由于“一泡尿”的原因,滑向“用暴力教育孩子”的逻辑,尽管是错位的两条逻辑,但其间并没有交叉的点,交叉点就只能是“尿”。然而第一个显性逻辑里并没有“尿”的因素或意思隐含在期间。仅仅是利用了逻辑属性的“矛盾律”。“矛盾律”要求两个值不能同真,指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不能做出两种矛盾的判断,即不能既肯定它,又否定它,前后的逻辑不能自相矛盾。例17里丈夫的“教育小孩不能用暴力,要用道来教育理嘛!”的命题,只因为丈夫吃下了小孩撒尿进锅的馄饨,而采取了与此命题不一致做法,违背了“矛盾律”——这又是非标准幽默逻辑一种情况。
(三)正常逻辑下的非标准幽默
在正常逻辑下是可以产生幽默的,属于非标准幽默逻辑一种特殊情况。
例18:抢劫
一个法国人同他的妻子达到意大利一个小城,并且在旅馆里住了下来。一天晚上,他独自出去散步,那时已经很晚了,小街上也很黑。突然他听见背后有脚步声,他调过头去,看见一个年轻的意大利男人对着他急匆匆走来,很快地就从他身边走过。当这个法国人发现自己的手表不见的时候,那个年轻男人几乎看不见了。他想一定是那个意大利人偷走了他的手表。他决定去追上他,逼迫他还回手表来。
很快法国人赶上了意大利人。他们两个语言不通,法国人一边指着表包一边用拳头威胁意大利人。意大利人认为法国人是想要抢夺他的手表,所以就把自己的手表给了法国人。
当他回到旅馆,把所发生的告诉妻子,妻子指桌子上的手表的时候,他大为吃惊,恍然大悟:他误抢劫了那个意大利人的手表。
例18是一个因误会而发生的噱趣故事,其逻辑没有什么不正常。它是从一个“手表不见了”的逻辑自然过渡到“手表仍在家里”的逻辑,其逻辑并是不节外生枝的,出乎意料的不是逻辑,而是情节,是故事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不具备标准幽默的逻辑。
非标准幽默本身就不标准,其逻辑当然也就不可能是公式化的:有的仅属于错位逻辑并不交叉;有的虽有交叉,但其逻辑不错位;甚至有的还是正常逻辑。非标准幽默尽管没有公式化的幽默逻辑,但因为其体裁的典型性,也带来了千姿百态的逻辑情况;尽管没有公式化般的逻辑,但也利用了逻辑的全部四种属性,使得非标准幽默逻辑的情况千差万别。所以,非标准幽默的逻辑不可能像标准幽默那样,可以归纳出一个较为统一的、专门的、公式化的逻辑。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幽默的逻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标准幽默逻辑,即“交叉的错位逻辑”,一类是非标准幽默逻辑。“交叉的错位逻辑”是幽默的一种专门的、特有的、公式化的逻辑,但不是界定幽默的唯一标准,即不能用这种逻辑作为一个标准来界定是否属于幽默范畴。具有“交叉错位逻辑”的,只能是属于标准幽默逻辑,反之,不具有“交叉的错位逻辑”的,不论其幽默是高级还是低级,都是非标准幽默的逻辑。非标准幽默逻辑情况只能是各种各样的,没有一个统一的专门的逻辑,但相对标准幽默逻辑而言,属于幽默逻辑两个类别当中的一个类别。
参考文献:
[1]范允龙.我的大一统幽默学第一章·前言[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8.
[2]范允龙.我的大一统幽默学第三章·范畴[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8.
[3]孙绍振.论幽默逻辑的二重错位律[J].文学评论,1996(5).
[4]孙绍振.论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M].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9(1).
作者简介:范允龙(1955—),男,贵州民族大学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省省管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英语教学与研究学会名誉会长、贵州省翻译协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幽默理论。
(责任编辑:董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