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新措施

2018-06-13 06:52葛萌黄素萍陈伟
现代计算机 2018年14期
关键词:应用型办学校企

葛萌,黄素萍,陈伟

(咸阳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咸阳 712000)

0 引言

在教育部“质量工程”以及《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对本科院校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创新以及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1]。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方院校都开始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以改变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但是当前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还处在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集中式技能培训、双师型教师欠缺、学生缺乏职业素养以及学习兴趣不足等问题。为适应当前社会对就业人才应用性强、实用性强的要求,这就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新的改革和转变,使得校企合作真正为毕业生胜任工作岗位服务,从而提高地方院校的办学质量。

1 当前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存在的就业问题

当前许多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依然停留在过去以理论讲授为主的基础上,虽然配有实践教学模块,但实践内容还是停留在简单的编程验证、基本网络模型搭建、硬件组装和维护等基本层面。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虽然学生掌握了若干与软件开发相关的基本知识,并且能够编写出一些“玩具型”的软件练习作品,但所用的开发技术以及软件的真正可用性方面与当前社会的需求都有很大的差距,久而久之学生容易滋生消极情绪,严重者会丧失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教学质量与办学效果。

就目前高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培养方式和办学理念,在书本理论知识学透的同时,对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实践操作和工作岗位的对接与角色的转换,以及行业的各种先进技术的发展与市场趋势更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实际情况,引入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十分必要[2],对于提高学以致用的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关键作用。

2 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目前,一些地方本科高校已经探索并实施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具体以“顶岗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共建”等形式开展。“顶岗实习”形式是让企业来完成学校培养计划中的专业实习模块,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熟悉了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这种也是最早开始的校企合作模式。“实训基地”则是让学生接受企业实际技能训练,使学生了解企业需求,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同时也成为企业的人才培养梯队,实现了良性循环。“校企共建”的合作模式在高职高专院校与一些技工学校中比较常见,前者是理论学习放在学校,实践部分直接到企业去实践操作,在整个专业的多门技术课程中都紧密结合此模式进行,后者则是企业与学校直接在校内或校外建立实训基地,形成一种互惠互利、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双赢的合作模式。

3 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3.1 过于集中、高强度的培训

目前校企合作中对于学生实践的培训主要都是集中在大三暑假到大四第一学期进行,集中开展为期3到6个月的培训。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网络工程、嵌入式系统开发方面由企业的优秀开发人员进行理论复习与实践辅导。通过对目前企业实际项目所需要的相关技术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使得学生快速掌握实际工作技能。所以这样的培训针对性很强就是为了就业,从眼前看来,虽然短时间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但是却忽略了学生创新、自我学习能力的锻炼。因为这样的培训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模仿,由于培训时间短等原因,企业讲师不会给学生深入讲解某种技术的理论基础,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后续发展。毕竟计算机行业技术更新快,但是不同技术很可能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由于缺乏对基本原理的掌握,学生可能会在新技术面前碰壁。

3.2 “一刀切”的培训内容

通过笔者的了解,校企合作培训的内容有一半都是在学校理论课中讲过的,例如Java EE软件开发的培训内容要把Java SE和JSP程序设计课程的内容要重新复习一遍,这样对那些平时在学校没有好好学习的学生来讲是有利的,但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来讲就有些重复了。因此企业方在培训前应该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区分,根据学生对学校所学知识的深浅,组织培训内容。

4 校企合作培养新举措

4.1 让企业参与新生的入学教育

目前,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基本都是由高校完成的。入学教育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为学生介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科方向、就业前景等内容,但是通过这些内容的了解,不能让学生对计算机相关专业有直观的体验,因此有必要让企业参与入学教育活动。让企业通过宣教、优秀IT作品展示、实际工作场景参观、IT职业素质拓展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相关的就业岗位、工作内容、薪资待遇、职场规划等内容。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树立一个长远的目标,增加自己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的专业方向[3]。

4.2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方面从企业聘请有开发经验的员工进入教师队伍,把行业的前沿技术与实践经验带进课堂,进一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选派青年教师到知名计算机相关企业挂职锻炼,更新技术理念,开阔视野[4]。通过企业实际项目的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我院从2011年开始陆续选派45岁以下青年教师赴上海、南京、苏州、西安等地知名软件公司进行挂职锻炼,截至2017年底有过软件企业项目实战经历的教师占青年教师的比例达到45%。学院在2016年围绕这些教师成立了软件开发团队,承担了“咸阳师范学院目标考核管理系统”、“艺术类考生成绩录入与查询系统”“咸阳地区果蔬营销大数据分析平台”等项目的研发工作,这些教师的项目实践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丰富了《Java程序设计》、《Web应用开发》、《软件工程》、《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等课程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度。

4.3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目前,地方院校开设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基本都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等。但是无论哪个专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普遍都围绕软件开发与测试、嵌入式开发、网络工程规划等方面进行实践教学,这样不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兴趣方向。例如有些学生倾向于在网页设计、图像处理、电子商务运行方面的岗位进行就业,当然希望企业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内容。所以,校企合作过程中,应该进行多元化的建设,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兴趣方向。

4.4 分散实践教学计划

将实践教学计划分散到大学阶段的每一年,改变以往在大四学年集中进行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有机会接触到企业的真实环境,通过每学期的实践锻炼可以进一步夯实专业理论基础,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为学生将来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或继续深造提供了保障。我院校企合作开展的实践教学涉及到入学教育、企业见习、课程设计、企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多个环节。具体执行安排见表1。

4.5 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表1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计划执行安排

计算机相关行业的一个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技术更新快、按期交付压力大、注重团队合作。因此,从业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例如: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承受一定工作压力的能力;快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沟通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等[5]。为此我院开设了职业核心能力系列的选修课,其中包括《团队合作》、《团队精神》、《自我管理》和《职业沟通》等方面的内容;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实行企业真实工作岗位的角色扮演,由企业讲师担任项目经理给每个小组中的每位学生分配不同的岗位角色,并要求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岗位任务。遇到疑难问题,先由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查找资料解决,解决不了的由企业讲师解决。如果发生导致课程设计进度延误的情况,要小组开例会分析延误的原因,由具体责任人撰写延误报告并扣除相应的课程设计学分,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抗压等能力。

5 结语

校企合作是目前地方院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所普遍采取的一种教学模式,针对当前校企合作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教育部质量工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了校企合作过程中应该采取的一些新举措,旨在提高地方院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1]孟根同,陈思远,辛德麟,郑泽萍,狄洛薇,张伟宏.基于“质量工程”建设的教学质量评价反馈机制[J].中国冶金教育,2015(5):15-17.

[2]张鲲,李壮.校企合作与高校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4,3,101-102.

[3]张远夏.增强计算机专业实践活动提高学习兴趣的探讨与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31(2),132-134.

[4]黄素萍,欧阳宏基,郭新明.软件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7(22):124-125.

[5]欧阳宏基,郭新明,葛萌.关中-天水经济区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6(9):13-16.

猜你喜欢
应用型办学校企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