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霞
心脏骤停是心内科较为危重的一种疾病,当患者心脏停止后将会出现多系统以及多脏器缺血和缺氧的症状,进而导致患者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1]。采取心肺复苏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挽救患者濒临死亡的心脑细胞,同时,避免心脑细胞出现缺氧性的坏死[2-4]。但是,给予心肺复苏后临床上需要给予CCU护理指导,才能够确保患者的预后康复效果[5]。
所有研究均为患者自愿参与,并为伦理委员会同意,抽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收治的68例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分别为CCU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34例。其中,CCU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14例,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46.12±7.52)岁;对照组患者18例,女性16例,最大年龄为72岁,最小年龄为26岁,平均年龄(46.74±7.83)岁。各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基础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CCU组在心肺复苏期间给予急诊护理干预。(1)为患者进行赤血的胸外心脏按压,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电除颤、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使用呼吸机为患者供氧。遵从医嘱使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多巴胺等药物。(2)准备好各种急救用品,为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建立人工通道,开展早期器气管插管为患者开放气道。不同护理人员需要明确分工并进行有效的合作,确保各项护理措施及时有效。(3)行为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生活和饮食方式,告知患者多食用含有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注重劳逸结合,确保患者的睡眠充足。
对照组在心肺复苏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按照医嘱告知患者正确的用药方法,并根据患者所存在的问题和症状给予对症护理即可。
对比CCU组和对照组复苏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以及预后情况。预后恢复情况观察指标包括:呼吸机支持时间、CCU住院时间、复苏后动脉压以及心率等。利用焦虑和抑郁量表[6]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量表共为20个项目,按照4级评分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按照1~4分进行计算,分数越低则表示心理状态越好。
本组所研究的数据和指标均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的整理和分析,利用(±s)来表示计量数据,并用t检验处理,若实验对象之间的数据在计算后P<0.05,则为存在明显意义。
CCU组的焦虑评分(30.18±2.74)分,对照组为(38.26±3.12)分,t值=11.346,P值=0.000;CCU组的抑郁评分(32.15±3.98)分,对照组为(38.25±4.75)分,t值=5.740,P值=0.000;CCU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CU组的呼吸机支持时间、CCU住院时间、复苏后动脉压以及心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干预后各组的改善情况比对(±s)
表1 干预后各组的改善情况比对(±s)
分组 n 呼吸机支持时间(d) CCU住院时间(d) 复苏后动脉压(Kpa) 心率(次/min)CCU组 34 10.89±2.25 4.89±0.48 9.95±2.13 102.52±8.54对照组 34 15.32±3.56 7.74±2.25 7.12±2.53 86.15±7.35t值 - 6.134 7.223 4.990 8.472P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心脏骤停患者在接受心肺复苏的过程中,由于各种治疗手段和操作环节,将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骨疼痛感受,加之患者对于自身病情过于担心,将会增加其出现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进而导致患者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增加儿茶酚胺的分泌量,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康复效果[7]。
通过大量的临床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CCU组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以及预后情况更加显著。通过给予CCU护理指导和干预,从生理、心理等方面给予全面而又规范的护理指导,对于患者的预后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8-12]。急诊护理在实施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有关心电监护以及心肺复苏等相关操作流程,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更加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除此之外,大部分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症状时可能感觉自己濒临死亡,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等心理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要正确指导患者认知这一疾病的实际情况,从根本上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患者的预后康复效果。因此可见,临床上通过对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给予CCU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预后康复效果十分显著。
综上所述,通过给予CCU护理干预和指导,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理想的预后恢复效果。
传统的考试形式单一,学生和老师准备的单一枯燥,而且内容具有片面性,不能将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出来,尤其是学生。现如今更多地提倡“创新教学”,因此,闭卷考试再也不作为评定成绩的唯一方法,对于考试的评定应能充分体现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例如可将试题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基础知识,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而另一部分则是一些较为实用性的开放性试题。通过这两部分的试题不仅能考查学生理论的综合知识能力,还能在开放性试题中挖掘学生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