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分析与探讨

2018-06-11 10:39姜璐莎
考试与评价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小学班主任管理

姜璐莎

【摘 要】小学阶段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其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当前阶段小学班主任一定要重视起日常管理工作,从基础管理入手,从而推动学生健康成长。本文主要对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希望为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管理 教学评价

要搞好班级工作很不容易,班级工作千头万绪,方方面面都需要班主任照顾到。因此,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不断学习,摸索方法。我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多年,下面将在工作中积累的一些体会与心得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状

首先,管理模式单一。小学班主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采用监督管理的方式来督促学生学习,其管理模式往往仅维持在一种模式上。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多采用的是整体性的管理方式,并没有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这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不到有效发展,也使得教师感觉任务繁重,无法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与整顿。其次,小学生年纪尚小,“三观”尚不成熟,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但目前很多小学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认为教育无需以学生为主体,这样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也使教学工作跟不上教学改革的步伐。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遵循成人的学习模式,适应成人的思维模式,很容易破坏学生的个性,学生也将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逐渐丧失学习兴趣。

二、改变管理观念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工作管理中,不仅要扮演管理者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协调工作,协调好学生与学生之间复杂的关系与矛盾,用自己的真心与学生相处,用真心感染学生。例如,班主任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多采用鼓励、欣赏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互动,增进师生友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班主任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当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时,及时帮助他们找出原因,而不是过分指责。另外,班主任应与学生建立一种规则,小学生的叛逆心理并没有那么强,对于制定的规则也比较容易接受,并且会遵循。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会增强自己的班级荣誉感和自信心,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学习中。如此不仅可以改变学生的不规范行为,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为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打造班级文化,培养学生集体认同感

在班级精神文化健身方面,要结合本班级特点,拟定班级口号。班级口号要体现本班级的特色和学生的共同心声。在制定班级口号时,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凝聚学生的智慧,聆听学生的声音,才能得到最廣泛的认同度和最强大的号召力,可以更好地将全班学生凝聚在一起。在班级行为文化建设方面,班主任要创新班级活动形式,提高班级活动质量和效率。如打破传统班会形式,设置主题班会。每一期的班会主题可以结合近期班级的热点事件和学生的关注重点来拟定,收集学生意见,让学生自己策划主持,班主任给予必要的辅助和指导,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展示学生的自我风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优化方式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优化方式:一是积极转换思想。要想强化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首先教师应当从个人的思想观念上来进行彻底的转换。教师在管理思想上应当及时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不能将学生进行好坏之分,从而在管理过程中将学生放在主要位置上,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同时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地位和个性化的发展,做到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使班级管理工作逐渐走向正规化、科学化。二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比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习惯。学会自我管理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帮助他们形成好的习惯。因此,教师应当在班级内部制定出一份能与学生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让学生能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进行学习和生活。例如在班级干部的选择上,教师应当采取公平的选举制度,让学生对自己的职务和能力进行描述,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投票选举。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相同的,他们在自我适应的角色中将更加愿意发挥出个人的发光点,从而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此外,在制度的限制下,能促进学生对于一些行为上自觉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他们对于规则的认识,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

五、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班集体起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班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总之,随着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当前阶段亟需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的发展特点,同时要对学生的根本情况有全面性的了解,从而根据他们的情况来实施教育管理。其次,教师需要将自己的耐心和爱心全心地灌注给学生,从而了解到他们的内心真正需求,这样才能找到更好的对策来对学生进行管理,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长玲.小学班级文化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硕士论文.第9-10页.

[2]唐继国.小学班级文化建设[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柳标.班级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8. 99.

[4]李瑛.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小学班主任管理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