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娅
[摘 要] 现今高职院校的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师只注重理论,实践部分有所欠缺,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应该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制订相应计划,优化师资结构,这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内容。
[关 键 词] “双师型”教师;旅游英语专业;培训计划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5-0263-01
一、培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性
从根本优化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及教学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和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的内在要求,产学结合,重视“双师”结构和素质的建设,使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需要有一个准确的“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要求得出如何建设的规划,明确“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给出具体实施的方案及措施,完成“双师型”教师培养目标和实践技能的提高从而发展高职旅游英语专业教育,达到提高毕业生从事旅游行业的实践能力的最终目标。
二、旅游英语专业中“双师型”教师的发展现状
大部分教师没有同时具备“双师”资格,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师同时有教师资格证和旅游行业的从业资格证或者同时拥有这两种行业的从业经验称为“双师”型教师,这类教师具备专业知识,能够指导学生职业资格的考取,同时还能指导学生的实践,指引学生的人格和价值形成。然而现实是大部分高职教师缺乏相应的工作经历和社会实践,所谓的“双师型”教师止于资格证,没有“双师”的素质和能力。专业课教师随着教龄增长,指导学生行业实践的能力却变弱。
课堂的教育教学与专业的实习环节不匹配,对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专业实习无疑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高职院校往往会选择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这种方式给学生的专业实习打下一定基础,然而这种合作大部分是学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要求,很多高职院校实训的相应设施和师资与现今的行业需求不匹配,学生的知识与社会实践无法对接,最终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优势无法凸显。
三、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主要途径
(一)培养“双师型”教师不但要注重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还要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应该结合教学科研的工作以及引进高水平且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和在职企业人员,应用其能力优势,互帮互助。运用教学团队的人力和技术优势,进行企业服务,用科技研发服务、活动达到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的目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二)扩大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方法
(1)短期培养:一个是学校根据本校教师的专业及特点制定培训的内容,自行组织培训的模式。另一个是学校与企业建立一个校外实习培训基地。学校与企业合作是教师能够接触到生产前线的最佳方式,是提高“双师”素质的关键点。按照学校教师情况以及教学实践的课程要求,每学期委派一两名教师到企业学习或者担任校企合作的指导教师。教师到企业挂职学习锻炼主要是旅游英语、涉外英语文秘和英语导游实践这三个方向,与此同时要鼓励教师积极考取相关资格证书,提升“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校企合作研发,积极累积教学经验,提高教师实践经验和能力,逐渐迈进“双师”的素质教师行列,教学水平逐步提高。(2)长期培养:创造教师学习进修提升的机会,鼓励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此外,可以对国内外的学校访问,学习优秀先进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方法。
(三)重视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实践
现今旅游企业需要素质与专业技能兼具的人才,学校应改变观念,重视专业的实习实践教学和学生实习实践的能力培养。实习实践这部分的教学应注重能力培养,教导学生熟悉并练习相应的职业技能,最终实现理论与实际对接,教学不脱离实践。最后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学习要教学与实践并重,课时相当。
(四)专业教学要结合行业发展趋势
培养“双师型”教师需要结合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积极与企业合作,运用相应的方法以保证企业兼职教师的质与量,提升本校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的效用和频率。旅游英语专业专门的任课教师需要有两年内累计两个月的企业挂职实践,企业的兼职教师质与量要有保证,技术能力要突出,学校兼职与专任教师比例要高于2 ∶ 1,不断发现提高“双师”素质的培养方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凸显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优势和特色需要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应该采取相应措施鼓励教师考取与旅游英语专业相关的各种技能证书,院校之间相互派遣教师交流学习,校企合作学校选择教师到企业学习工作,积累实践、从业的经验用以服务课堂,促进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文燕.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初探[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4):14-15.
[2]陈瑶.跨学科复合型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6):46-47,49.
[3]林秋菊,吉喆民.浅析旅游英语教师队伍建设[J].海外英语,2014(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