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远 蒋秋平 王润平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及对比分析法对陇南市60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日常足球活动开展情况,包括足球教师的配置、场地器材、足球联赛、校长、家长对校园足球的支持程度等进行了调查分析,找出影响陇南市校园足球开展的诸因素,同时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方案》的规定来对照陇南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相应地提出了促使陇南市的校园足球改进和提高策略。
关键词:陇南市 校园足球 特色学校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1(a)-0128-02
2015年,国务院为促进足球发展改革以地方中小学为基础提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并颁布《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足球改革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校园足球的发展输入全新动力。甘肃省是“一带一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境内高山、河谷、丘陵、盆地交错,少平原、多山地,其校园足球开展情况一定程度上代表甘肃省东南部山区校园足球开展现状。近年来甘肃省教育厅从陇南市遴选出了60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以此为基点推动陇南市校园足球又好又快发展,但陇南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陇南市60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随机选取9所(高中、初中、小学各3所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为了增加调查的可信度,随机对陇南市15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地场地器材和师资情况进行调查。希望通过调查借此来改善学校的场地设施、提升教师的足球教学水平、强化学校对校园足球的管理以及引起校领导的重视,来推进足球运动在校园内的发展,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加入到校园足球中去享受运动的乐趣。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陇南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学校足球运动的相关论文50余篇,同时登陆了中国学术期刊网查找相关校园足球的文章和信息,认真阅读和分析,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随机从60所足球特色学校选取高中、初中、小学各3所共发放问卷540份,有效问卷534份,有效率98.89%。
1.2.3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
1.2.4 访谈法
调查过程中实地走访与电话访谈并举,与所选的15所足球特色学校的45位足球老师进行交谈时及时对重要信息做了详细记录。
2 陇南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现状
2.1 校园足球开展情况调查
2.1.1 课余足球活动开展情况调查
学校给予学生的学习平台,将在一定程度影响学习效果,本调查在体育课时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对陇南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课的安排进行调查。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通常表现在日常的课外活动中,诸如学生参与课余足球训练、俱乐部训练、足球兴趣小组等,它即是学生的主观倾向,同时也反映学校对足球运动的开展情况。通过对陇南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课余足球训练情况调查得出有8.99%的学生参加课余足球训练(包括校级课余足球训练、年级课余足球训练、班级课余足球训练)其中女子占0.94%;27.34%的学生参与足球兴趣小组其中女生占1.5%。
2.1.2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课程设置中教学内容调查
本调查以《体育与健康》教材中足球教学内容为依据,以足球技能的4个阶段为评判标准(空间方位练习阶段、基本动作学习阶段、足球专项技能学习阶段、个体足球技术自动化练习阶段)对小、初、高不同年龄段教学进行调查,调查得出,小学训练中课中缺乏空间方位练习,过多注重专项技能,对跑动意识的培养不够;中学体育教学中更加注重中考考试内容的练习,对学生其他方面技术练习欠缺;高中足球教学内容缺乏身体素质练习,没有创新点,缺少战术意识方面的培养,3个学段之间的教学内容衔接没有明显的层次感,仅仅停留在基本动作练习阶段。
2.2 校园足球运动保障性条件调查
2.2.1 足球场地调查
足球场地是开展足球运动的首要条件,它决定足球教学的质量,是开展足球运动的第一步,只有好的教学环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有利于足球运动在学校的推广。考虑到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不存在没有场地的问题,因此此次调查主要针对足球场地的材质和独立性,调查显示陇南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场地建设相对滞后(见表1、表2)。
2.2.2 辅助教学器材调查
足球器材是指在进行体育训练时帮助运动员更好完成训练任务的某些工具或仪器,辅助器材对每一项运动的作用都是很大的,足球辅助教学器材经常用到的包括阻力带、障碍物、训练杆、标志桶、颠球袋、敏捷梯等。尤其是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时候,就更需要辅助教学器材去丰富足球活动,带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推动普及这项运动。通过调查得出29.3%学生对足球辅助器材满意,42.32%的学生对足球辅助器材不满意。
2.2.3 陇南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师资力量调查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扮演技能展示与教学组织的角色,教师娴熟的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能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影响学生运动动机的形成[2]。校园足球师资队伍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足球技术和训练方法,还需要具备组织校园足球比赛的能力和传播足球文化与思想的能力、以球树人的教育能力等。因此发展足球运动必须要有高素质的足球教师作保障,笔者通过走访及电话访谈对陇南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教师的培训情况进行了解,得出结果如表3所示。
2.2.4 家长、校长对校园足球的态度
毛振明教授曾经指出:“想搞好校园足球,必须要有新的教育体制,抓动力就要抓两个‘长即家长和校长”[3]。基础教育阶段受“应试教育”的挤压,学校體育始终呈现出“不重视”“不热爱”“没氛围”的局面。家长和校长对体育的认识不到位直接导致校园足球的开展受到很大阻力。多年以来,体育在众人眼中可有可无,其课程地位老是被忽略。调查中发现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使部分家长内心深处对校园足球存在偏见,使得校园足球无法进入到身体素质教育的核心领域,这造就了校园足球无法在学校体育教学领域有所建树。
2.3 陇南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生参加足球比赛情况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实施方案指导思想规定,通过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健全和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足球联赛,目的是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推广足球文化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校园足球文化,从而栽培全面发展成绩优异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通过调查得出,陇南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生每年参加市级比赛有1次,由陇南市体育局主办;陇南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每学期举行的交流赛,有2~3次,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每学期举办1次校级比赛。
3 结语
陇南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生对足球的喜爱程度比较乐观,但开展情况存在缺陷,足球场地建设相对滞后,足球辅助教学器材短缺,足球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手段单一,体育师资在“量”上的“硬缺口”与“质”上的“软表现”依然是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障碍影响教学的质量。陇南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足球比赛组织的太少,家长校长对校园足球重视不够,抑制了足球在校园内的顺利开展。
4 建议
陇南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应改变现有的足球教学理念,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新元素,提高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将趣味因素融入到足球运动中去。合理配置现有足球教师,加快引进专业足球老师,增加跟进培养力度;加快足球场地建设,优化足球教学环境,有序开展校长培训,充分利用节假日有序开展各级别的比赛,稳步推进校园足球联赛建设,进而为陇南市校园足球常态化循环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李卫东.中日韩学校足球竞赛体系的比较与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0):105-110.
[3] 毛振明,刘天彪,臧留红.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3):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