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运营模式的优化研究

2018-06-11 06:30张瑞云惠萍尚悦宋睿陈硕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3期
关键词:对外开放体育场馆运营模式

张瑞云 惠萍 尚悦 宋睿 陈硕

摘 要: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学校体育场馆也在尝试着多种运营方式。分析了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转变管理理念,完善管理体制、创新发展营销方式,建立共享平台、拓宽资金渠道,转变运营模式、加强管理人才培养,优化管理模式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运营模式的优化策略,希望能对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运营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体育场馆 对外开放 运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1(c)-0146-02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健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社会大众对健身的需求与日俱增。随着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口号的提出,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在此过程中,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与体育场地设施的欠缺之间产生了尖锐矛盾。健身场地与设备成为了阻碍社会大众参与健身运动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这一现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提出了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运营的建议和方法。而在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运营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挑战,致使学校体育场地的对外开放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如何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场馆利用率与优势,满足社会大众的健身需求,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和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简要结合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运营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结合实践经验来讨论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运营模式的优化策略。

1 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

结合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现今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运營模式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作为指导。由于相关负责人员和管理者在思想观念方面存在误区和不足,导致对外开放的政策和运营模式受到负面的作用和影响。现今大多学校体育场馆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是为学生提供服务,主要包括体育教学和学生的课外活动。众多学校场馆的负责人员在对场馆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没有摆脱行政管理和传统管理思维的束缚和局限,导致管理模式难以达到科学化和合理化,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很多学校的财务制度以及资金分配等方面也约束了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有效性和积极性,导致学校的体育场馆在对外开放运营的过程中难以真正发挥它的实用价值、经济效益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的作用。

1.2 缺乏资金投入,体育场馆保养不到位

结合我国学校体育场馆设施与器材的建设和使用情况来看,很多学校的基础性体育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场地主要用途在于日常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课余运动。体育场馆初始阶段的建设费用较高,回收的周期很久,收获效益的比率较低,社会资本融入率较低。除此之外,在后期体育场馆的维修和养护阶段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尤其是对外开放运营过程中会导致养护成本的提高,设备耗损严重,人员管理成本也有所提升。对外开放运营势必会带来更多的资金投入,而在面对这些资金问题时,学校又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极其容易导致资金不足,缺乏养护经费等现象,对场馆对外开放运营造成不良的影响。

1.3 缺乏场馆管理人才,管理制度不完善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运营过程中,管理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职能,作为场馆的管理负责人员要能够对收费、场地设备修护、场地秩序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监督和管理,所以管理者应当具备良好的管理素质和能力,要能够确保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结合现今学校体育场地管理工作的情况来看,很多管理者缺乏相应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对于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相关政策理解和认识不到位,缺乏市场调研的意识,难以充分发挥宣传和推广的作用,导致在体育场地对外开放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问题和阻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很多学校体育场馆管理人员都并非管理专业的人才,而是由其他岗位的人员兼任或调任,缺乏管理的经营以及科学的管理理论指导,更是难以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体系。由于缺乏体育场地管理方面的人才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制约了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运营的效果。

1.4 场馆利用率较低,资源分配有待完善

结合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现状来看,导致体育场馆开放时间较少,场馆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对外开放时间和教学活动容易产生冲突和矛盾。高校的场馆设备应当在满足体育教学活动和学生业余训练的基础上,再合理地对外进行开放和运营。其次,由于教学活动等因素导致对外开放的时间较为分散,不够集中,时间过于零散和不合理,对于外界公众使用而言有较多的不利。再次,即便各个学校体育场地的空闲时间能够进行互补,但缺乏相应的平台来进行场地信息的发布和扩散,对于有需求的人而言,难以及时得到时间信息。

由此可见,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运营模式是否健全和完善对于场地的使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场地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在为学校提供良好的体育教育以及学生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如果最大化的提高体育场地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价值,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运营模式,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2 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运营模式的优化策略

2.1 转变管理理念,完善管理体制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运营过程中,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应当对体育产业的相关政策和方针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积极响应政策和制度的号召和指导,从而构建科学完善的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策略和制度。在此过程中可以构建相应的激励制度,激发学校场馆对外开放的动力和积极性。除此之外,学校体育场馆管理者和负责人员应当积极转变传统落后的管理理念和思路,学习先进的管理观念和模式,顺应政策的要求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树立场馆对外开放的意识,组建完善的管理机构和体系,强化对运营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高服务和管理的水平,加强对相关职工的培训,在此基础上,提升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运营的水平与质量。除此之外,很多学校的场馆大多是归国有,应当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和价值,为社会解决健身场地不足的问题。体育场馆工作者应当具备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意识,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

2.2 创新发展营销方式,建立共享平台

现今学校体育场馆对方开放过程中利用率不高主要原因包括学校在营销手段方面存在不足和欠缺,缺乏有效的宣传和营销策略。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当加强对体育场馆营销团队的组織与构建,要能够结合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来采用合适的宣传和推广手段,综合运用各种新媒体宣传方式,从而提升体育场地的知名度,提高场地的影响力。除此之外,由于不同学校的体育场馆教学安排和使用情况存在差异,因此,在场馆使用时间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的互补作用,所以可以通过构建公共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各个学校体育场馆信息资源的共享,例如通过校园网络、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途径来进行信息发布和共享。这样有助于各个学校场馆资源的互补与利用,为社会公众提供较好的服务,便于社会大众根据自己需求和时间来调整场馆的选择,这样能够较好地促进体育场馆的利用和推广,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运营效果。

2.3 拓宽资金渠道,转变运营模式

我国体育事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迎来了较快的进步与发展,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随着全民健身的不断推广,社会大众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有所提升,在一些发达国家体育场地设施投入资金超越了GDP的1%,但我国体育经费的投入显然不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学校体育场馆应当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和价值,弥补体育场地不足的欠缺。在此过程中,应当获得政府和相关部分的经费支持和帮助,尤其是体育场地前期建设与后期养护的经费投入。

2.4 加强管理人才培养,优化管理模式

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对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运营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今,很多学校体育管理工作者都是体育教师、后勤以及行政人员,他们通常欠缺科学的管理理念和专业的管理知识,对于管理方面欠缺经验和能力。因此,学校应当对此加以重视,积极充实和完善管理人才队伍,通过引进管理方面的人才,来充实管理队伍。还可以通过组织管理技能培训等方式来提升现有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和水平。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当引进先进的运营管理模式,借鉴社会管理中的先进经验,通过引进承包与合作等形式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提升体育场馆对外运营的水平。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相关部门的倡导下,自2006年以来我国学校体育产地对外开放运营逐步得到落实和推广。我国各个高校的体育场地和相关设施在满足学校教学需求以及学生课余锻炼的基础,有秩序、有计划的对外进行开放运营。结合相关数据资料显示,我国高校的体育场馆资源较为丰富,能够较好地为社会提供健身的空间和机会,成为了推动全面健身的主要场地保障。本文简要分析了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运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优化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促进学校体育场馆更好的对外开放运营。

参考文献

[1] 何波.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运营及其管理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2(1):54-55.

[2] 蒋仲君,张恒波.成本—效益视野下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21-25.

[3] 李燕,高景龙,刘亚娟,等.高校体育场馆产业化经营若干问题探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2):123-126.

[4] 孙红梅.苏南普通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现状和干预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47-149.

猜你喜欢
对外开放体育场馆运营模式
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外体育场馆构建及融资模式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社群企业运营模式及核心要素简析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展望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抑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