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高中体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与措施

2018-06-11 06:30肖健欢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4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核心素养发展

肖健欢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素质教育成为了教学讨论的重要议题。而高中体育作为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科目,不仅要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繁重的学习当中,更要在日常教学当中,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保证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全方位要求。本文就如何在高中体育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高中体育 发展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8(c)-0080-02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时代对我国社会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学生在高中阶段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更要在体育教学当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

1 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所谓核心素养,就是让学生在日常的体育课程当中,不仅能够提高专业的体育知识,也能够在参与到体育活动的过程当中,提高自己的对社会形态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处世态度,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虽然自从我国进行教育改革以来,在高中体育教学当中更加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一教学目标还远远达不到要求。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教学理念较为陈旧。虽然我国素质教育的理念早已贯彻我国的普通教育,但是体育原本作为一门辅助学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教学当中,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陈旧,仍旧将体育作为一门让学生放松身心的科目,意識不到学生学习体育的重要意义。由于教学理念的陈旧,学生往往会出现体育素质差,体育素质低,忽略体育锻炼对学习的重要影响。例如有些学校,为了增加学生学习文化科目的时间,压缩甚至取消学生的体育课时间,严重影响了高中体育课程的进行。

其次,体育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较低。由于广西近十年来体育高考考试项目只考四项素质项目,导致近年来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在个人专项上的专业知识较差,毕业生进入高中学校授课后,其专项水平的能力影响着高中体育教学的效果。

最后,学生的体育锻炼难以持久。高中的课程比较紧张,由于高考的临近,对于许多的学生来说,都产生了不小的压力,因此他们对与体育课的兴趣不高。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不喜欢体育课程上设定的体育项目,导致他们在体育锻炼中不能够持久。举个例子来说,高中体育课程中田径模块耐力跑教学,有些学生认为学习耐力跑很枯燥、没有趣味性,从而想法设法的拒绝耐力跑练习。

当然,在目前我国的高中体育课程当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都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造成了不小的阻碍。作为高中教育工作者,所要做的就是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 高中体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我国的高中体育教学虽然由来已久,但是其发展尚不完善,尤其是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我们在上文已经进行了相关的讨论。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发现当中存在的问题,更要积极地采取措施,推动我国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本文就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发现更多的积极有效的高中体育教学措施。

2.1 贯彻素质教育理念

上文当中我们提到,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理念仍旧很陈旧,影响高中体育的教学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学校来引导推动新型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当中的应用,贯彻我国素质教育的理念,改变课堂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体育课堂的主体。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引导教师和学生更加重视体育,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体育的兴趣,推动高中体育教学的快速发展。

例如以往的体育课程是教师先带领学生进行慢跑等热身运动,再进行徒手操等准备活动。这个过程虽然比较温和安全,但是忽略了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状况不同的情况,难以达到体育课程应有的素质目标。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几个运动特点不同的体育项目,让学生自由选择,而教师作为引导者,可以帮助学生划分队伍,选择裁判。在体育运动的对抗当中,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2.2 引入新型的教学方法

目前的体育教学模式较为陈旧,所应用的教学方法也比较陈旧。要想提高高中体育的教学质量,不仅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理念,也要从手段上引入新型的教学方法。以往的教学当中都是教师对标准的体育动作进行训练,然后要求学生进行模仿,从而达到学校的效果。而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机械式的训练,一般的学生只能达到形似而神不似的效果。而利用思维导入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进行相关动作的教学之前,可以对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相关正确的体育动作。

举个例子来说,在篮球的三步上篮训练中,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你们的上篮方式是怎样的?入篮成功率怎样?有没有考虑过怎样能够提高入篮成功率?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投篮方式进行思考,并在思考中纠正动作,并及时进行练习。在学生思考和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之处,引导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动作要领。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投篮对抗赛,将学生进行分组,对每一组学生的投篮动作和成功率进行评分。通过这一游戏,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2.3 增加教师的培训机会

与学生的素质教学同步提升的,还有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作为管理方,为提高体育的教学水平,就要给予教师提升的机会。所以学校可以经常性地安排体育知识讲座、教学研讨会等,也可以邀请权威性的体育教学专家,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进行指导,用以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素养。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应当注重自身道德素养的提高,不仅要有极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着极高的敬业精神。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学生的榜样,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2.4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

我们在上文提到高中生的体育锻炼往往不能长久,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不高,难以坚持不断的进行体育锻炼;另一方面是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不强,认为体育只是学校的一门课程,离开校园就不存在体育的概念。因此,高中的体育教学应当不仅仅局限于引导学生在校园内进行体育锻炼,还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后仍旧不断地进行体育锻炼。为了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活动当中,将体育课程与全民体育活动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正确认识。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马拉松跑活动,引领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全民运动当中来,还可以帮助其他人制定正确的锻炼计划,不断提高身体素质。这样学生在参与到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体育锻炼意识,也达到了贡献社会的目的。

3 结语

总体来说,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要先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高中体育必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既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更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在道德品质、思维拓展、团队合作等多个方面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年雷.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田径,2018(5):13-14.

[2] 张小威.浅谈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3):182,184.

[3] 王仲.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分项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6):107-108.

[4] 张殿臣.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才智,2016(30):147.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核心素养发展
区域发展篇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