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式发展下高校辅导员工作新进程研究

2018-06-11 11:15刘春燕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内涵式发展高校

刘春燕

[摘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由内而外的新要求,辅导员工作便将打破常规,一改传统的教育内容和管理模式,使辅导员工作承担起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完成辅导员工作在高等教育中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辅导员工作;高校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230-02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是在高校外延式发展基础上的本质要求,这一要求是针对学校理念、学校文化、教育科研、教师素质、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和水平等方面建设的工作思路。要完成好这一项跨越式的发展,必须全面把握好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新时期的辅导员工作就要顺应新的过渡和转变,不能一味地把教育做成“纯管理”,把管理做成“纯服务”,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有明确的专业定位和职业定性。在新时期的新发展背景下,集中探讨辅导员专业职业化需求和辅导员工作的突破点,寻求解决路径。

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辅导员工作的要求

(一)社会要求

高校作为全社会创新发展的知识宝库,作为社会人才输送的“永动机”,一直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着高素质人才,人才是“人”和“才”的优化组合,学生通过高考选拔进入高等院校,在这里更进一步“成人”和“成才”,辅导员在这个过程中毋庸置疑地担当起“成人”部分的重要引导角色。辅导员在高等教育中所担当起来的任务根本宗旨没有改变,但是内容却是时变时新、复杂多变的,他们所要做的绝非简单的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服务学生,而是在和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成长的同时获得自身能力的锻炼、实践经验的积累、教育管理的升华,为高校整体管理工作奠定人才储备的根基。辅导员作为现当代教育的产物,极大地反映了社会的需求,每一个从学校的摇篮步入社会的人,在具备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必不可少的便是合格的品

质。这一部分是社会成员所必需的,也是作为辅导员在高校教育必须做到的。

(二)时代要求

教育的时代性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人才被社会所需要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学生一方面要具备专业知识的相关储备,更要有把知识付诸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更要有能够与人为善、与人交好的社会交际能力。一个优秀的人才必然是综合能力健全、智商与情商并重的综合人才。随着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人的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人才已不能再坐等被挖掘,自我推荐成为人才展示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自我推荐中,个人除了要过硬的专业本领,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工作效率以及与之相匹配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要求,成为新时期大学生发展的重中之重。诸如此类,与时俱进的辅导员工作也就更显其时代价值所在,对大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要凸显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二、辅导员队伍职业专业化和专业职业化融合

(一)专职辅导员的专业要求

辅导员专业化的实质是辅导员就自身工作不断打造、专业全面的过程。具体操作中对辅导员进行专业的管理和培养需依托专门机构和终身专业训练体系进行。最终,辅导员自身能够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全面掌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就错综复杂,作为普遍成年的大学生有独立的思想意识,能够多渠道地获取信息,但其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仍不成熟稳定,缺乏相对理性的辨别能力,如若再缺乏正确的相应引导,那么成才的学生就未必成人了,“人”“才”便不能兼顾。在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的引导路径上,除了接受专业理论学习,课堂之外通过学生团日活动、主题班会、谈心谈话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意识教育,更能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成效,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價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等工作开展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对辅导员自身的专业要求更要严苛得多。而当前多数高校仍残留专职辅导员专业不对口的问题,辅导员专业不对口甚至非师范专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和心理课程等学习,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不能胜任相关课程,对学生教育和管理总体缺乏专业背景的支撑和师范生应有的教育实习经验,进而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存在诸多困难与阻碍,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不能良好地达成。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对高等教育发展质的新要求,教师

队伍的合理配备直接关系教育能不能发挥良好的效用。辅导员兼具教育者和管理者双重身份,不对口的专业配备使辅导员的

角色扮演只能停留在管理者身上,而不能发挥教育者应有的作

用。因此,辅导员选聘在新形势下就要遵从专业对口原则,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并具备教师资质等;针对原有专业不对口

的辅导员队伍,高校要对其展开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再教育学习,并通过相应的评聘机制考虑是否留任,经协调向其他可胜任岗位输送。进而使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过渡,建立一支真正能教育学生、管理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辅导员队伍。

(二)专职辅导员的职业要求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下的辅导员责任之重,集中表现出辅导员职业的专一和多元性质,辅导员工作的主体是学生,要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服务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此外,学生的发展又是全面的综合的,其教育、管理、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又必须是多样且灵活多变的。相对于专业任课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辅导员工作是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零零种种的总和,在教育和管理中需要全身心地投入,这无形中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基本的职业要求。

然而,辅导员工作历来没有受到学校学院两级组织的重视,其工作性质和内容通常被单纯地认定为管理学生和办公室行政,因此即使非专业也能胜任,工作也不存在职业化的定位,任何教师都可以参与。但辅导员工作并不是常规的教学工作,上升一个年级就要换一门课必然也换一个任课老师,辅导员工作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与咨询以及日常事务管理等综合为其基本内容,就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而言,辅导员工作的延续性和深入性,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必需的稳定的价值观引导和心理需求。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要求就这么凸显出来,好的辅导员更是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辅导员工作,而不仅仅是以此作为过渡,走马观花,不是简简单单的管理,是不断层更深入的教育;好的辅导员工作是在学校、学院两级重视下开展,把辅导员工作作为学生成长的一线工作,把学生成人作为成才的第一要务,高等教育才能做成真正的人才教育。

三、辅导员在工作中的自我凝练和教育管理中的新突破

(一)转变教育和管理思路方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导向的关键环节,既不能将其盲目地等同于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更不能局限在“做好学生管理、学生不出事顺利毕业就行”的传统思维模式里。但就当下的辅导员队伍,相当部分仍存在教育观念和管理方法上的固化保守,辅导员悄无声息地把教育直接做成了“一站式”服务,那学生的独立自立成长便不知所踪。故而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下,辅导员工作的首先是打破傳统,辅导员需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工作内容和形式上寻求新突破,转变教育和管理理念、方式方法,使辅导员所承担的教育管理部分成为高等教育中学生必不可少,且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部分。那么,学生的活动就应该由自己学生来策划来组织,学生活动终究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是为了学生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而展开的;学生的事情就要正确引导他们自己来解决,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学生在这里最大可能地独立成长才是最好的适应性教育;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应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断得以端正并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进而正确树立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观念等。因此,辅导员工作就要真真正正满足“辅”“导”两个部分,既能为学生学习、生活、工作提供相应的辅助,使其适应大学生活,也要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优化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

辅导员工作中教育和管理方式方法的转变,对传统辅导员工作的突破,最终都脱离不了学生主体。辅导员自身的学习调整,使辅导员对本职工作有了进一步充分的认识,甚至能够掌握较为牢固的教育和管理方法,终归都要将理论付诸实践。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时间最为稳定持久的教育者,能够最直接、最实际地了解学生缺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怎样给予更能使学生接受。这就需要教育者深入学生中间进行调查,进而比较分析,再综合科学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时代不同,教育的主体也会随之发生变化,21世纪的青年学生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他们所享有的信息资源未必少于教育者本身,但是快餐文化毕竟是浅尝辄止且杂乱无章的,这就需要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引导和梳理;另外,学生主体身份发生的变化,当下学生多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其性格和习惯的形成普遍存在群体适应能力较差的问题,集体主义感较为薄弱,教育者就需要有相应的教育加以疏导。此外,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人才不是某一单一特长尤其突兀的人,而是综合素质能力较高的人,这就需要学生在大学有学习、工作、生活等综合能力的养成环境等。

由此可见,辅导员工作的开展要结合学生切实所需,更要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和延伸,综合培养学生具备适应能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决策能力以及沟通能力,要能知礼、诚信、责任、勤奋、超越等,甚至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罡,王艳.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与专业化[J].学理论,2017(6).

[2]朱平,乔凯.高校辅导员配置和工作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为目标的考察[J].辅导员新论,2017(2).

[3]王中江.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9).

[4]王映,赵盈.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知识困境及其对策[J].实践研究,2017(3).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辅导员工作内涵式发展高校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思考与探索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管理内涵式发展思路探索
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内涵式发展与创新转型探讨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结构要素及策略分析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结构要素及策略分析
应用型高校学生创业教育探析
微信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创新运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