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目标教育模式探究

2018-06-11 10:07陈小容
丝路视野 2018年33期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院校

陈小容

【摘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国家重大的战略部署。然而,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模糊不清的现象。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教育,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关键词】就业导向;目标教育;高职院校

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有一项针对高职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84.7%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不满意,表示学习动力不足;仅4.35%的学生对课堂内容有兴趣,84.78%的学生对上课“缺乏”兴趣。57.5%的学生认为将来有些有用,还有10.2%的学生认为完全用不上。这些都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对目前学习和今后就业之间的关联认可度不高。

另有一项调查显示,近50%的学生没有长远的学习目标,近20%的学生学习目标较为模糊。他们认为上学是应付教师、应付家长、学习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责任感和紧迫感,每日糊里糊涂、得过且过。这说明高职院校多数学生没有明确且科学的学习目标,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学习遇到苦难的时候更容易选择放弃。

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就业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职业教育本质上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一直以来都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指挥棒。2004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强调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集具高等性和职业性于一体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环节和学生管理环节必须基于职业岗位对员工理论、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即以就业为导向。

就业为导向指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就业和创业为引导并贯穿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及学生管理等过程中,侧重于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以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倾向为引导实施教育管理。

三、目标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目标教育指根据上级要求、所在组织管理目标和受教育者自身的状况,制定一定时期的组织(或个体)教育目标,以及为实现该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李德全,2000)

目标教育模式有助于针对性地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力明显不足的问题。根据美国心理学者爱德温·洛克和休斯的研究发现,外界的刺激(如奖励、压力等)都是通过目标作用于动机的。明确的目标能提高行为的自我控制水平,对个人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正确而坚定的目标可以给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和障碍时提供动力和源泉。没有正确而科学目标的引导,没有通过努力勤奋实现目标的过程,任由学生得过且过就很难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目标教育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教育模式指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以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倾向为导向,根据高职院校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学生自身状况制定个性化教育目标,以及为实现该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教育手段的总和,包括制定教育目标及为实现目标而展开的教育活动两个方面。

(一)从严峻的就业形势中重新审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当今经济社会存在着企业招聘不到能够胜任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情况,而大量的高职院校学生也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的矛盾,这事实上就是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之间的错位。中国教育在线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离职率较高,达到48%,而《2018中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的数据显示,专科毕业生离职率达42.43%。这使人不得不重新反思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与企业要求保持了一致性,彻底解决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二)从企业需求角度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而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贴合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要求高职院校毕业要有较高的适岗能力,这包括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有进取拼搏的精神,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较高的团队合作意识,特别是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能尽快地进入工作岗位,快速的提升自己。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诉求决定了毕业生从实习到就业之间的时间必须越短越有价值。因此,高职院校必须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和办学理念强化校企深度融合,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实现路径,彻底解决怎样培养企业需要的人的问题。

(三)多角度检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质量和特色。人才培养质量是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结果的衡量。高职院校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就不能单一地将考试过关率、毕业率、就业率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高职院校应结合用人单位满意度、毕业生家长满意度、毕业生薪酬满意度、毕业生离职率等多角度检验人才培养质量,解决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是否是企业所需要的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少文.高职院校学生目标教育模式的理论探索[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

[2]邓冰,张倩.以就業为导向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风,2018(32).

猜你喜欢
就业导向高职院校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药学生色谱分析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