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刍议

2018-06-11 10:59陈毓文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文学经典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摘 要:通识教育是高校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然而当前文学经典类通识课程的设置还存在着通识教育意识薄弱、课程设置较为随意、教学手段陈旧等问题。因此,必须转变意识,围绕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文本细读,建立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文学经典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文学经典;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陈毓文,博士,闽江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福建 福州 350108)

基金项目:本文系闽江学院2018年教学改革项目“大学生中华文学经典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编号:MJU2018B01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35-0044-02

通识教育作为高校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夯实广博的基础知识,塑造全面人才的重要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指出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长期以来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侧重于围绕专业教育核心的思维习惯,使得高校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工科院校,文学经典系列的通识课程更是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也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迫切需要改革。

随着我国日益强大,作为中坚建设力量的大学生群体,其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担负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职责,而文学经典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塑造民族文化性格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文学经典中包含的丰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精神基础,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进而建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自信。

一、中国文学经典通识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闽江学院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全校性通识教育虽日渐完善,但在传统文学经典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对通识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区。从教师角度说,长期以来,文学经典之类的通识课程其地位远远比不上专业课程,再加上授课对象多为非本专业学生,教师对待课程考核也较为随意,没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把控不严的情况。从学生的角度看,功利化的学业诉求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待通识课程马虎应付,认为通识课程对他们将来无所助益,学习通识课程只是由于学校的硬性要求,再加上通识课程考核不严,学生不需要系统认真学习就能过关,这也导致学生在上通识课时往往带着混学分的想法,因此上课成了走过场,教学效果也就自然无法提高了。

其次,文学经典类通识课程的开设较为分散,没有形成分阶段、系统性的通识教育体系。在通识课程开设之初,教师所申报开设的课程大多是从自己的学术兴趣出发,教学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课程设置上较少从通识教育的整体培养目标出发来进行考虑,因此文学经典的通识教育课程虽有不少,但相当分散,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体系结构。通识教育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与互通,但并不意味着杂而乱的课程设置。相反,它必须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锻炼能力,进而发现自我、完善自我,使其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这才是通识教育培养全面的人的目标所在。

最后,文学经典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也亟待改革。由于对通识教育认识上的误区,教师讲授时往往将其视为基础知识的普及性教育,仅仅把文学经典通识课看成是知识面的拓展,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多是概论性的内容,侧重于对各段文学史经典文本的介绍,且大都是点到为止,缺乏对文本的深入分析,特别是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较为匮乏;教学方法上也是以满堂灌为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不到体现,极大地影响了教育的质量。

二、构建中华文学经典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议

1.以培养目标为指导进行课程体系的建构。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取决于教育目标的设定,它规定着课程体系整体的发展方向。中华文学经典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主要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第一层次是培养学生对文学经典作品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第二层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第三层次是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学经典的同时,激励他们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内容。教育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中华文学经典数不胜数,如何选择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经典文本,优化相关的通识课程是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关键。不同的课程在具体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虽然各有侧重,但必须有一个贯穿于各项课程的培养目标,使各门课程都往这个目标努力。文学经典通识课的老师一般都是古代文学专业的老师,开设有各种专业选修课程。这些专业选修課程涉及内容广泛,体现了不同的学术专长。虽然这些选修课与通识课的培养目标有些不同,但如果一概摒弃不用,对课程资源势必是极大的浪费。为此,有选择性地对其中比较适合通识教育的课程进行改造不失为一种比较简便的方式。另一种就是根据课程体系培养目标的需要,直接增开体现能力培养的文学经典通识课程。但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必须注意到通识课程的特殊性。通识课面对的学生专业各异,层次不一,对专业选修课的改造或是新增课程都必须注意去除专业性太强的内容,适当增加基础知识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过程,由简到繁,由浅入深。

3.改进教学手段,注重文本细读。在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当中,知识的传授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文学经典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的熏陶、智慧的启迪,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一门好的课程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能进行独立的思考。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手法已经不能满足通识教育的需要。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深入探索各种文学经典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以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教师更多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积极创设情境,借助讨论、比较阅读、延伸阅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去思考。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就在于其内涵的丰富性与深刻性,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深入对经典的认识,比如在谈到爱国主义这个主题时,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明了什么才是爱国主义?教师就必须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以杜甫诗为例,黄庭坚云“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杜甫诗歌中如何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字来表达他对国家人民的爱呢?如杜甫《绝句》中“窗含西岭千秋雪”一句,草堂四面都有窗,可以询问“为什么这首诗单单要写看见的是西岭呢?”这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资料的收集阅读,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西岭是什么地方?是边界所在,是敌人很可能入侵的地方。”这样一来,在这首看似清新活泼的绝句中包含的杜甫的爱国情怀也就容易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也就自然而然地渗透进文本的阅读过程中。

总而言之,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学经典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既能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又能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的教育目标,这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筑“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庭坚.黄庭坚全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2]曹寅,彭定求,等.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 陈 莉

猜你喜欢
文学经典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汉人政治权力与文学经典传承的关系
永恒的莎翁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眼中的莎士比亚
从文学名著到舞剧成品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