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嫄 杨木生
摘 要: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小康的关键性问题,因此,为实现全面小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势在必行。新农村的建设,在做好顶层设计、全面规划与发展特色的同时,也应对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利用好农业资源、将艺术设计融入农村规划建设等方面给予重视。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探索建设方法,创新的建设理念与全面的发展体系同样重要。
关键词:乡村振兴;顶层设计;特色产业;现代化农业;艺术设计;品牌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8)06-0120-0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推动新一轮“乡村革命”、促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总纲领。“协调发展”是五大新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是决定我国全面小康的关键性问题,因此,为实现全面小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势在必行。
1 新农村的概念
新农村的建设并非今天提出的一个命题,早在1955年11月,当时的农村工作任务、规划及长远目标就在《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被提出,该《纲要》也被认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纲领。[1]于2015年6月1日起实施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定义“美丽乡村”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包括建制村和自然村)。[2]
2 新农村的建设理念
2.1 高起点确立总目标,完善总体规划
新时代需要新思想,新发展需要新方略。“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紧急振兴和解决“三农”问题,而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新乡村革命”,是一次城乡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的重大调整,需要从全新的视角、全新的顶层设计、全新的统筹运作,去迎接这场新挑战,抢抓新机遇。
建设好美丽新农村,首先要高起点确立总目标、完善总体规划,将艺术设计融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真正让农村美丽起来。近年来,全国掀起一股建设“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热潮,但如何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新农村及特色小镇,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特色小镇的兴起地浙江省,其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为目标而推出的特色小镇理念已向全国推广。浙江著名的良渚文化村,建立在良渚文化遗址上,其基本定位不是一个主题乐园式的区域,而是一个以生态、观景、人文名胜、休闲游乐与人居为定位的功能完整、形态丰富的“泛旅游”城镇。良渚文化村位于余杭中部,沪杭、沪宁高速在区内设有入口,京杭大运河、104国道和宣杭铁路过境,除了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外,交通体系规划非常完善。此外,城镇内已建设了国际性的良渚文化博物馆、“良渚圣地”公园、良渚五星级度假村、“良渚不夜城”“良渚风情街”、良渚生态森林公园、乡村高尔夫俱乐部、水上乐园等多元丰富的特色景点,在突出良渚文化的基础上,注重区域内的整体功能规划与形式美观。良渚文化村的开发项目由专门的团队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其核心构架为“二轴二心三区七片”,目的是打造一个具有多功能的融合、多样化的生活,充分的就业机会的活力四射的小镇。
远在意大利威尼斯的布拉诺岛(Burano),在16世纪时,以其精致的手工蕾丝制品与面具闻名。现如今,这个小岛引人入胜的不仅仅是曾经风靡欧洲皇室的蕾丝制品,还有五颜六色梦幻的房子。布拉诺岛又被称为“彩色岛”,不知何时起,当地镇府规定岛上居民每年必须粉刷房子外墙,热情的意大利人将小巧玲珑的房子漆上了各种绚丽的色彩,每家每户窗台上都有一盆花或装饰品吸引着全球的游客。从威尼斯主岛每天都有多班往来布拉诺岛的水上公共巴士,除此之外,还有水上的士直达。在功能培育方面,岛上餐厅、超市、商业与休闲设施一应俱全,五彩的房屋倒映在蜿蜒的水巷之中,仿佛置身于油画中,艺术氛围十分浓郁。
通过以上的两个案例,可以看到,它们均经过精心地总体规划,选择了特色产业并进行切实地改造,细分区域规划;完善空间布局,优化产业布局,强化资源整合,进行全域统筹,并将艺术设计完美融合于区域规划之中,多规合一。美丽乡村的案例绝不仅限于此,但放眼国内外著名的特色小镇与新农村,它们普遍经历了长久、精心的规划,具有鲜明的建筑风格,规划格局均匀适中、布局合理,具有完备的设施配套与社区服务,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3]美丽乡村的建设离不开完善的总体规划,空间规划(城市规划)要与土地利用规划、水利水系规划、生态环保规划、产业规划、文化规划、艺术设计规划、市政设施规划有机衔接,为高质量发展和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2 精心谋划,推进产业发展
产业是“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要精心谋划,突出重点,科学布局,有序推进。建设美丽新农村,既要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学习先进,也要立足当地特色,弘扬地域文化。以常州钟楼区的殷村职教特色小镇为例,殷村旨在突出“国际职教产业园、国际职教高端论坛、国际职教智慧文创园、国际职教游学产业基地、常州印象主题文化园”五大板块,打造“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常州“西部发展新引擎”。殷村职教园区整合了周边五个贫困村的原始生态、原始村落、原始文化资源、新孟河资源和3 000亩堆土区空间资源,有效利用江苏城建学院、常州高等艺术专科学校的师资、设备和生源,突出發展中高端职业教育、创新型人才教育、创意人才教育、心理健康人才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的高素质城市设计、建筑设计、装饰设计、时尚设计、服装设计、舞台舞美设计人才,构建创意产业小村,发展以设计为核心的创意产业。产教结合,以职业教育带动产业,以城建、艺术教育反哺当地经济发展。
2.3 六次产业
除了弘扬地域特色产业外,探索发展全新“六次产业”也是不可或缺的。“六次产业化”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由日本学者今村奈良针对日本的农业窘境提出,即农业、水产业等(一次产业)扩展至加工业(二次产业)、服务业(三次产业)等[4],将一、二、三相加或相乘都得到六,由此而来的“六次产业”。“六次产业”在农业领域已较为熟悉,它包含了农产品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服务等环节。张来武教授在今村奈良的基础上,依据劳动对象与产业任务,拓展了“六次产业”理论,定义了第四产业(互联网+),和第五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并提出在农业转型发展的时代,提升传统产业运营效率的第四产业和提升产品附加值的第五产业能够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六产业。[5]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好产业“互联网+”与“文化创意+”即是推动第六产业的发展。
3 新农村的建设方法
3.1 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和功能性设施建设
如何建设好美丽新农村?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整个新农村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无论是享誉国际的荷兰桑斯安斯风车村,还是浙江的良渚文化村,细观国内外美丽乡村的建设实践来看,它们的交通设施都十分便利。生态环保设施建设应得到重视。近些年来,江西婺源的写生基地各个季节都吸引着大批量的艺术生和游客,写生、旅游产业的繁荣也为婺源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艺术生在写生的过程中,将水粉颜料等直接倒入河流,村民的生活污水也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污染了当地的水源,河面上都漂浮着塑料瓶或塑料袋,原本的“梦里老家”如今因为忽视环保而大打折扣。因此,加大源头治理,加快污水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势在必行。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要留有必要余量,所有居民家庭、村庄、企业的污水都应接尽接(污水管网),对一时无法接上的,可采取分布式治理的模式。对难以处理的工业污水,则坚决实行关停措施。抓紧做好重点污染河道的清淤和畅流活水工作须得到,管用结合抓好乡村环境管理。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乡村环境标准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机制。尤其要注重发动、动员广大村民参与到乡村环境治理、环境管理中来,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村民住宅、自留地、承包田周边环境管理“三包”机制,不断提升乡村环境管理水平。
美丽乡村的建设离不开乡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乡村幼儿园、小学的建设值得重点关注,社会力量兴办高水准12年一贯制学校须得到支持。同时,应尽早规划在新农村片区建设高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未来人才集聚区建设与旅游业发展,合理布局乡村公共体育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建立村级文化陈列馆。威远县向义镇四方村的文化陈列馆内,游客可通过展出的民俗品和一个个还原的场景,解读当地的历史文化,体验当地几百年的民风村貌。村级文化陈列馆是当地文化特色的体现,是地方文化的传承,更是一代人乡愁的承载者。
3.2 加快村庄有机步伐更新
在最大限度保护村落文化的前提下,在科学规划基础上,引导农民进行“三权分置”,调整优化村庄和用地布局,通过宅基地和建设用地整合,置换土地指标,腾出空间,引进专业公司、专门团队,借鉴民宿产业模式,探索发展创意产业、新型服务业、总部经济和旅游、康养产业。在保留原有农业模式的基础上,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旅游、休闲农业和民宿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点,结合当地生态实际,实行差异化发展,突出农耕体验和当地特色文化等主题,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和智慧乡村旅游。
3.3 发展新型农业,提升农村整体实力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崇农业发展的大势之下,我国农业保持着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农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在长三角地区,农业土地资源短缺,区域内竞争激烈,城镇化进程较快,顾客消费需求不断改变,生态环境压力等问题使当地农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此情况下,如何提升农业产业发展的能级和水平、开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征程成为亟待探索的重大课题。
大力发展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关键是龙头企业带动,政府应围绕主导产业,积极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发展,特别是对发展基础好、品牌优势强、科技含量高的农业企业进行重点建设。龙头企业依托资源优势和品牌,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使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农业产业效益。
重点培养现代农业企业人才,通过建立专业化的创新创意创业平台和制定有较强吸引力的专项人才政策,吸引并留住专业化、应用型农业人才。同时,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组织相关专题的讲座,将先进的种植、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田间管理技術分享给当地的农业企业与农户。
3.4 规范农业产业,打造文化创意+农业
建立现代农业主题园区。整合现有的土地资源,系统规划、合理布局,将一个区域内的农业企业相对集中在一个区域内,建设集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展示交易、物流配送、科普教育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并按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国际化要求,实施对整个园区的整体规划、基础设施与服务平台建设、品牌打造、产业链培育等。
因地制宜,建立农业创意园区,在合理规划原始村落的基础上,融入艺术元素,充分利用植物的形态与色彩创造出各类富有创意的田野艺术作品;在农业产业链中加入创意活动设计,如耕田、播种、收割、脱粒、晒场、运输等环节,吸引游客体验当地风俗文化;在园区内建设农耕文化学校,包括上述产业链各环节相关技术的学习与现场操作,农产品的种类与历史来源、生长过程等知识的学习等;创意农业旅游,合理规划休闲观光路线与项目;开发创意农家餐饮,由专业的设计团队负责餐厅空间设计,结合当地特色餐饮,融入音乐演出;在园区中建设配套乡村创意民宿等。将艺术融入乡村田园,打造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3.5 加强农产品品牌创意,发挥品牌影响力
建立农产品品牌意识。许多的农业企业缺乏农产品品牌意识,致使其生产的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同时,在技术进步与创新方面停滞不前。要提高对品牌战略重要性的认识,强化社会各界的品牌意识,推进绿色、无公害食品的认证工作,建设标准体系,形成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全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进标准化生产。培育发展有优势的品牌,依托国际、国家和省级评选名优品牌的载体。塑造品牌创意,在农产品包装上结合艺术设计,使农产品包装更具美感,落实网络营销方法等。加大品牌宣传,利用媒体大力宣传当地知名品牌,提升当地名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结语
乡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可以大有作为。在进入新时代和高质量发展的今天,“乡村振兴战略”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好这次机遇,最大限度发挥好自身资源优势,高起点转换发展思路,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规划,推进产业发展。将艺术设计、文化创意等融入美丽乡村的建设中,为乡村注入富有创意的艺术元素,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走好美丽乡村的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先明.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的百年演进(论纲)[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26.
[2] 徐庆松.《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将于6月1日实施[EB/OL].新华网(2015-05-27)[2018-05-2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27/c_1115429380.htm.
[3]王国华.略论文化创意小镇的建设理念与方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8-16.
[4] 程郁.日本发展“六次产业”的主要做法与启示[J].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15(18):13-18.
[5] 张来武.以六次产业理论引领创新创业[J].中国软科学,201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