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丹丽
摘 要: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覆盖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为补充的“多元混合”资助模式。但在新形势下,仍存在资助力度与学生家庭困难程度、“放贷”与“还贷”、管理粗放与精准发放、倾情捐助与真情感恩、高校公益性定位与追缴欠费等方面的错位现象,高校资助工作还显示出重“输血”轻“造血”、重扶贫轻扶志、重当前轻长远的倾向。高校应着力构建注重“精准认定、精神培育、能力锻炼”的“三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
关键词:高校;资助育人;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8)06-0072-05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建立起覆盖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构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制度保障。进入新时代,作为当前推进教育改革和国家脱贫攻坚的一项新使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错位现象,在认识上如何转变资助观念、在方式上如何加强资助和育人的有机融合、在体系构建上如何服务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任务等,都是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
1 现象扫描: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之困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各高校的努力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五个方面的错位现象。
1.1 资助力度与学生家庭困难程度错位
党中央、国务院、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资助工作,积极探索“加大财政投入、经费合理分担、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各方责任清晰”的资助政策,初步建立起包括“奖、助、贷、勤、补、减”等多种资助形式。2016年,政府、高校及社会共资助高校学生4 281万人次,资助总金额956亿元,其中,财政资金469亿元,银行发放国家助学贷款263亿元,高校事业收入提取及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捐助资助资金224亿元。[1]2018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年末,农村贫困人口3046万人,[2]再加上城市困难群体,这一数量更加庞大。由此可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高校资助工作与国家扶贫开发战略、与庞大的家庭困难学生群体的需求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1.2 “放贷”与“还贷”的错位
作为寒门学子完成学业的重要支撑,国家助学贷款已帮助众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了燃眉之急。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2015年7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大国家助学贷款力度,为贫困学子创造公平成长环境。高校学生在读期间助学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额补贴,毕业后在还款期内继续攻读学位或在校期间因病等休学的,也可申请贴息。将贷款最长期限由原先的10年、14年,统一延长至20年。建立还款救助机制,对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等毕业借款学生,可申请代偿应还本息。然而,随着还贷高峰期的到来,部分地區的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却居高不下。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的《2017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银行发放国家助学贷款284.20亿元,占高校资助资金总额的27.05%。【3】“助学贷款不良率高出零售贷款不良率,甚至相差4倍多”。[4]这些毕业生“老赖”,虽然是极少数,但对我国的助学贷款制度良性循环的冲击却相当巨大。
1.3 管理粗放与精准发放的错位
目前,社会上开着宝马领低保的现象经常见诸报端,在高校资助工作中,此类问题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由于地方缺乏严格的监管机制,有些民政部门不经考察,就不负责任地开具贫困证明,个别学生甚至为获得资助,利用所谓关系开具虚假证明。加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家庭收入水平这一标准在学生之间不具可比性,这些都带来了学生经济困难程度认定的难度。尽管各高校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均制定了一套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程序和标准,但在实际应用时,由于管理粗放,都给资助工作的公平性带来了挑战。
1.4 倾情捐助与真情感恩的错位
社会捐助是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些爱心人士雪中送炭,慷慨解囊,为因家庭困难而面临失学或无法完成学业的大学生提供资助。然而,一些大学生却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抛之脑后,不懂得感恩,这成为社会对受资助大学生普遍诟病的一个重要方面。据报道,有位来自贫困山区的大学生收到社会人士所献的爱心捐款后,没有将钱用到自己的学业之中,而是肆意挥霍浪费,并且也没有履行当初所签订的资助协议,这一事件在社会引起了很大反响。[5]其实类似的报道,并非个案,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一是这些受助的大学生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资助,将其视作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不懂得感恩;二是一些学校的感恩教育缺乏,对于受助学生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的行为没有及时督促和纠正;三是社会舆论将许多慈善活动作为报道弘扬的焦点,但对那些不知感恩的受助学生却没有及时进行舆论引导。
1.5 高校公益定位与追缴欠费的错位
199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向全国发出《关于做好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通知》,第一次明确提出,全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要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并成为我国学生资助工作的总目标。之后,各高校按照教育部提出的要求,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辟了先入学后交费的“绿色通道”。然而通过这一通道入学后的学生,有的再也无力缴费,极少数人是有了钱也不愿缴费。这样高额的欠费对于把学费作为办学经费重要来源的高校来说,是承受不了的,它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正常运作,但如若采取各种措施追缴学费,又与高校作为公益组织的定位不相符合,容易造成学生和学校的直接对立,还会给高校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追缴高额欠费成为一些高校的“烫手山芋”。
2 原因探析: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之思
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除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存在一定的困惑外,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同时,也暴露出高校资助工作的薄弱之处。
2.1 重“输血”轻“造血”,全社会助困工作任重道远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以往较封闭的校园生活状态,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心理感知和行为方式。与其他学生相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容易在以下三个方面出现不适:一是思想认识上,一些学生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对社会、政府的助学态度出现偏差,把自己的困难简单归结为社会不公,认为政府、社会的资助理所应当;二是在心理感知上,由于地区的不平衡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兼具学习基础较差,面临双重压力,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自暴自弃的情绪;三是学业诉求上,一些贫困学生为了减轻生存压力,不得不花大量精力与时间勤工俭学,这对他们的专业学习造成了一定影响,不良的学习成绩往往又使得他们与许多助学措施无缘,这种恶性循环无疑会加剧他们的无助感。无论是国家、高校和社会爱心人士所设立的资助项目,主要目的在于“输血”,对于如何帮助经济困难家庭“造血”考虑得较少,脱贫解困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
2.2 重扶贫轻扶志,家庭和社会的助困教育张力不够
高校是社会的缩影,在大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都与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密切相关。家庭教育是个人所获得的最初、最直接的教育,不管是来自经济落后的贫困农村家庭,还是来自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家庭家长,大多为了生计奔波烦恼。要么不管不顾,要么动辄打骂,在孩子面对成长的困惑和对社会现象的不解时,父母基本不能及时对他们予以引导和帮助,而一些社会媒体对于助困的宣传往往大肆渲染贫困学生悲惨的家庭生活现状,家庭贫困认定变相成为“诉苦会”,忽视了贫困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容易使家庭困难学生产生负面情绪。
2.3 重当前轻长远,高校资助育人功能发挥不够
在传统的高校学生资助模式下,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状况、精神生活、心理健康关注不够。一些学生出于对“被矮化”的恐惧,往往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敏感、多疑、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成为“心理贫困”的人群;一些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精神贫困”,认为获得资助是一种福利,坦然接受,获得资助后即购买奢侈品,互相吃请、攀比;还有一些学生诚信意识缺失,获得助学贷款后,贷款到期后不及时还贷,有的甚至长期拖欠不还,“意识贫困”成为“大学生老赖”,严重干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损害高校形象。
3 体系建构:高校推进资助育人工作之策
我国已进入了新时代,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为此,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转变观念,创新方式,着力构建注重“精准认定、精神培育、能力锻炼”的“三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
3.1 精准认定,建立可循环发展资助体系
在高等教育阶段,我国已建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体系,构建了普惠性资助、助困性资助、奖励性资助和补偿性资助有机结合的“多元混合”资助模式。作为高校,应积极探索提高学生资助的“精准度”。
一是力求在“预算分配”上更加精准。高校资助管理部门要摸清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底数,根据贫困学生分布状况研究制定合理的资助资金分配方案,避免“平均分配”现象。除此之外,由于我国高校在校学生普通疾病治疗水平较低,一旦学生患重病,就会陷入因病致贫的境地。同时,大学生的医保和保险是资助工作精准发力的另一个方向。北京交通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自2013年起,学校每年出资40万元,为每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提供经费购买一份在校学习期间的健康和人身意外保险,附送一份4年的平安险。每年约覆盖800名贫困新生,每人4年保费为400元,最高保额达到10万元,可谓“花小钱办大事”,为解决大学生大病医疗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道路。[6]
二是力求“资助对象”上更加精准。目前,“比惨大会”“晒穷”等公开评比的方式在高校并不鮮见,但是要切实解决“假贫困”和“轮流受助”等问题,应做到“自证”和“他证”相结合。“自证”是以学生自述为主,如实汇报家庭经济情况。同时,辅之以“他证”,在保证全体学生的知情权,同时,保护家庭困难学生的隐私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大学生使用率最高的微信、微博、QQ等三大社交平台有效、多元地了解学生信息,综合学生在校的消费水平、学习努力程度、道德品质等各方面表现,科学地做好信息复核工作,并做好动态调整工作。
3.2 精神培育,扶贫与扶志结合
高校要认真研究贫困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状况,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着力精神援助,做到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扶志重点要使学生做到三个方面。
一是学会自立。传统模式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重管钱、轻管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生活、心理健康关注不够。“扶贫先扶志”,高校在各种助学政策办法的实施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与自立自强精神的养成,改变传统的说教方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资助育人工作中,增强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还能逐步打破传统资助工作只重帮扶、不重教育的弊端,加快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由物质资助向物质与精神支持并重的转型。
二是牢记诚信。要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将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将诚信教育纳入学生全部教育之中。把好新生入学教育的“进口关”和毕业离校的“出口关”,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资助政策,加强学生诚信、还款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学生就业后按期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信心,同时,也能有效降低银行的风险。
三是懂得感恩。要通过各种正面典型,让全体学生切实体会到党和国家、高校、社会各界人士对贫困生的真诚关爱与资助。要让贫困生在受助中学会关爱,受助助人,懂得回报社会。如厦门大学在微信、易班等平台上开展的系列资助教育活动,就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征集诚信原创视频作品,吸引了众多学生积极参与;《万万没想到 因为助学贷款被告上法庭》《生小活 我们一起诚信建设社会主义》等诚信博文,通过列举经典案例,借助漫画和表情包的形式,在学生的朋友圈中引发了转发风潮,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7]
3.3 能力锻炼,资助工作向育人方向拓展
高校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任务服务的。在加强精神扶贫的同时,更应注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培养。一是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高校应通过心理课程、团体辅导活动、个别咨询等形式,给予贫困生特别的关心和鼓励,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二是工作能力的锻炼。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高校要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顶岗实习的岗位,促进学生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同步提高,同时,能获得一定的报酬,减轻自身的生活压力。如山东农业大学在满足学生学习生活保障性需要的基础上,创新资助形式,设立“阳光成才”发展性资助资金,变原来单纯的困难补助为成才资助。发展性资助实行项目化运作模式,由学生自主组织团队或个人单独申请,通过课题、竞赛、活动等形式,進行学业提升、就业创业、科技创新或素质拓展方面研究。学校为每个项目提供1 000元至3 000元的经费,配备指导教师,覆盖学生近2 000人。[8]这样使资助工作实现了从“输血式”向“造血式”模式的转变,满足了学生成长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2015年,有关社会机构对我国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的第三方评估报告显示,学生的满意度为91%,学校的满意度为95%,社会的满意度为90%。【9】由此可见,我国的高校资助工作得到了学生、学校和社会的普遍认可。但在新时代,如何解决高校资助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满足人民群众高期待之间的矛盾,以资助促进学生发展,切断贫困代际传递,不仅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应不断探索的课题,也是打好“三大攻坚战”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余闯.助学政策全覆盖资助学生更精准[N].中国教育报,2017-04-13(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2/t20180228_1585631.html,2018-02-2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7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 9/xwfbh_2018n/xwfb_20180301/sfcl/201803/t20180301_328216.html,2018-03-01.
[4] 杨朝清.助学贷款不良率高在于违约成本低[N].中国教育报,2014-10-22(2).
[5] 何艳红,张龙,赵丹.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对大学生受助不感恩现象的反思[J].科技展望,2015(9):262-263.
[6] 赵秀红.北京交通大学:资助贫困新生“花小钱办大事[N].中国教育报,2016-08-31(3).
[7] 厦门大学.明礼诚信 知行合一——厦门大学运用新媒体助力诚信教育[EB/OL].http://www.xszz.cee.edu.cn/zizhuzhuanti/chengchang/2016-07-08/2591.html, 2016-07-08.
[8] 张兴华,刘群英,郭翠华.山东农业大学:设学生发展性资助资金[N].中国教育报,2014-10-16(5).
[9] 赵建军.以学生资助政策阻断贫困代际传递[N].中国教育报,2016-12-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