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课题研究植根于课改实践的土壤里

2018-06-11 10:30梁叶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科研课程改革有效性

梁叶美

摘 要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成为许多学校的办学重要策略。学校以此推进课程改革,打造学校特色。但我们的教师并不专业,缺乏有效的研究思路策略,课题研究很容易变成“两会一报告”的表面功夫,收效甚微。小课题研究是教师自觉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某些问题积极进行改进实践的研究性教育行为。学校创新小课题管理机制,从选题、管理、指导、展示加强管理,降低科研的难度,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深化大课题研究,让课题植根于课程改革实践的土壤里,解决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关键词 小课题 科研 课程改革 有效性

1选题校本化,让小课题研究走出抽象,走向具体

课题研究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小课题研究更是“切合一线,直指问题”,学校应把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科组、年级组和备课组,植根解决课改实施过程中学校教育教学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1)树立问题意识。如果一個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不能解决自身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真实问题同,那么这样的课题研究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科研。所以学校要求教师关注教育教学情况,关注学生情况,从学生薄弱处出发,从教师、学生的困惑点出发,从教学关键点出发,从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寻持问题,发现问题,建立年级教育教学问题库。

(2)树立价值意识。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面对诸多的实际问题,课题级应该选择哪一个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呢?这要从问题的研究可行性和紧迫性方面考虑,评估研究的价值,筛选问题,最后转化为小题研究。例如:顺德一些学校异地务工子女占70%,家长忙于工作,疏于管教,没养成良好习惯,严重影响学习效果。教师们可以以习惯的培养为切入点,解决教学紧迫的问题。

(3)树立校本意识。小课题研究与其他课题研究更为突出的是研究的针对性和解决问题的目的性。所以小课题组在选题时要考虑学校、学科教学、组员的实际情况,挖掘学校所存在的潜力,让学校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小课题研究更富有张力。除此以外选题还力求做到:贪新厌旧,小题大做、避重就轻。贪新厌旧:要关注教育的动态,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等大家都在关注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实际需要但在该方面还少人研究的项目,热中求冷。如:《综合实践活动纲要》刚出台,如何在教学中落实纲要很有必要教师们深入研究;小题大做:因为进行小课题形容的都是一线的普通教师,并不是专家、骨干教师,如果从小事情、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他们更容易把握,才会把小课题做深做透,把小问题做成真研究,从小课题里闯出大天地。如:《实施以点带面的小组合作学习提高美术创作能力》;避重就轻:小课题刚起步时,可以选择相对熟悉的容易收集素材、容易操作的课题,选择自身所擅长的领域的课题,自己有较多的经验但尚不深入的课题,扬长避短,容易出成效。

2管理规范化,让小课题研究走出随意,走向科学

因为小课题的组员小,但研究的涉及面却广,如何保障小课题研究的成效,课题的管理尤为重要。学校注重创新课题管理机制,严格把关小课题研究,才能小课题研究走出随意,走向科学,从而推动新课程改革。

2.1建立小课题的立项与退出机制

在学校宏观规划下,小课题组申报,向学校递交《教师小课题研究申报表》;学校科研领导审查通过,颁发立项证书,确立为校级小课题,对较好的课题推荐申报区市课题。但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发现小课题研究没有进展,研究的价值不大,如实填写《教师小课题研究撤消表》,学校审批后同意撤消其课题。对于因特殊原因没有按时结题的,课题组则递交《教师小课题研究结题延迟申请表》,经学校审批,允许延迟一学期题。

2.2建立小课题的检查督导机制

学校主管部门定期召开课题实施汇报,参与小课题研究活动中,了解各小课题开展的进度、实效、所面对的困难,及时给予课题组指导,推进课题的开展。“专家听诊,行政把脉,自我开方”管理模式保证课题的研究进度与质量,提高老师研究水平,

2.3建立小课题的激励评价机制

小课题研究的难点是教师的积极性的激发,学校应实行教育科研倾斜政策,每学年评选优秀教研员,优秀课题组,还采取谁出成果谁受奖励,谁优先评谁优,谁优先派外出学习的制度,做到人员、经费、时间三落实。学校还可以制订《教师研评与奖励方案》,把此项目纳入教师绩效评价、评优评先的内容,为小课题实施保驾护航,使教师既感受科研的乐趣,又能感受到努力后的满足感、成功感。

3指导精细化,让小课题研究走出空洞,走向充实

小课题研究的关键是实施,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是对首次接触小课题研究的老师最为严峻的考验,所以学校对小课题指导做到精细化,把小课题研究的难度降低,让教师们可以也可能把研究工作做细做实,杜绝形式主义的科研。

3.1专家领航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打消“科研”在一线教师心中的神秘感和“恐研症”,学校可以邀请一些专家进行科研指导,举行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等讲座,参与小课题研究实施研讨会,消除老师们的困惑,让他们明白“问题就是课题,改进就是研究,单核不是成果”。

3.2培训同行

在起始阶段,大都数教师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小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难以动起来。为了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水平,学校开展针对性的多种形式的培训。如:《小课题研究的选题》专题讲座、《小课题实施研讨会》等,使教师们静下心来学习,掌握小课题研究的专业知识,潜下心来研究,用智慧做有效的科研工作。

3.3部门导行

科研主管部门定期对各小课题进行检查、诊断。对课题组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指导:(1)指导制定的实施方案要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具体的实施操作要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有措施。(2)指导教师明确小课题研究路径是“找问题—想策略—试实践—深反思—做改善—在实践”。(3)指导课题组收集原始资料,促进教师在小课题研究逐步养成勤探究、勤记录、勤反思、勤实践的“五勤”良好习惯,形成研究习得,杜绝随随便便、浮浮夸夸的形式主义的课题研究现象。

4展示多样化,使小课题研究走出呆板,走向蓬勃

为了及时总结经验、展示成果、查找不足,学校搭建展示丰富多彩的小课题研究成果的平台,可以推进小课题研究工作向更高的目的迈进。

4.1交流研究展示

交流研讨轮岗制:组员们在每周的科研、课题检查的汇报、课题研讨课等都是组员轮着完成,组长不包办代替,营造着良好学术探讨氛围。召开课题实施研讨会:采取典型带动的战略,推广部分课题组较为成熟的做法,交流各小课题实施的做法,提高小课题研究的效度。

4.2实践活动展示

主题式的研讨课、示范课:验证实施小课题研究的有效性,探索各学科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展示各小课题研究的成果。阶段研究成果展示:整理、展出、分析研究过程的文字、图片、音响资料,促进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4.3结题成果展示

推荐作品:推荐优秀的论文、案例、反思等参加各级比赛。结题汇报:每学期都举办科研工作总结会,小课题组的代表陈述课题研究的情况,进行小小课题结题汇报。出版书刊:通过网站、出版校报、书籍,展示各小课题研究的成果,为教师们搭建交流的平台,增长见识,总结经验,共同提高。

我校在两年的时间以“校本化行动、低重心运转、课堂式研究、展示性评价”的小课题研究模式,共开展18个校级小课题,参与的教师达到了95%;教师变得勤于学习,善于反思,勇于实践,乐于合作,敢于创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一支科研团队;小课题研究催生一批课题成果的诞生,有效解决学校课改实践的一些问题,深化课程改革,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参考文献

[1] 祝庆东.教师怎样做“个人课题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 徐世贵,刘恒贺,马立,宋乃庆.教师怎样做小课题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刘江田.示范课精选与小课题研究[M].太原:山西教育音像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科研课程改革有效性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