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辉
摘 要 动画片伴随幼儿的成长有很长的过程,其中不乏有着许多的暴力情节,这些镜头播放后会给幼儿造成极大的刺激,由于幼儿具有强烈的模仿性,这会使幼儿产生信任甚至盲从,因而在暴力动画的影响下造成幼儿在生活中的攻击性行为频繁增加。
关键词 动画片 暴力因素 幼儿 攻击性行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1问题提出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幼儿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种不健康的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却经常发生的行为。幼儿攻击性行为表现频繁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其他幼儿进行语言上的攻击,即通过辱骂、取笑、诽谤等方式对他人进行攻击;二是身体攻击,比如为了玩具和其他物而争吵、打架;三是损害他人财物,例如抢走他人的玩具。幼儿在学习语言时,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和模仿。幼儿与成人交谈时,有互相模仿的倾向。这种语言获得的模仿理论亦可用到幼儿对动画片中暴力行为的模仿中。
2动画片中暴力因素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2.1理论依据
班杜拉认为,人类个体并非生来就有一个固定的行为模式,一切行为方式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攻击性行为也是如此。个体学习攻击性行为的方式有两种: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个体可以在实际操作某一行为方式并直接经验其结果的基础上获得攻击性行为,也可以通过观察攻击的行为及其结果在替代经验的基础上获得。
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者认为,电视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它教給儿童一些攻击性的行为方式;(2)它使儿童放松了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是暴力合法化;(3)它降低了儿童对暴力的敏感性,并习以为常;(4)它是儿童对现实的想象建立在自己的行动上,过分地认为自己是受害者,由报复发展到攻击。
幼儿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在与社会的接触、交往中,外界环境直接或者是间接地通过多种渠道向幼儿传播了大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其中,媒体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影响甚深,而幼儿接触的媒体最多的是动画片。根据社会学理论,儿童通过模仿获得适当的行为和社会技巧,这也说明了动画片对幼儿的影响。
2.2事实依据
2.2.1动画片中的暴力因素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各国间的文化相互渗透,引进许多国外影视作品,尤其是动画片。
据哈佛大学公众健康学校对1937年至1999年动画片所作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74部G类动画片中,平均每部每十分钟就会出现一次暴力镜头。其中46部片中至少有一名角色被攻击而受伤;37部,片中角色被杀害。根据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是:G类动画片传递了一种抗争行为的信息。而且在许多G类动画片中即使是正义一方取得的胜利,也是通过不太人道的肉体攻击和压迫而获得的。研究人员们建议MPAA公司应该修正他们的动画片的暴力级别系统。另外,早在1954年,,美国国家电视暴力研究机构对电视暴力的频度、性质和情境进行了为期2年的调查,结果显示,58%的播出节目中含有反复的外显攻击行为;73%包含暴力的节目中挑衅者既没有任何悔恨,也没收到任何处罚或批评。调查还发现,多数暴力电视节目是为儿童设计的,特别是卡通节目。人们都认为日本动画片在视觉上具有“暴力美学意境”的倾向。在日本动画片中,可以说是趋近于华丽的刻画了生与死的那一瞬间,使其更具美感。日本是一个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民族,这使得其动画片创作也透露了武士道和艺术家唯美地狱的创作倾向。此外,各种特技的运用也让这些作品中的暴力因素更具震撼力。在与幼儿的交流中,他们随口提到的喜爱的动画片多数是日本动画片,如:《七龙珠》、《超能勇士》、《犬夜叉》,使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模仿动画片里的人物,可以说,动画片中普遍带有暴力因素,这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2.2.2动画片中暴力因素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影响的表现
几位外国心学理家曾经做过一个意味深长的一试验:将一群4岁和5岁的幼儿园男孩分成两半,给其中一半的儿童看一部表现一个成年人辱骂、用玩具枪扫射、用塑料棒抽打人扮的小丑的短片,另一半儿童则不看这部影片。随后,两组儿童中各有一半被带到一个房间去玩,那里有一个人扮的小丑、一根塑料棒和一支玩具枪。剩下的一半儿童和一个塑料娃娃待在一起。结果,看过影片的儿童对小丑表现出大量的攻击性行为,没看过影片的儿童对小丑没有任何攻击性行为,而所有儿童都对娃娃表现出一些攻击性行为。幼儿们喜欢看一些打打杀杀的动画片,看了之后又不分青红皂白的模仿。在幼儿的活动中,我发现许多幼儿喜欢模仿奥特曼,并且把自己不喜欢的小朋友当成“怪兽”对其大打出手,在与一个幼儿谈到《犬夜叉》(一部热播的日本动画片)时,该名幼儿马上比划了片中以角色举刀砍人的动作,并且还一脸得意。问到他对这部动画片的感觉时,得到的回答都是英雄的暴力特征,他说:“杀生丸的天生牙(剑的名称)可厉害了,挥一下就杀死好多人,杀生丸的天生牙威力可大了。”边说边比划砍的姿势。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一堆冲突或两级对立所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在每一个阶段的发展中,个体均面临一个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个体解决每一个危机的方式对个体的自我概念以及社会观有着深远的影响。早期阶段中的问题的不良解决所造成的损失,可能会在后期的阶段中得到修正,但却往往会对个体一生的发展造成间接而深远的影响,而暴力性动画片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相当大的影响。
3动画片中暴力因素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影响的原因
(1)视觉心理学认为:运动是最容易引起视觉强烈注意的现象。动画片就是动起来的画,而且动画片还将影视性与绘画性结合起来,构建了假定的时代背景,使人们在其中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出许多影视里不可能出现的动作。加上近年来计算机绘图技术的快速发展、3D技术的普遍运用,动画片画面色彩的亮丽程度、层次的丰富程度、对宏大极微妙场面表现能力的程度已经相当强大了。这些技术的运用让死板的画更形象、生动。这都符合了幼儿现阶段心理发展的需要,因此,幼儿才会沉溺于动画片中。这是动画片吸引幼儿的原因之一。
(2)随着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成人们都忙于工作,他们认为将幼儿们放在电视机前面就以为万事大吉了。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电视对幼儿的认知、情感、语言能力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但是他们也需要与现实中的人交流。幼兒各方面能力的获得不仅仅只靠媒体,他们需要成人的指导,也需要与成人交流。成人这样做在某种程度上使动画片成为影响幼儿认知、行为和言语能力的主要因素,使他们不得不成为动画片的忠实观众。
(3)动画片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多,从刚开始的黑白电视机到彩色的宽屏电视机,再到电脑的运用,使得幼儿看动画片更方便,动画的播放效果也越来越好,而且播放时间也越来越长,这也影响了幼儿观看动画片的积极性。
(4)在同龄人中,多数幼儿都看动画片,导致幼儿之间谈论的话题主要是动画片,如果哪个孩子不了解正在放映的动画情节,就会遭到耻笑和“排斥”,甚至没人和他们说话。这些幼儿感到了来自同伴的压力,即使不喜欢看动画片的幼儿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去看。
幼儿正处于心理成长期,他们的认识有限,而模仿能力极强,因此动画片中的暴力因素对他们有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在实际生活中增加了他们行为中的攻击性。因此,在引进外国动画片时,加强审查的力度,关注动画片中的暴力因素;同时,可以引进国外的暴力“分级制”审查系统,让家长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暴力级别,控制幼儿观看;还要加强幼儿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创造有利于幼儿成长的最佳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 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 高中春.人性辉煌之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4] 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 莫雷.20世纪心理学名家名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 周志明,张静.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媒体因素分析及对策[J].江西广播大学学报, 2008(01).
[7] 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8] 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