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任亚
【摘 要】中原地区是丝绸之路上的战略节点,对促进丝绸之路兴起、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历代中原宫廷雅乐也随着丝绸之路西域音乐文化的引入而更加丰富、开放。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河南应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将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推进中原经济区和河南传统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河南的开放程度,加强河南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能力,为推动实现中原经济和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一带一路;雅乐;重构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9-0017-02
历史上,中原地区是丝绸之路上的战略节点,对促进丝绸之路兴起、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在丝绸之路上不断碰撞、融合、重塑,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新图景。历代中原宫廷雅乐也随着丝绸之路西域音乐文化的引入而更加丰富、开放。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河南应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将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推进中原经济区和河南传统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河南的开放程度,加强河南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能力,为推动实现中原经济和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雅乐文化的重构是树立起华人文化自信的根源,复兴中原雅乐更是传承华夏文明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重构雅乐文明,将雅乐文明中“礼”的精神复兴并推广至广大社会,对提高全民的社会道德水平与文明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雅乐的功能与价值
雅乐是指在宫廷、王府、府衙、庙堂等场所,用于祭祀、朝会、乡射、战争、燕享、礼仪、内修等目的,直接为帝王、皇族、官僚、士绅等贵族阶层服务,是中国古代礼乐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雅乐不完全等同于宫廷音乐,它涵盖了宫廷音乐、王府音乐、官衙音乐、文人音乐、俗乐、宗教音乐等音乐种类,相互之间有程度不等的交叉和交融,包括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宗教、哲学等学科。雅乐的主要功能是宣化礼乐思想,为实施等级制度营造一种氛围,将贵族阶层与大众阶层区别开来,直接为政治生活服务,并为统治者和士绅阶层提供娱乐服务。宫廷音乐大致可以分为典礼性音乐和娱乐性音乐两大类,前者主要应用于祭祀、朝会、仪仗、检阅等目的,后者主要用于筵宴、游乐、婚丧寿诞、行幸等目的。由于雅乐反映的是统治阶级和上层人士的意识形态、审美趣味及价值标准,那么,雅乐的功能和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
(一)政治性:雅乐首先是为政治服务的,周公制礼作乐的主要目的便是确立等级制,维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例如,《周礼》中从事雅乐活动的乐官、乐师和乐工的音乐活动大多与行政事务有关,分别隶属于“六官”中的地官(掌邦教)、春官(掌邦礼)、夏官(掌邦政)和冬官(掌邦事)。又如在乐舞规格上,只有天子才可享用八佾之舞,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不可僭越。可以说,雅乐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个朝代的社会政治关系。
(二)宗教性:统治者为了稳固统治,常常利用宗教信仰和相关活动来统驭属众,通过祭祀天地、先祖、神灵、求雨、驱疫等宗教性活动,制造一种神秘、神圣的宗教气氛,强调等级区分的尊严,为神权统治服务。例如,由历代官方组织的各类祭孔大典成为封建朝廷借尊崇至圣先师孔子来倡导儒家思想、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被称为“国之大典”,国祭多由皇帝亲自致祭或指派大臣、地方官僚等前往代祭。“丁祭乐舞”是一种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祭典仪式隆重恢弘,成为体现雅乐文化的重要载体。
(三)教化性:统治者施行雅乐的目的在于巩固统治,因此便需要将雅乐改造成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精神的工具,因此就采取大家能够接受的内容与形式,着意突出雅乐的教育意义,借此配合道德观念的宣导和灌输,正如《礼记·乐记》所云:“乐者,所以象德也”、“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从艺术效果来看,庄严肃穆、典雅高贵的雅乐表演的确能够使人产生一种超凡脱俗、至纯至净、与现实相隔開的审美体验,这是一种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的过程,随之而来的便是对礼乐精神的崇敬与向往,雅乐的这种特点具有心理学的合理依据。
(四)礼仪性:雅乐大多用在典礼场合,用于宣扬帝王功德、昭示帝王仁政、宣示王权神授、设宴招待他国国君或信使,等等,因此,雅乐表演需要营造一种祥和、庄重、盛大、恢弘、欢乐的背景气氛,按照一定的礼仪程序进行节目选排表演,满足各类典礼场合的需要。
(五)仪式性:由于典礼需要,雅乐表演的程序也逐渐繁复丰富起来,形成了独有的表演程序,体现出仪式性特征。例如,唐代宫廷三大乐舞之一的《七德舞》,乃是根据《秦王破阵乐》编创而成,意在宣示李世民的武功盛德,其表演“凡为三变,每变为四阵,有往来疾徐击刺之象,以应歌节,数日而就,更名《七德舞》。”
二、雅乐的当代延续与定位
雅乐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是构建华夏音乐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命题,具有较强的现实合理性。雅乐的复兴既不是重建,更不是复古,而是重构华夏音乐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将以雅乐为重要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进行解构和再结构,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另一方面,要适应文化发展的规律和当代观众的审美需要,不断探索体现雅乐的内在价值特点,构建传承华夏历史文明的新雅乐体系,满足人们对高雅艺术的现实需求。
为此,我们必须转变音乐文化的发展方式,突出公益性服务与产业化发展两大发展方向,打破双轨制造成的商业化运作不充分、演出市场不成熟的僵局,突出“政府指导、市场主导、分类统筹、齐头并进”的发展方针。政府部门要积极培育演出市场,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音乐演出运行机制,同时强化音乐文化的公益性功能,努力构建中原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研究建立开发利用音乐文化的长效机制。从长远来看,创建具有中原特色的音乐文化品牌,重点是加大中原雅乐文化的内涵建设和价值体系建设,总结中原雅乐的内在发展规律,揭示其美学特质,探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化和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三大途径来促进中原雅乐的文化生态建设,促进中原特色雅乐文化品牌的体系建设,促进中原经济区文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同時,亟需进行雅乐的阶段性学术总结和体系理论建设,进行雅乐改革与振兴发展的前瞻性研究,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对雅乐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将雅乐放在“自然—人—社会”的整体系统中,把握雅乐的艺术特征及其文化内涵,加强传统音乐与现实文化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研究雅乐的艺术特征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联系,分析雅乐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基础,重估雅乐的现实价值,为新时期雅乐的转型发展提供合理性依据,为中原音乐文化的跨越式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在当代社会条件下,我们不仅要对雅乐文化进行研究梳理,做好传承的工作,还要重点研究雅乐服务地方社会文化生活的新途径,创新雅乐运行机制,实现新雅乐的可持续发展。对我们祖先留下来的雅乐文化遗产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揭示出雅乐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雅乐的本质特征,同时进行新雅乐体系建设,将之与“文化强国”战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等政策及社会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探索雅乐产业化的发展模式,最终达到满足人们高品位审美需要、丰富音乐文化生活的目的。
三、新雅乐的价值重构
雅乐重构的另一核心问题是价值重构,面临的现实突出问题便是音乐作品的编创,因为中国古代音乐大多是通过文字描述而保存下来,乐谱资料所能提供的素材也着实有限,因此就带来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即音乐是稍纵即逝的艺术,我国古代音乐很少能够保存到现在,我们可从以下几个途径来探寻:首先是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典籍,文本资料虽然只能提供文字性的描述信息,但我们可以借之了解雅乐的社会基础、发展历史、组织制度、运行机制、行为主体、演出方式等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可以说,文献古籍对于雅乐编创来说具有内在的文化规定性和价值导向性,需要认真研究学习。第二个途径是古代留存下来的各类乐谱资料,尤其是古琴音乐、词调音乐、王室音乐、祭孔音乐、宗教音乐等领域,保存了很多乐谱资料,例如古琴乐谱,明清时期见于记载的琴谱就有140多种,目前所见琴曲有700多首,如果包括同曲的不同版本的琴曲,则高达3000余首。这些珍贵的音乐遗产需要我们去挖掘、去开发。第三个途径便是活态音乐遗存,包括曾经引入中国雅乐的日韩等国的雅乐、我国历代从宫廷流传到民间的音乐种类、城镇有闲阶层中间流传至今的俗乐、寺庙道观中的宗教音乐、台湾等地的祭孔音乐,等等。音乐文化在传播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雅乐也是在与其他音乐文化的频繁交流中而不断发展的,它的核心音乐风格和审美特征会部分地保存在其他音乐种类中。这需要我们进行艰苦仔细的考察求证,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比较研究,才能找到历代雅乐遗存的蛛丝马迹。
随着音乐生活的多元化和文化产业化的迅速发展,雅乐文化开始得到人们的重新认知,雅乐复兴运动开始升温。近年,各地出现了很多以展现本地古代宫廷音乐文化为主题的演出团体和表演活动,如湖北博物馆的编钟乐团、河南博物院的华夏古乐团、北京天坛神乐署的“中和韶乐”、陕西歌舞大剧院的“仿唐乐舞”、山东临淄的“齐韶乐舞”,等等。同时,一些高校也开始成立相关研究机构和表演团体,如台湾南华大学雅乐团、中国音乐学院雅乐研究中心、杭州师范大学南宋雅乐团、平顶山学院雅乐团,等等。同时,众多学者也对雅乐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产生了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显示出雅乐文化在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雅乐重构对于构建华夏文明核心价值体系、重塑母语音乐文化具有鲜明的现实合理性。
参考文献:
[1]罗艺峰.礼乐精神发凡并及礼乐的现代重建问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2).
[2]贾海生.周代礼乐文明实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江林.《诗经》与宗周礼乐文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