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国培计划”的实践

2018-06-09 08:23王谦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4期
关键词:国培计划国培研训

王谦

作为甘肃省首批实施新“国培计划”项目的会宁县,结合本县教育和教师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规划,确保培训质量,对“国培计划”的实施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把新“国培计划”做成了让广大教师认同的“我们的培训”,在新“国培计划”引领下构建县域教师全员培训支持服务体系。

一、强化培训规划,着力“三个转变”

1.强化培训规划

一是系统梳理教師培训思路。认真研究新“国培计划”的“五类项目”要求,把握项目要领,确立“国培计划”在县域教师培训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地位是前瞻性、针对性、专业性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是培养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和校本研修能手,重点辐射教师专业能力较强的乡镇校,示范带动县域和校本研修的常态化、有效化,改进乡村教师的研修方式,建立乡村教师研修工作坊,丰富县级教师培训课程资源,促进教学教研培训同步实施,促进教师自我规划、自主研修和自我提升。明确“国培计划”实施的核心目标,即通过“国培计划”的引领,努力构建县域教师全员培训支持服务体系,形成以实施新“国培计划”为契机,以《送教下乡培训指南》《乡村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指南》《乡村教师工作坊研修指南》《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指南》(以下统称为《指南》)为指导,以建设县教师发展中心和县级教师培训团队为抓手,以乡村教师为重点,以把握混合培训模式为载体,着力构建县级教师自主培训体系的教师培训思路。

二是整体规划教师培训框架。开展课堂教学现状和教师研训需求的调研,分析“培训、教研、教学”脱节和教师培训零散的原因,研究制订《全县教师研训一体化实施五年规划》,结合新“国培计划”项目要领,与承训机构协同申报项目规划。

2.着力“三个转变”

一是转变培训观念。以“专业的不可替代性”为职业特征,提升教师的职业尊严,以“学习创造价值”为核心理念,统一教师的思想认识。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围绕新课改开展培训,提高教师掌握和驾驭新课标、新教材、新课程的能力;注重培训的实效性,围绕教师的专业标准,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重点是教师专业理念的更新等;增强参训的主动性,实施“国培计划”是县级培训管理机构的职责,参加培训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各级培训都是为了引领、促进、提升教师的自主研修。

二是转变培训设计。将《指南》作为承训机构、县级培训管理机构的行为准则,提前协同设计培训项目。以学校教师为培训主体,把握教师对培训课程、方式、时间的需求,并及时告知承训机构。以县级为实施主体,结合县域教育实际,设计培训方案,找到与承训机构的平衡点,确定培训方案。确定方案时,把“培训谁、由谁培训、培训什么、怎么培训、培训到什么程度、何时培训”作为整体考虑。制订方案时,根据乡村教师实际,考虑一校一案、一科一案,甚至一人一案(教学点)进行设计。以承训机构为责任主体,发挥引领性、针对性、专业性的指导作用,为县域提供支持和服务,把新“国培计划”做成教师欢迎、县域期待的培训。

三是转变培训机制。在县教师发展中心的统一管理下,创建 “在岗培训教师”的培训机制,由该机制先带出第一批,第一批再带出第二批、第三批……在这个机制中,第一批依托承训机构,实施新“国培计划”,县级培训团队全员、全程参与;第二批及以后各批次,依照第一批的模式,主要依托县级培训团队完成。同时,探索建立培训选学机制。

二、强化培训实施,着力“三个精准”

1.强化培训实施

一是分工负责与协同实施培训项目。实施新“国培计划”的过程中,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培训指南的通知》和《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明确分工,尽职尽责。做好县域、承训机构之间的统筹、衔接、沟通、约束、协作工作,为实施“我们的培训”凝心聚力。如“教师网络研修”项目,利用线上学习平台的统计数据,召开推进会,进行督促;“置换研修”项目,经培训返岗后,进行课堂教学测评,等等。通过这些措施,协同实施培训项目,确保培训质量。

二是合理增设自主培训项目。为了强化“置换研修”项目的培训效果,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提升县级培训团队的实际能力,增设了“乡镇辅导员培训”“乡镇督导员培训”“新教师岗前培训”等县级培训项目,由县级培训团队成员授课。

三是有序扩大教师培训范围。为了使新“国培计划”与县培训项目有效对接,会宁县从实际出发,在合理增设培训项目时,尽量使培训项目的设置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位教师对接起来,从而有序扩大教师的培训范围,增强教师自主研修的意识。

2.着力“三个精准”

一是精准培训“对接点”,主动做好培训对接。其一,把教师需求作为对接点,让教师主动提出培训需求,争取新“国培计划”的实施与教师需求、校情、县情的精准对接,促进教师自主研修。如在实施“送教下乡”培训项目时,各学科的研修主题都是根据教师需求而定,培训凝聚了教师的共识,使研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其二,把项目优势作为对接点,做好校本研修与新“国培计划”的精准对接,提高培训成效。如“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实用性强,学习内容分学科设置,并将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让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依据学科教学需要适时运用信息技术。会宁县把这些优势作为对接点,让教师通过线上学习后,再在线上、线下开展校本研修,类比思考或同步思考所教内容,并将所教内容作为所完成的作业提交给承训机构,做到培训与教学同步,达到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的目的。

二是精准过程“管理点”,加强过程组织管理。其一,把“选派参训学员”作为管理点,建立年度学员参训账单,避免教师重复参加同一类型、同一级别的培训,做到城乡学校均衡合理选派参训教师。其二,把“共同监控督促”作为管理点,共同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管督促。县域指定带队人员,通过电话或现场巡课等方式,了解参训情况和承训机构的实施情况,协商解决发现的问题。如“教师网络研修”项目,对于学习滞后的学员,县级管理员根据承训机构发布的学情通报,将相关情况反馈给工作坊坊主和学员所在学校,最后通过双线管理将信息传递给学员,督促其改进。其三,把“双任务促动”作为管理点,训前对教师提出参训要求,布置学习任务,训后要求教师在县域或校内交流心得体会,开展汇报教学和二次培训活动,发挥带动效应。其四,把“对接点落实”作为管理点,促进新“国培计划”延伸到学校,扎根到学校。如“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抓住上述优势的落实为管理点,把线下作业纳入教学实践和校本研修中,交流研讨教学设计,展示课件,开展观摩教学。

三是精准能力“提升点”,持续提升新“国培计划”实施成效。其一,把“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作为能力提升点。如“置换研修”项目,以新课程标准为统领,突出学科特点,按照教学内容模块,把解决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作为教学能力提升点,把解决课标解读、教材钻研、学情分析等方面的问题作为教研能力提升点,把“教师工作坊坊主”“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的整合”“校本研修的开展”等方面的问题作为培训能力提升点,把“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师生关系的建立、学习小组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作为教学、教研、培训能力提升点。其二,把“研修成果运用”作为能力提升点。通过在教学实践、校本研修、县级研训中运用研修成果,进一步提升教学、教研、培训能力。其三,把“研训作用发挥”作为能力提升点。通过在校本研训、县级研训中承担研训管理、授课、指导等任务,促进县级培训团队的专业发展,持续提升新“国培计划”的实施成效。

三、强化培训体系,着力“三个建设”

根据会宁县地域广、学校层次多并分布零散的特点,建立了高等学校、县教师发展中心、片区研修中心、乡镇研修中心、校本研修、教师自主研修(菜单式选学机制)“六位一体”的教师全员培训支持服务体系。通过行政推进来强化培训体系,如培訓政策、机构建设、队伍建设、经费保障、设施建设、网络资源等都需要行政推进;通过专业指导来强化培训体系,如研训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高等学校的专业指导;通过自主完善来强化培训体系,如制度建设、档案建设、组织管理等都需要县级教师培训管理机构来自主完善。为此,会宁县着力以下“三个建设”。

一是逐步推进县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从培训、教研、电教等部门的统一管理,到职能整合,再到机构整合,最终完成县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

二是全力做好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建设。采取“按条件和流程选定、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实行动态管理”的办法,建设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团队成员需参加“置换研修”项目培训,承担送教下乡培训,担当教师网络研修工作坊坊主,还要承担县级教师培训授课任务、主持设计和实施校本研修。

三是高度重视教师研训基地的建设。全县建设了14个义务教育阶段和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学科研训基地,该基地学校对研训活动场所和硬件设施加强了建设,以提升教师研训服务能力,加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课堂教学研究,大量积累学科名师培养、学科特色建设等方面的成功做法,承担全县学科教师研训实践任务,引领全县学科教学改革。同时,县教育局从政策上支持基地学校,在经费分配上向这些学校倾斜。

近两年来,会宁县对全县教师累计培训16 377人次。其中,有11 863人次参加了“国培计划”,基本实现了全县教师培训“国培计划”全覆盖。据此,教师们的专业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得到了加强;教师的培训方式更加多样,混合培训模式已经运用;教师培训指向更加明确;县域教师全员培训体系初步建立,能够有效开展县级教师培训。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国培计划国培研训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回访调研夯实“国培”基础
牵手国培幸福成长
我的国培“心” 国培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成为“国培计划”项目县
E-learning: 在“国培计划”教师培训中的应用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与“国培计划”顶岗置换实效性研究
“国培计划”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
有效的组织保障是抓好“联片研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