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宏杰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0)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已成为高职院校几种比较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人才培养模式为行业企业培养了大量应用型人才。但与英国的现代学徒制相比,人才培养的质量还有较大差距。因此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行现代学徒制。
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英国现代学徒制,从根本上解决了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相脱节的弊端,提高了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征。
英国的现代学徒制由政府提供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国家每年通过学徒制服务网站公布学徒岗位,年龄达到16岁并完成了11年在校学习的任何公民,均可参加学徒制。对16~18岁的学徒,国家给培养学校提供100%的培训费(每年每人1万多英镑);对19岁以上的学徒,国家给培养学校提供50%的培训费,另外50%培训费由招聘学徒制的企业提供。这样的政策与经费支持有利于学校、企业和公民参与现代学徒制。学校培养学徒就可以从政府获得办学经费;企业提供学徒岗位,可享受政府提供的学徒培训专项经费;学徒本身在学习期间可以享受学徒工资,毕业即可获得就业岗位。
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是从国家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高度而立法的。一是政府设立有现代学徒制的管理机构——“国家学徒制服务培训中心”(National Apprenticeship Service),制定并颁发学徒制指导手册,指导未成年人及其父母理性选择参加哪类学徒。二是成立有学习与技能委员会(Learning and Skills Council),负责宣传推广学徒制,并为学徒提供核心技能和技术资格方面的课程。三是成立有国家雇主服务中心,面向企业雇主宣传国家的相关政策,鼓励雇主参与学徒制并对其培训质量进行监控。
英国的现代学徒制体现了明显的层级化特点,分五个层级(见表1),这五个层级之间相互贯通,向上可通达高等学历教育。其学制比较灵活,依行业和培养目标而异,一般是3~5年,如空乘服务专业学制三年,机械维修专业学制四年。不同层级的学徒满足了不同层次技能人才的需要,同时高级学徒还可获得高等教育的基础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增强了学徒制的吸引力。
表1 英国国家证书体系
英国现代学徒的培养是通过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来实现的,其课程体系分为三大模块。
1.通用核心技能课程,即通识能力课程。相当于我国开设的人文工具课程,是从事任何职业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很少受岗位与行业需求变化、科技进步、产业升级换代的影响。
2.技术证书课程。技术证书是评价劳动者从事某一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工作能力水平。高级学徒获得的技术资格与高等教育的基础学位是相衔接的,为学徒接受高等教育开辟了路径,这对我国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学徒教育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3.NVQ证书课程。NVQ是英国国家职业资格(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的简称。证书由英国伦敦行业协会(简称C&G)和英国伦敦工商会考试局(简称LCCIEB)颁发。NVQ将职业资格划分为5个等级,不同的等级对应不同的职业岗位(见表1)。每个职业岗位由若干知识要素和能力单元组成。知识要素和能力单元所对应的课程形成NVQ课程体系。[1]NVQ课程的学习主要通过企业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完成。
现代学徒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工学交替的学习模式来实现的。整个学徒期一般是4~5年,第1年学生脱产在学校或“产业训练委员会”的训练中心学习,第2到5年中,学生在企业边工作边学习,通常每周有一天或两个半天时间到学校带薪学习。学生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职业教育理论课与企业实践课课时之比约为2 ∶8。
英国现代学徒制的评估和培训是独立的。核心技能的评估一般以考试的形式进行,国家职业资格(NVQ)技能的评估以各行业自主评估的形式进行。各行业都有受过专门训练的评估员,评估员要求学徒提供能证明自己职业水平的相关材料,通过与学徒交谈并查证材料的真实性对学徒进行评估。
英国社会对职业教育也存在世俗偏见。60%以上的学生家长希望子女完成义务教育后就读普通学历教育,只有30%的家长愿意子女读职业教育。在义务教育结束后,85%的毕业生选择继续学习,其中50%较好的学生选择普通学历教育,剩下的50%学生选择学徒制在内的职业教育。
英国的现代学徒制,虽然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校职业教育与工商企业实践“两张皮”的问题,但这并不等于职业教育的所有专业都适合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主要涵盖工程与制造技术、艺术、农业、商业、建筑等十大领域,每个领域又包括若干专业。
“1+4”(二八定律)是英国现代学徒制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第一年学生脱产在学校学习,以后的4年中,学徒在企业内边工作边学习,学徒的管理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进行。学校成立有专门的现代学徒制服务中心,负责学徒的管理、考核评价,并接受行业第三方的考核评价。学徒在企业期间,由雇主进行管理,这样难免会导致学徒的利益打折扣,影响了学徒的培训质量。
英国的学徒没有年龄上限,不仅有刚毕业的青年人,也有相当比例的学徒是已就业的成年人。教师的教学需要根据每个学徒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因人施教。这样对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很高,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胜任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
所谓“现代学徒制”,就是将企业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2]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已比较完善,因此我国推行现代学徒制可以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
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其控制权是通过立法的方式掌握在国家手中,我国现在推行的现代学徒制,基本上都是在订单培养的基础上形成的。但订单培养与现代学徒制是有本质区别的:订单培养中的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责、权、利划分不明确;学校、企业、学生之间的合同约束力不强;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学校。现代学徒制以契约方式明确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责、权、利;学徒的培养是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因此,由订单培养模式转向现代学徒制,必须在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上下功夫。可以借鉴英国政府的做法,在订单培养的基础上,由国家出台扶持政策并提供经费保障,鼓励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
校企协同育人是英国现代学徒制成功的关键。行业与企业在实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从专业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学制长短、课程设置到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职业能力的评估与鉴定等,行业与企业的专家都参与其中。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推行现代学徒制过程中,还存在着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不够等问题。[3]因此在我国推行现代学徒制,应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能动作用,鼓励行业企业参与专业规划、教材开发、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过程,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实现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融合、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融合、学生身份与学徒身份融合,并将工匠精神培育贯穿在育人全程。
目前我国的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体系较为完善,但是,高职和技术应用本科教育之间的通道还比较狭窄,不利于学徒制的可持续发展。可借鉴英国的经验,将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技术应用本科教育有机衔接起来。只有打通中职、高职、技术应用型本科培养的通道,才能充分调动企业、学校、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
目前高职院校实施的订单培养已基本具有现代学徒制的雏形,可以将其进一步完善,转化为现代学徒制。如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襄职”)畜牧兽医专业推行的现代学徒制就是在订单培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与正大集团合作的“正大班”是襄职最早于2005年设立的订单班,经过十几年的丰富和完善,现代学徒制的雏形已基本形成,现将实施路径概括如下。
1.校企合作招生,实现招生即招工。襄职实施的是高职院校主导、企业参与的先招生再招工的学徒制培养方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招生专班,向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宣传专业的地位和就业前景,提高家长、学生对行业、专业的认同感。新生入学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签订“学徒制”定向培养协议,明确三方的责、权、利,确保学生“入校即入企”。
2.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与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对接。校企双方组织专业教师、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在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能够符合企业岗位的需求。
3.校企共同实施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实现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经与正大集团共同探索,畜牧兽医专业学徒制班实施了“九学期分段制”教学组织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学期界限,把正常的“三年制六学期”调整为长短不一的“三年制九学期”。根据正大企业的工作岗位将课程体系分为“养猪技术模块、养禽技术模块、饲料生产与营销模块、疾病检测与防治模块、创新创业素质模块”五大模块,分阶段组织学徒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工学交替,打破了校企界限和场地界限。整个学徒期间,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之比为5∶5,理论课由学校安排“双师素质”教师任课,实践课由企业能工巧匠或技术骨干担任。通过双导师教学,提升企业师傅的教学能力和学院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真正做到“课堂与职场融合、教师与能工巧匠融合、学生与学徒融合”。
4.校企共建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校企双方共同组建有畜牧兽医专业“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工作专班,全方位管理与监督“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二是建有“校企双元考核,学校、企业、学生、行业四方评价”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人才培养工作、教师与“师傅”的工作绩效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和全面评价。
我国高职院校在从订单培养转化为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应借鉴英国卓有成效的现代学徒制,完善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各行各业培养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钱乃余.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启示[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29-34.
[2]刘亮亮.英国现代学徒制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6(5):153-157.
[3]李菲,耿保荃.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的途径探索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