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北人事考试基地建设研究

2018-06-09 07:49:14曹群英黄廷友李选超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鄂西北人事襄阳

曹群英,黄廷友,李选超

(襄阳市人事考试院, 湖北 襄阳 441021)

一、鄂西北人事考试基地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一)襄阳市人事考试基地建设现状

1.考试规模逐年扩大,总体运行平稳有序。目前,襄阳市人事考试院承担着襄阳及部分鄂西北片区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受委托承担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以及部分计划外人事考试和部分鄂豫陕汉江流域社会化考试管理工作。2014年完成各类人事考试28 900人次,2015年全年共完成各类人事考试57 163人次,2016年达到79 000人次,考试规模呈现出明显的逐年扩大趋势。

2.规章制度逐步完善,规范管理基本实现。襄阳市近年来以国家、省厅关于人事考试考务工作的相关规定、办法、细则为基础,制定了明确的岗位职责、科学的操作规范、简明的工作流程以及建立了符合岗位性质的承诺机制。相关规范在投入实际考试接受检验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建议,不断查缺补漏,形成了标准化、系统化、可操作化的手册范本。具体包括《人事考试管理规定》《人事考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人事考试面试工作管理规定》《人事考试试卷保密安全管理制度》《人事考试考场安全管理制度》《计算机考试安全保密制度》等。

3.重点领域重点推进,着力打造考试亮点。襄阳市人事考试基地着重将人事考试题库、面试考官库、命题专家库“三库”建设作为全市人事考试工作(基地)的重点。在题库建设方面,采用向命题专家日常征集试题、组织命题专家封闭命题、向省内外优秀命题机构购买试题、单位内部人员自主命题四种方式聚集,当前题库存量5 000道。在面试考官库管理方面,制定考官选拔标准,经过“组织推荐—严格审查”程序,建成了以高校教授为主,涵盖文、理、工、医等多个学科400人的综合面试考官库。

4.基地信息化水平日益提升,创建社会化考试服务品牌。襄阳市人事考试院2016年加入全省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事考试第一方队,首次参加全国统一招聘考试,实行了统一报名、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公示成绩,达到了考生、用人单位和社会“三满意”。社会化考试服务对象遍及鄂、豫、湘、皖等省市和中央国有企事业单位。

(二)襄阳市人事考试基地工作存在的问题

1.对外协调约束能力弱。一是标准化考场少,联系难度大。在国家公务员招考方案中,对考点、考场设置的要求包括了“身份验证、指纹识别、安全检查、公安医护、设备监控”等多项功能,显然现有考场资源无法全面满足这些功能需求。同时,襄阳人事考试院没有自身的考场资源,只能选择与学校合作,人事考试常常和教育系统的正常教学安排发生冲突。二是对抽调考务人员缺乏有效约束。由于考试规模逐年扩大,尤其是在组织公务员录用考试,事业单位招聘人员考试,一、二级建造师及执业药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等大考时,仅考试管理机构单位人员根本无法单独完成,95%以上是人事考试管理机构以外工作人员。在考务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不遵守相关规定,尤其是迟到、早退、责任心不强等现象屡有发生,目前已有的处理办法只能是下次考务工作不再允许参与,但新抽调人员不免又会发生同样的问题。

2.专业性不足。人事考试是一门科学,要实现科学管理必然离不开专业的管理团队。由于单项考试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每遇考试,仅靠考试管理机构人员远远不够,大都需要抽调大量外单位人员。虽然抽调人员承担的多是单向性工作、点上的工作,而且考前要组织集中培训,强调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方法,但因培训时间短等原因,难免专业性不足。

3.人才选拔测评针对性不强。目前襄阳市针对专业技能类人才的招聘考试依然采用大方向、大专业的招考形式开展,人才的选拔测评只能测试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而无法达到针对岗位需求的精准招考。

(三)襄阳市人事考试基地建设发展态势(SWOT)分析(见表 1)

1.是为“一极两中心”提供人才支撑所必需的。党中央、国务院2010年出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作为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事考试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决定人才评价发现和选拔任用的效能;[1]人事考试基地建设是人事考试工作的重要载体和物质支撑,人事考试基地建设的水平又是决定人事考试管理水平的根本和基础。襄阳“一极两中心”建设的关键、第一要素也是人才。因此,襄阳市人事考试基地建设在当前时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表1 襄阳市人事考试基地建设SWOT分析表

2.是打造汉江流域人才“洼地”所必需的。当前襄阳正迎来“一路一带”、“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叠加的发展黄金期,发展急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因此,时不我待,将襄阳打造成汉江流域人才“洼地”,通过发挥襄阳人事考试基地的信息汇聚功能、评估选拔功能、教育培训功能,充分彰显襄阳政策、环境、机制的优势,着力营造广纳八方英才的人才环境,形成人才流入门槛降低、流动成本减少、人才环境良好的人才聚集地。

3.是打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襄阳“换道超越”的新经济增长点所必需的。襄阳“两个中心”建设中,将襄阳建成汉江流域教育中心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人事考试基地建设也是教育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将襄阳市人事考试基地打造成鄂西北片区、汉江流域人事考试基地,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提供人才支撑的同时,人事考试作为一种消费,还承担着拉动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责任。考试经济作为教育经济的一部分,也必将成为襄阳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途径。

二、鄂西北人事考试基地建设思路

(一)主要目标

经过3~5年的时间,投资5亿元,将鄂西北人事考试基地建成符合《全国人事考试基地建设规范》标准的,包括考试楼、培训楼、考务楼和专家楼4幢主体建筑,具有配套功能齐全的考试命题、试卷印刷、试卷保密和评卷场室,以及设施完备的会议室、指挥中心、档案室、食堂和专家、考官住房,可为各类人事考试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务员培训、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职能力提升、知识更新培训、职业技能开发、技能鉴定等人社工作提供专业化、现代化、规范化服务的现代化人事考试基地。

图1 人事考试基地建设思路图

(二)建设思路

大力实施“12345”鄂西北人事考试基地建设推进策略,即1个目标、2个辐射、3大功能、4大系统、5大机制(见图 1)。

1个目标——三到五年内建成“鄂西北人事考试基地”。2个辐射——立足襄阳,辐射汉江流域,辐射鄂西北,为区域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选拔、培训服务。3大功能——考试功能(人才选拔)、培训功能、信息交流功能(人才信息交流、学术交流)。4大系统——试题库建设系统、专家遴选系统、信息化系统、培训系统。5大机制——联席会机制、标准化管理机制、监督机制、安全机制、信用机制。

三、推进鄂西北人事考试基地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加大财政支持

加大财政投入,将鄂西北人事考试基地建设项目列入襄阳市“十三五”重大项目名录,实现项目建设目标化、路径化、任务化。将鄂西北人事考试基地建设的安防系统纳入《襄阳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实施方案(2017—2020年)》,给予专项建设经费。

(二)完善测试科目,服务人才甄选

充分考虑未来襄阳发展对人才需求趋势,充分利用襄阳市人事考试题库、面试考官库、命题专家库“三库”资源,通过题库和命题专家库的有效整合,实现专业类人事考试命题工作的高度专业性和针对性;利用面试专家库资源实现人事考试的专业化面试。

(三)分类管理,建立人事考试基地可持续发展机制

在人事考试基地建设上可采取自建和联建两种形成,自建基地由人事考试管理部门负责筹建管理,联建基地则依托学校现有基础场地设施加以改建。[2~3]自建基地由市人事考试行政主管部门筹建,以提高人事考试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为目标,着重建立完善内部管理体系。联建考试基地由协作学校管理,市人事考试行政主管部门协议改建,彼此需要创新管理办法,细化实施细则;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双方全责;实行动态考核,确定激励机制、淘汰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姜钢.国家教育考试安全面临的形势和对策[J].中国考试,2013(2):25-28.

[3]陶燕丽.我国现行考试管理体制的弊端及其应对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35-37.

猜你喜欢
鄂西北人事襄阳
襄阳市第七中学
成才(2023年13期)2023-10-24 08:46:50
人事人才
襄阳销售打响春耕攻坚战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鄂西北传统民居多样性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4期)2017-04-10 00:01:44
姚雪垠在鄂西北的抗战文化活动述论
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履职尽责——襄阳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