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2018-06-08 10:21赵开明段红梅
东方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养成行为习惯低年级

赵开明 段红梅

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习惯,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着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低年级;行为习惯;养成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习惯是我们存放于神经系统中的资本。一个人有了好的习惯,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一个人有了坏的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由此可见培养习惯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小学生就如同一张白纸,天真无邪,并没有养成不好的习惯,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

一、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

小学阶段儿童的身心发育迅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兒童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没有主观能动性,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习惯必将对自己的人生影响意义深远。如果寻找到适合的方法,尽早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但有利于当前的学习,还将使自己终身受益。

二、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

1、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孩子们走进学校后,你能自主的读书、背诵。课堂上,自觉记录笔记的少之又少。尽管老师大费周章的备好课,制作精美的课件,营造养好的学习环境,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又有几个呢?

2、安全意识淡薄。每周周前会、班会、晨检时班主任都不厌其烦的强调,不玩危险的游戏,注意交通安全,不喝生水,不攀爬树木等,可是仍有不少学生就是不长记性,对老师的劝诫不以为是,没有安全意识。

3、卫生习惯薄弱。只要大家留心观察,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卫生习惯很差。下课了,低年级学生一个个趴在地上玩耍,到草上上踢球,在体育器材上运动,可每次活动后去洗手的有几个?周一早上穿来的校服,下午放学就脏兮兮的,讲究卫生的人少之又少。

4、礼仪有待加强。中国是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新时期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教育应以德育为首。同学与同学之间不怎么使用礼貌用语。见到老师视而不见,如搭理也是随口一声。学生对待老人的态度冷淡。

小学学习生活,只有认知而没有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综上所述,促进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如下:

1、创设环境,培养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人格魅力和精神修养的凝结。“生活即教育”,古代孟母三迁,足以看出环境影响人一生的发展。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结合班队活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育,创设情景,让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的体验,来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当一个班集体中绝大多数同学具有了良好的习惯,那个别的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自然就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因此,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应必须注重班集体的建设,正所谓环境造就人才。

2、小事入手,逐渐养成

生活无小事,件件需认真。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更是没有小事可言。习惯的养成正是从一件件小事中积累而来。每周确定一个具体的习惯,教师有意识的督促学生严格且反复训练。升旗时,纠正学生行队礼,家访进行礼貌待客地训练,每周班会后十分钟整理书包,课堂上,提示读书、写字的姿势……为了使学生渐渐养成习惯,可把学生不容易做到的编成儿歌、口诀等反复吟诵,使之逐见成效。

3、榜样引领,家校合力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是关键。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是完全不同的表现。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教师和家长的影子,所以设身处地,榜样引领,不仅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对高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家庭作为儿童的第一课堂,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作用。我校许多家长外出务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家长要经常和孩子联系,请监护人多给予关注,时常关心孩子,而不是放任自流。家长也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懂礼貌、讲诚信、孝敬父母,倡导节约等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孩子。作为教师,应身体力行,自觉弯下身子捡垃圾,扶正课桌椅,按时上课,上班不迟到等。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4、贵在坚持,检查督促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它需要时间的积淀,是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不能想起来就要求学生做一下,想不起来就不管不问。教师要有毅力,注重落实。制定的规章制度后就应要求学生坚持去做,时常提醒。相信经过反复地训练,学生一定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的行为,教师要严厉制止并使其改正。坏习惯养成了,改起来更不容易。班里的一名同学“大富”,总喜欢把手放到桌洞里玩,有时玩红领巾,有时玩带来的卡片,有时摸玩书本等。笔者发现后,每次上课都督促他把双手放到课桌上,用了三个多月才使他的这个习惯改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生的主宰,要拥有它,绝对不能少了“坚持”二字。

5、加强训练,促进养成

低年级的学生天真烂漫,对生活中的一起充满好奇,明辨是非能力欠缺,对于“对”与“错”的界定不清楚。因此,家长和教师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无私的关爱使其健康成长。开学了,孩子们甚是欢喜,对小学生活满怀期待。走进教室,随便坐;上课回答问题不举手;见到老师不问好等,经过近两年的培养,孩子们各方面都有了进步。近日来,我校一直为创卫努力着。每天都有老师在校内和校外打扫卫生,晚上10点了,仍有一大批老师在坚守岗位。笔者把环卫工人和老师们打扫卫生的图片做成PPT,在教室里播放着,让二年级的孩子说感想。孩子们畅所欲言都是在讲要保护环境,为保山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而努力。第二天,笔者走进教室,发现教室整洁多了,每当地上有纸屑时,孩子能主动弯下腰去捡了。看到这些,内心是喜悦的。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必须坚持不懈,反复训练。它需要学生自身地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引领,需要家长地榜样示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培养习惯,必须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开始。

参考文献:

[1]刘梓.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行动研究》[M]. 首都:刘梓, 2008.

[2]陈琦、郭佳音. 《谈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M]. 上海:陈琦、郭佳音, 1998.

[3]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 首都: 苏霍姆林斯基, 2007.

猜你喜欢
养成行为习惯低年级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航母舰员安全意识养成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