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媛 吴妍婷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十三五”期间成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点。“文化转向”视野下的非遗英译工作也崭露头角,正译与误译现象并存。本文从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现状出发,为翻译人才培养的提供策略建议。
【关键词】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翻译人才培养;文化转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1-0232-01
一、引言
在地域上黑龙江属于“边缘”省份,在文化上却属于“优势”省份。自2007年开始,黑龙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其形式丰富多彩、种类千姿百态、数量逐年增加,从地域性菜肴饮食的制作技术到传统性“四小民族”的手藝表演,优秀的非遗不胜枚举。黑龙江拥有的地理位置、气候资源、民族历史,使其在国内国际交流合作中显出竞争优势,吸引国内外各界人士来推动龙江非遗发展工作。
而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以英国翻译学派的领军人物苏姗·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为代表,创立了“文化转向”的学派,自此传统翻译理论开始了颠覆性的变革。翻译不再是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而是译者复杂的翻译心理活动过程。“文化”赋予翻译的任务及翻译在新时期顺应非遗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二者相互契合——此时的翻译既要不受制于文字、顺应文化,又要使不同语言的使用者能够顺利交流。
二、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现状
龙江非遗项目目不暇接,有利于吸引外资入驻和旅游开发,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但随之而来出现翻译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非遗名录和文化产业园区的英译本,整体质量和数量合格,表达较为恰当的意思,格式大体上完整,基本能够运用翻译“信、达、雅”原则。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以接受的英文表达或现有翻译进行再创作,生成全新的英译实例有: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民间文学项内的“满族萨满神话”,多被译为“Manchu Shamanism Mythical Legend”或“Manchu Shamanism Myth”(神话的英文为Legend或Myth);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技艺项内的“克东腐乳”,多被译为“Kedong Sufu”、“Kedong Chinese Cheese”、或“Kedong Soy Cheese”(腐乳的英文为Sufu、Chinese Cheese或Soy Cheese).
但也存在为数不少的误译实例,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曲艺项内的“相声”,误译为“Xiang Sheng”,正译应为“Crosstalk”或“Comic Dialogue”; 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美术项内的“面塑”,误译为“Mian Su”,正译应为“Dough Figurines”。
三、非遗英译现状对翻译人才培养的影响
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过程中,翻译乱象屡见不鲜,因此对翻译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翻译技能、方法策略成为翻译人才的内在实力,翻译表现力、随机应变力成为翻译人才的外延实力。
《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中标明高校培养翻译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宗旨是培养品德与才能兼具的人才,是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人才。合格的翻译人才除了能够熟练运用专业语言、缜密的逻辑思维、丰富的知识常识、优良的职业道德外,还要适应跨文化交际中的突发状况、熟悉相关行业的工作程序、良好的社交和沟通能力。简言之,翻译人才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共同构成综合能力。前者包括翻译的思想、方法、基础知识、行业常识等;后者包括翻译的实践力、调适力、创造力等。据不完全统计,黑龙江省内地方院校的翻译人才输出,距离以上提及的现实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
翻译人才培养的策略中应纳入“统一”、“简洁”和“易懂”三项基本原则,同时兼具处理国际化和本土化、标准化和多元化、规范化和多样性等关系的能力。
非遗在黑龙江的英译,本身集特殊性和地域性于一体。在此特殊情境中的译员,除准确完整地翻译出非遗的内容,还要将非遗所传承的深远意蕴透过翻译传递给世界。“传情达意”是对非遗翻译的贴切表达。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更是黑龙江的文化瑰宝,其英译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选拔优秀翻译人才成为省内高校不可推卸的重任。翻译人才的培养工作转型迫在眉睫,响应翻译市场的号召,伴随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契合地域的变更,肩负重任;在语言交流之上,最终完成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