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使用教材,提升品德课堂实效

2018-06-08 11:19沈玲芳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11期

沈玲芳

摘要:开放性、综合性是品德课程的主要特征,它面向学生的整个学习及社会生活世界。调查发现,教材中所呈现的学生生活场景与现实生活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及距离感。教师必须把握、处理好教材,将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删减或拓展,使教材成为师生之间在教学活动中的中介与桥梁。在教学中做到:整合教材内容,捕捉贴近生活的素材;重组教材内容,找寻唤起兴趣的素材;拓展教材内容,挖掘生活外延的素材。在教材的使用上,努力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让品德课堂的有效性真正得以凸显。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整合教材;重组教材;拓展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 04B-0070-03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包括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这扼要的要求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学生的生活空间不光在学校里,还有自己的家庭、社区以及更广阔的自然和社会。教师要特别留意学生的校内外活动情况,以便从中发现可供课程选择的活动素材。因为,本课程的特征之一就是开放性,它面向的是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然而,新教材中所呈现的儿童生活场景与现实生活中的生活状况难免存在着差异及距离感,有时还有一定的滞后性。那么,如何拉近“教材中的儿童”与“教室中的儿童”在学习生活上的距离,使之在心灵上能互相碰撞,在情感上能产生共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握、处理好教材,使教材成为师生之间在教学活动中的中介与桥梁。

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可塑性很大,编者也为我们提供了开放性的内容,为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深度开发留有空间。所以我们应以课标为准绳,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或调整。根据学生的需要,挖掘现有的教育资源,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拓展教育空间,以弥补教材的不足,从而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势在必行的。

一、整合教材内容,捕捉贴近生活的素材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倡导品德培养必须回归生活,把握来自社会诸多方面的教育因素,使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更贴近生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愉快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注意内容的整合,捕捉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来组织教学。

我在教四年级《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时,关注到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有的甚至已经习惯于“只知被爱,不懂爱人”。面对与自己不一样的残疾人,无法体会他们的不便与痛苦,甚至会嘲笑、看不起他们。原教材的内容结构是:通过一幅名画《盲女》,设想假如双目失明的后果,从而体会残疾人的难处。接着安排了几个身残志坚的中外名人的故事,从而感受他们的精神。然后教材上安排了两幅图(一幅是关爱的,一幅是欺侮的),在对比中教导学生要尊重残疾人。最后讨论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这样的安排看似有序,但给的成分太多,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感。为此,我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先组织这样的环节:请一个学生蒙着眼睛到黑板前给人像添个嘴巴,再请一人用左手在黑板上写几个字。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他們的行为,然后请上前添画的同学谈蒙上眼睛做事的感受。让学生在情景模仿中换位思考,感受残疾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种种不便,激发了学生的爱心。我用凝重的语气小结,说这只是暂时的一个体验,可现实中,有不少人却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生活。紧接着,给孩子们讲述残疾人的不幸,有的是天生的,是一出生就感受不到声音和色彩的盲人、聋子,一场大病也许永远就卧床不起,一次意外的车祸也许就失去双腿,一场灾难性的地震让很多人的身体不再健全……而这一切,可能随时会发生在自己或是周围人的身上。孩子们被震撼了,神情也严肃起来,开始了思索,从而对残疾人多了一份同情、理解和关爱。我再出示教材中霍金的事例,让学生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上、工作中会虽然遇到很多困难,但是他们拥有身残志坚的可贵品质。再让学生谈谈生活中看到的残疾人是如何顽强生存的,从而懂得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并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 然后,再拓展助残日的资料,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让学生明白关心尊重残疾人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最后落实在指导行为,展开了班级讨论:日常生活中,人们为残疾人做了什么,作为学生可以做些什么。引导学生将“我想做”落实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教材中,类似的内容整合运用比比皆是,只要教师做有心人,结合生活实际,及时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就能提高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的实效性,并使道德情感在现实生活实际中得到升华。“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作为教师应该更多地以教材为载体,让学生亲身去获取生活经验,养成道德素养。

二、重组教材内容,找寻唤起兴趣的素材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让孩子享受属于他们的快乐、积极、有意义的课程生活,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而品德教材的综合性也很强,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形成完整的教学线索,教材中精选的照片、图文,也使得教材的直观性很强。但统一的教材内容有时不一定适合本地区、本班的学生。这时,老师就要结合学情,大胆取舍、重新组合,将贴合学情的、容易唤起共鸣的内容融合在课堂教学中。

为了在教学中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在自己感兴趣的情况下接受润物无声的教育,在上《父母的疼爱》一课时,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爱表演的心理,首先出示几个学生小时候的照片,让大家猜是谁,然后引导小结,这些珍贵的瞬间都是疼爱我们的爸妈用心记录的。然后,让孩子展示课前带来的照片,开展“感受疼爱”的故事会,随后是“体验疼爱”的家庭剧场,交流与分享中,学生感受到父母每天工作的辛劳和对自己的无私关怀,认识到要感谢并珍惜父母的疼爱。在上这课之前,我还组织了一个“小鬼当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当一天家,从早晨买菜起,安排好家里一天的生活,洗洗碗筷,收拾房间。我还通过家长信息平台,与家长取得联系,希望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明确要求之后,孩子们都兴致勃勃地参与。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这一天的感受,再想想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最需要什么。有的说在做菜时最好有人帮忙;有的说在感到累的时候需要歇一歇;有的说妈妈天天做这些事情,真不容易啊……通过实践体验,学生感受到了劳动的不易,也激发了学会分担家务,报答父母的愿望。

現在品德课,不再是以前的“教育”课了。“苦口婆心”的教学方式收效甚微,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点到为止,润物无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恰当地重组教材,活用教材,努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拓展教材内容,挖掘生活外延的素材

“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教法在变,而教学内容变化的周期相对较长。因此,我们在使用手中的课本时,要创造性地使用,既善于利用课本,又敢于跳出课本。我们的课堂应包括课本内容,又充满生活内容、现实内容和时代内容。因此,对现有部分教材内容必须灵活变换,大胆取舍。

在新版的小学品德课当中,除了一些基本的环境地理知识外,还包括大量的有关资源利用、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性文本。例如,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塑料与我们的生活》《从一滴水说起》,重点谈到了当前我国的白色污染和水资源合理利用问题;四年级(下册)《绿色小卫士》,鼓励学生们保护身边的环境,拯救地球。在教学时,除了媒体资料的拓展性展示,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进行课外资料的查阅,自己主动地探究发现。让学生在小组讨论、自主交流中认识到人与环境之间共存共荣的关系,意识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可能导致资源耗竭、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频繁等现象,从而从小树立起环保意识。如我在教四年级(下册)《绿色小卫士》这课时,在课前搜集相关的内容,在课堂中呈现图片、录像及相关数据等资料。当学生们看到教材中所呈现的堆积如山的工业垃圾,遭受了工业废水污染的河流、光秃秃的只剩下一个个树墩的森林,他们被深深地触动了。我还布置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观察家乡的大运河,了解我们生存的环境。结果发现,家乡河流的境况让人十分担忧,河边的空气中夹杂着一股酸味,时有居民将垃圾丢在河边,更有工厂竟将工业废水悄悄排入河中,河边垃圾成堆……一组组画面给学生敲响了警钟,学生深深意识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保护我们的家园,需要人人做起。课上大家还设计出了向附近居民发出的《保护环境保护家园》倡议书。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学生们看到了现状,感受了危害,写出了倡议,培养了从小要保护绿色环境的意识。

正如新课标所述,“教科书是教师引导儿童开展活动的重要资源,也可视作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本课程教学特点的‘案例。”我们不但要合理地选择、优化教学内容,更要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我们应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除了借助必要的图书资料、影像资料、计算机软件之外,还要把课堂“搬”进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自然和人文景观、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从而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

总之,作为一名品德学科教师,若没去读懂、去感悟教材的深层次含义,那课堂教学肯定既没有广度,更没有深度。我们应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有效整合学校、社区等多种社会资源,恰当进行教材的深度开发,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拓展,努力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让品德课堂灵动有效起来。

责任编辑:赵赟

Creative Use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Moral Education Efficiency Promotion

SHEN Ling-fang

(Wuzhong Baodai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Suzhou 215128, China)

Abstract: Openness and comprehensiveness is the main feature of moral education, which faces students entire learning and their social life world. A survey shows that there is a certain difference and distance between book life situation and their real lives. Thus, teachers must properly reorganize, cut down on or expand the teaching materials to make them become the media and bridg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First, teachers integrat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capture materials related to life; second, teachers restructure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seek interesting materials; third, teachers expand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mine the materials with life denotations. Also, teachers should try to change from teaching materials to teaching by materials for an effective moral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moral course; integration; reorganization; expans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