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写作是一种内隐表达的过程,在内隐写作直观可视化的过程中,儿童的写作面临困境。教师借助思维可视化手段,可以从核心知识聚焦、赋形操作、结构建模三方面,升格儿童的写作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关键词】内隐写作;核心知识;赋形操作;结构建模;思维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17-0024-04
【作者简介】顾敏,江苏省常熟市绿地实验小学(江苏常熟,215500)教科室副主任,一级教师。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思维在同化和顺应交替中使原有认知图式建构发展,构架新认知结构的过程。写作需要厚积薄发,正如学生内隐表达的过程。阅读积淀、情境刺激触发内隐知识,而外显知识则能清楚地传达。这与内隐学习理论存在共通点。为了升格儿童写作思维,一部分内隐知识必然要外显化。但在直观可视化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通病。
第一,可视化序列没有清晰外显。如应用类作文文体规则明确,教师的教学过程却缺乏具有典型意义的思维逻辑导向。第二,非核心的一般外显可视化。用简单化了的规则指导儿童写作,如写记叙文时,引导学生“开头点题—中间展开—结尾扣题”;写议论文时,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脱离语境的一般规则反而使儿童文路寻常,失却灵性。第三,规则内隐“不作为”困境。陈述性知识可帮助学生识别文体规则,却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教师没有提供指导写作的操作性程序与策略。
思维可视化教学体系创建人刘濯源先生说:“学习不能停在感知层!”学习需要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借助思维活动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从而间接深刻地表达。那么,如何升格儿童的写作思维呢?
一、核心知识是思维观照的逻辑关键点
写作知识被遮蔽,语言结构就失去了生长的温床。正如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所言:“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要有合宜的知识来构建。”习作教学应在对文体知识、习作内容、言语表现、呈现策略的核心驱向中,教给学生“合宜的知识”,形成科学的习作思维体系。
1.明确写作规则,提取要素序列。
在规则建构方面,将零散知识点串成逻辑清晰、层级分明的知识网络,在建构中促进提炼、概括和分析能力的发展。以苏教版五下《学写新闻报道》为例,教者就建立了核心知识倒金字塔型思维图,如图1。
新闻报道的写作规则在形式体例上区别于一般记叙文。通过倒金字塔思维图呈现核心知识序列,成为表达的思维导视。正确的写作思路是先建立作文规则,如观察日记、调查报告、书信、假条等应用类作文规则典型外显,作前需有清晰的认知,在语境练习中内化为写作经验。
2.关注文体辞格,追索元素组合。
苏教版一下《叶子的眼睛》中“露珠儿是叶子的眼睛,眨呀眨的好像说:天亮了,真高兴!”短语构成的比喻,写作难度在于溯本探源,生成思维的核心逻辑。从感知本体喻体的相似点出发,追索想象、理解、归纳、推断的思维线,发现立意本质,再把抽象的思维网落实到具象层面,通过言语画面促成审美表达。
(1)分析归纳
相似点:露珠(闪亮)—眼睛(眨眼)
想象点:看见晨光的心情
(2)追索推断
相似点:星星(闪闪)—眼睛(闪亮)
指针(走动)—眼睛(眨动)
路灯(明亮)—眼睛(光明)
想象点:星星低语、时间流动、照亮夜的路
(3)生成语言
星星是夜空的眼睛,闪呀闪的好像说:“小宝贝,睡觉啦!”指针是时钟的眼睛,走呀走的好像说:“珍惜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路灯是城市的眼睛,亮呀亮的好像说:“天黑了,路上当心。”
习作教学要从文体角度选择相宜的习作知识,关注修辞格和表达特点,融通体验,这样学生反刍感受时就言之有序。
3.建立逻辑模型,注重细节知识。
适合文体和写作内容的“合宜知识”开发,不能一次性授予学生。以苏教版叙事性写作教学为例,统计包含了如下写作知识,见表1。
同一类文体的习作教学,要将知识合理有序地分散在不同的写作要求下,形成类文体的写作知识序列。真实的写作需要若干具体的言语细节来呈现,这些细节性知识正是习作个体最紧缺的。即使是同一文体,在面对不同主题时,习作知识也应有针对性,如表2呈现的就是叙事性文体中的细节知识对比。
表达与学生思维息息相关,而思维迸发于文体和细节的知识模型参照下,理当根据表达核心发掘素材,贴近文体要求。
二、赋形操作是思维攀援的章法落脚点
习作,就是将写作立意赋形的过程。四川师范大学马正平教授认为,写作要将主题化为结构,将立意赋予形式化(结构、语流)。赋形,即对主题、立意渲染,将表达意象分形为多维的主题化结构,以达到动人的文章氛围和感覺空间。这种写作思维的原理是重复与对比,如苏教版二上《识字6》的韵文(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椰树/骄阳/海岛;牦牛/冰雪/高原)就建构在赋形思维的操作模型下。
通过意蕴情调相同而内容不同的意象,介绍了祖国四地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四组词串的情调对比反差,使学生对不同的文化特征感知得更清晰。
1.同质层叠:渲染深化意。
立意的深入人心,就在于通过对点的层层放大,选择一系列同质的材料描述,渲染出一个立体丰满有层次的情状。写作中赋形思维模型的介入,促成文章言的内在秩序,让思维表达的主题更深刻。笔者立足于赋形思维的操作模型,引导学生延伸创作了一首四季韵文:
好雨/绿芽/暖春;骄阳/浓荫/盛夏;清风/硕果/金秋;大雪/冰花/寒冬
在和学生明确了春夏秋冬四季特点的基础上,从暖春、盛夏、金秋、寒冬四个角度,对比写作。每一组词串引导学生各抓两个特点丰盈的意象。学生按季节意象搜择素材,精简提炼、巧妙概括。譬如,基于暖春视角,选择最能体现春意萌动、生机勃发的词语:春芽破土、桃红柳绿、杏花春雨、草色青青、春风拂面……
课文的體例是“代表性事物+气候特征+地域”的组合,迁移中变式为“气候特征+代表性事物+季节”,关联更自然。变换在创作过程中反复出现,词串上下意象词性一一对应,如原先暖春选择的是“花开”,后与“浓荫”词性有隔,遂舍弃改换。
2.同质异构:多维强化节。
对立意深入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变奏,多维渲染生成一种重叠的节奏韵律感。习作《我的同学》先明确特点,小书虫、爱劳动、运动健将等,引导抓一两个特点集中突显复杂的写作对象,譬如以核心词“爱劳动”为定向,通过晕圈形式搜索选材,聚焦三个事例:大扫除抢着干、春游捡杂物、替换水桶。或运用对比的赋形思维,让文章起伏跌宕、转折变化。围绕主题选择相对的写作素材,如“替换水桶”事例的展开:体育课后嚷渴、没水后大家闹哄哄、大力士无动于衷。
以往写作《我的同学》一般以“外貌+特点”编织思维网,呈现如下:
开头 简介是谁,点题
介绍外貌长相
正文 性格特点或兴趣爱好,重点
列举事例
结尾 对他的评价或他对我的影响
笼统的一般框架,对复杂性写作思维的生成影响不大。作文的部分规则内隐模糊,合理纳入重复与对比的章法,建构指向有效促写的可视化图示,也是使写作思维走向深刻化的重要方式,如《我的同学》“特点”部分的思维图示如下:
思维生成 我的同学很爱劳动
思维展开 大扫除抢着干
(具体表现) 春游捡杂物 体育课后嚷渴
替换水桶 没水后大家闹哄哄
大力士无动于衷
思维聚合 对他的评价或他对你的影响
在特定语境下运用思维操作模型练习表达,可令内隐写作渐渐成为立意、结构、材料的自觉化生长过程。
3.重复对比:交织升格境。
重复与对比是赋形思维的基本模型,素材和逻辑双向运动,文章在核心意向的驱动下自动吸引材料,强化表达的整体节奏,达到主旨的最佳呈现。将写作操作转向具体模型化,促使内隐写作成为一种可通过学习实践而提高的技能。学生个体对事物的取向、认知不同,即使同一事物的描写也能写就风格迥异、思维独到的文章,这样写作便能焕发勃勃生机。
三、结构建模是思维可视的行文出发点
写作能力是种复杂结构:外层是语言的运用表现,中层是思维的生成创造,深层是文体的分析认知。外层是表现因素,遵循写作思维支架,演绎出文体内容的外在结构。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一)立足线性结构,串起表达逻辑
将隐性思维外化成显性逻辑框架需借助思维可视化工具,实质就是将教材例文转化为儿童构思表达的支架,即言意转换的过程。根据文章的体式,提取关键结构要素,作为儿童习作的基本支架。
1.逻辑编码,构筑显性句式。
苏教版一下诗歌《中国红》的句式基本逻辑编码“什么样的什么是红色的”,属于修辞、事物、颜色的组合。笔者以思维导图呈现学生的课前小研究,从自然、生活、习俗、文化、建筑多维出发,引导学生基于句式“什么样的什么是红色的”,串出美味的糖葫芦,借助多层视角下的多种事物感受中国红的无处不在,在立体化中国红意象的基础上,内化语言的初感。
2.回收提炼,激活细节体验。
美国中小学写作教学倡导“过程教学法”。学生利用回收记忆策略搜索追溯事件,激活和事件有关的情感,用短语记录下涌现的多元想法,将写作实践过程与写作知识指导有机融合。一篇习作的言语活力,大多源自学生在文中流露的恰当而丰富的动态体验。笔者在写作课堂上常用无声表演猜测、精彩视像回放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以导图提炼思维,在体验中调动情感激活思维。
3.一线串珠,铺排篇章气势。
诗人海涅说过,结构文章“像首饰匠打金锁那样地劳动着把一个个小环非常合适地连接起来”。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将与中心有关的材料用语言线索串起来,形成一个鲜活灵动的有机整体,才能组合成一篇思路清晰、中心突出的好文章。人教版七下《爸爸的花儿落了》通篇68个自然段,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执教此课时就拨开了一线串珠的玄机。在梳理故事内容的过程中,理解课文运用插叙的方法。引领学生初步领会小说插叙在小说叙事上的最大优势和作用:自由。即插叙可以突破顺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定,自由地将不同时空点上曾经发生的事情嵌入顺叙的结构中,从而使小说内容更丰富、小说人物更饱满、小说节奏更跌宕。课末,王老师又通过还原情境等方式,呈现了英子中学参加演讲、毕业后找工作等生活事件,学生在仿写中回看英子的成长历程。
(二)构建写作图谱,厘清写作关系
儿童不乏经历,不缺感性体验,而是缺少理性、系统、科学化的写作建模,缺少对于写作思维有效化的管理方式。思维可视化就是将不可视的思维直观呈现的过程,写作应指向过程结构的建构。
1.创新思维:辐射聚合,从思维丰满走向有序表达。
苏教版五上《习作6》呈现了猫燕相持图,教者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想象燕子脱险一波三折的情节,在鱼骨思维导图上丰满支架,借助关键词想象联想,让情节、结构自由发散,故事波澜起伏。写作的实际能力不应停留于掌握各种文体结构及写作格式的层面,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力、创新力。通过勾勒思维导图,让想象有支撑,故事有序发展,这样写作有依据,故事更显条理。
2.原型启发:联比迁移,从一招一式指向触类旁通。
作文教学的思维迁移,最典型的莫过于原型启发。例如,运用结构和语言符号将阅读规整为符号系统,然后迁移到写作中,由模仿到创造、由共性到个性。譬如,引导学生依据文体内容的原型启发,将苏教版三下《槐乡五月》的内容元素迁移仿写《槐乡歌》,这个过程既拓展了知识,又达成了整体回归。知识可视化在原型启发的联比迁移中入格地转向思维可视化。课堂从得意到得言,又在得言中更深入地得意,在迁移表达中实现言意兼得,在美的愉悦中得到了文情的熏陶和文理的提升。
仅仅是表层知识的落地、外层语言的运用和浅层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难达自觉生成的策略化。借助思维可视化手段,为学生开辟直达核心的探究路径,使学生参与到知识组织、意义构建的过程中。从核心知识到思维着陆,从知识可视化走向思维可视化,一路探寻着表达的内在秩序,学生的写作潜能也将慢慢着陆彼岸。
注:本文获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