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东建
摘 要 现阶段,我国已由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争夺也愈发激烈。在企业发展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社会保险是国家为员工提供的福利,并逐渐在企业中得到普及与完善,而社会保险更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部分。因此,为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为员工提供社会福利保障,加强在人力资源中对于社会保险的管理。
关键词 社会保险 人力资源管理 价值
在企业的所有部门中,人力资源部门是最主要的部门之一。所谓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将企业中人力与物力相结合,进行资源协调配置,以此有效加强对企业的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作用是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人才效用。而对于人才的利用首先要留住人才,因此在进行人资管理时,企业需要适当加入社会保险,为企业员工提供更大的福利保障,以此留住现有人才,吸引更多人才加入企业,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效用。
一、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构建不够完善
现阶段的多数企业在发展中对于人力资源缺乏管理,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制度。很多都是照搬西方企业的管理经验,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保险制度尚不完善,导致西方的管理经验无法有效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需求。除此之外,很多企业人资管理者的目光过于短浅,只重视眼前的利益,忽视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影响;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保险的重要作用,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社会保险的真正作用无法发挥。
(二)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
现阶段,企业发展之本是需要将社会保险与人力资源管理充分融合,但企业缺乏专业人才导致无法有效促进其发展。在企业内,精于管理和社保的人少之又少,无法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合适的管理制度。多数企业实行一岗多责制,如财务管理部门或者综合部门负责人力资源管理事务,虽然这样做节约了运营成本,但无法有效落实社会保险制度,造成社保的利用率低下。
(三)企业构建计划体系框架不够完善
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是保障企业员工待遇的基本条件,但在当下企业发展中,由于企业对社会保险的认识不足,相关管理人才缺失等多种因素,造成了企业中的相关社会保险管理制度并不完善,无法促进社会保险的有效利用。
二、增强企业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的具体措施
(一)增强企业对社会保险的认知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企业为使自身得到可持续发展,需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良好的口碑,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因此,要树立良好的形象,企业应为在职员工与退休员工提供更多的福利保障,积极承担责任。而社会保险作为员工的主要保障条件,需要定期缴纳保险费,企业应为员工缴纳部分社会保险,在经济上帮助员工减轻压力,实现企业“以人为本”的发展策略。通过关怀员工,满足其需求,建立良好的口碑,可以吸引更多人才加入。
(二)扩大企业社会保险的服务范围
现阶段,人才竞争越发激烈,多数企业为留住人才,使出浑身解数,通常以为员工提供不同的保险为手段。比如,企业通常采用发放年终奖的形式,而年终奖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年终发放现金、为员工发放红利或者企业股份等。采取多种方式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员工,显而易见,这种方法对于员工而言十分有效。除此之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可多方综合考虑,如将社会保险与员工的个人劳动相结合,根据相同行业与职业能力,结合当地的实际薪资水平提供福利,制定恰当的福利制度吸引人才、激励员工。
(三)提高企业社会保险服务水平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社会保险的发展相结合,制定科学且合理的社会保险制度,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为确保社会保险的有效实施,应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与理论知识培养,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工作效率。
(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保险工作氛围
在企业发展中,员工对于社会保险的认识不足以及错误认知,会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内部相关的人力资源部门应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险有关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提升企业员工、相关领导、人力资源管理者等对社会保险的认识,将与社会保险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制度条例与员工的实际利益相结合,加強对员工的认知引导,不断提升员工对社会保险的认知,充分调动员工对社会保险的参与度。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之间的人才竞争越发激烈。企业要确保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而社会保险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主要且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对人力资源管理有巨大的影响。因此,企业要保持自身竞争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必须制定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中的作用,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为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社会保险中心)
参考文献
[1] 张延平.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与价值浅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7(10):335-336.
[2] 汪德卫.论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