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韵语在书法教学中的运用尝试

2018-06-08 08:06熊高德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书法教学儿歌

熊高德

【关键词】儿歌 韵语 书法教学 运用尝试

儿歌韵语教学在我国自古有之,它在识字普及和文化启蒙方面作用巨大,甚至可以说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的一大特色,最早可追溯至西周的《史籀篇》,后来南北朝有周兴嗣撰的《千字文》,宋朝《百家姓》和《三字经》又开始广为传唱,清代又出现《弟子规》。由于符合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便于儿童记诵,所以类似的儿歌韵语教学方法中的有益部分一直延续至今。那么在现今的学校书法教育中,能不能尝试运用儿歌韵语辅助日常教学呢?在翻阅了大量前人的书法理论典籍后我们欣喜地发现,前人虽然没有为我们留下类似识字教学方面“三、百、千”那样的专门教材,但在各种书法著作当中还是时有见到儿歌韵语的身影。如唐代草书大家孙过庭《书谱》中,就有“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瀚不虚动,下必有由”的论述;清代著名书法大家傅山的“四宁四毋”说,“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这些句子或对仗工整,或节奏明快,朗朗上口,不正是韵语吗?

一、儿歌韵语在书法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摸索和理性分析,我们认为儿歌韵语在书法教学当中至少有以下优势:

1.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便于记忆

小学时期是儿童形象思维最为活跃,发展最快的关键时期。儿歌韵语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儿童对儿歌韵语比普通语言更感兴趣,也就更容易接受。比如在教学低中段学生的铅(钢)笔执笔姿势时,我们通过创编的小儿歌“三个手指搭个叉,就像小手采棉花,小小笔杆虎口靠,中指上托二指压”,形象生动地帮学生记住了三指握笔、中指上托等执笔要点。再如在教学三年级毛笔执笔姿势时,我们一边示范握笔过程,细讲动作要领,一边总结提炼儿歌“小小驳壳枪,笔杆立中央,三指擫押钩,二指格抵凑”,执笔方法学生一学就明,再辅之以“指实,掌虚,掌竖,腕活”来总结五字执笔法的要领,学生保证过口不忘。再如教学坐姿时,我们辅之以“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来总结。這些儿歌韵语的使用,无疑为儿童的书法学习打开了一扇窗户——原来这么专业的东西,记起来这么容易。

2.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便于理解

书法是一门高雅而艰深的艺术,真正可称得上是“活到老,学到老”。里面有许多诸如中锋、侧锋、向背、绞转、俯仰、内擫、外拓等术语,让成人理解起来尚有难度,何况初次接触书法的小学生。可又不能因噎废食,如果回避这些技术要点,对学生的书法审美和终生发展不利。如何既不让学生乏味,又让他们易于接受呢?此时儿歌韵语就可以发挥神奇的作用了。比如在教学“中锋”和“侧锋”笔法时,在精准示范,讲清要点后,我再用“中锋宜涩行,笔尖在中央,侧锋莫油滑,渐行渐调它”来总结。再如教学“向背”关系时,我以带有双竖的口、日,田等字为例,一边分析示范,一边总结,辅之以儿歌“双竖并立往里倒,上大下小多牢靠”。再比如硬笔书法教学中,教学半包围结构字时,我引导学生把半包围字分成两类,并配以儿歌“上包下,要露头;下包上,要托住”这样的儿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掌握了书法学习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又为他们以后书法学习的深入和书法审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在教师创编的儿歌韵语中,儿童的模仿能力必能得到充分发挥,他们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分析,大胆举一反三,自主创编或改编符合他们自身认知规律的儿歌韵语来。比如,我在教学毛笔“右点”时,用了“右下渐重走,顿下稍回头”,再在教学左点写法时,他们就很自然地归纳出“左下渐重走,顿下稍回头”。再比如,在教学“竖的变化”时,他们会根据我提供的范例字,分析归纳出“左垂露,右悬针”的一般规律来。随着教学的深入,再适当渗透前人书法理论中的金句来指导习书和做人,如用孙过庭所言“一点乃一字之规,一字及终篇之准”来教育学生无论习书还是做人,都要谨慎为之。再如用王僧虔所言“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来教会学生辩证地欣赏书法。这些创编的儿歌韵语或是前贤的经典句子,现阶段学生虽未必能完全理解和接受,但必将对他们今后的书法学习和审美产生积极影响。

二、儿歌韵语的运用时机

当然,儿歌韵语运用只是书法教学的一个辅助,并不是每堂课或每个知识点都能用到它。它的呈现必须适时、适量。那么课堂中什么时候用它为妙呢?

1.在学生遇到学习重点时,适时呈现加以强化

例如,在四年级的钢笔教学中,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是一个重点。笔者在以前教学中,并没有意识到儿歌韵语的作用,只是在课堂上亦步亦趋,反复示范指导学生。尽管上课时苦口婆心地反复提示学生注意结构要稳,但由于半包围的字大多数整个字几何外廓形大体是上小下大,呈正梯形,写好并不容易。从学生的作业情况来看,大多掌握得并不好。怎样才能让学生一下子就能记住这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要领?反复思考后,我在示范指导时,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归类,一边教给学生我创编总结出的“上包下,要露头;下包上,要托住”的书写要领,效果相当好。

2.在学生遇到学习难点时,适时呈现加入突破

例如,在教学相同部件组成的字,如林、朋、从、羽、比、昌、出、多、哥、炎,以及“品”字形结构字时,我引导学生将其分为三类,归纳总结出“同形相并,左小右大;同形相叠,上小下大;同形三叠,右下重”的儿歌。课后作业反馈效果良好。

3.在学生学习疲惫时,适时呈现加以调节

练习书法是一项苦差事,除了认真听教师讲授外,主要靠自己的苦练。让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端正身姿,一板一眼,一笔一画地写上几十分钟,确实是件困难的事。课堂当中,让他们活动活动、轻松轻松有时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的儿歌韵语册子里就有专门为他们准备的“轻松操”:“伸伸手,扭扭腰,书法活动不可少,耸耸肩,摇摇头,写得再丑也不愁,转转手腕打个响指,我写的字谁能比,谁能比!”还有手部活动操等,学生一边念着儿歌,一边活动筋骨,一下子满身的疲惫一扫而光。

三、如何创编儿歌韵语

如前文所述,目前的书法教学中,儿歌韵语是没有固定教材的,它需要我们自己去创编。作为一名书法教师,首先对传统的优秀书法经典理论要有一定的了解,像孙过庭的《书谱》、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黄自元的《欧体结字九十二法》等书法理论著作,营养丰富,不可不察。对其中那些对仗工整、语意明确的,要烂熟于心,大胆拿来;对那些言简意赅,但略显拗口的语句,要进行适当改造;对那些自己不懂或书法界有争议的,坚决不用。其次还要多参看今人名家编著的书法教材。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有心,平时注意揣摩研究,遇有灵感,随时记录,归纳理顺,边用边改,日积月累,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儿歌韵语,读起来朗朗上口,运用得当,既可以当堂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对书写起到了提醒和矫正作用,同时学生又可以通过背诵记忆,反复提高,更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对他们一生的书法学习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猜你喜欢
书法教学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睡觉儿歌
对隶书体势的全面诠释
浅议小学书法教学
谈低年段学生书法兴趣的培养
书法教学中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研究
儿歌中的数学
儿歌6首等
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