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化教育缺失对儿童个性的影响

2018-06-07 09:37李异奇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4期

【摘要】幼儿园、小学是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对孩子的一生发展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这个教育也是儿童个性塑造培养的重点阶段,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男女性别不同,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对学生人格、性情发展会起到极大的影响。但是当前基础教育阶段普遍存在男教师缺失的现象,必然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影响,这种现状必须引起重视。

【关键词】男性化教育 基础教育阶段 儿童个性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资助课题——《幼儿园男性化教育缺失的供给侧研究》(XJK016AZXX014)前期研究成果。项目负责人:康素洁;项目组成员:张淑芝、万湘桂、黄建春、张馨心、李异奇等。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006-02

1.概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全国基础教育阶段男女教师比例逐渐合理化,但是普遍在全国范围,女教师比例是以绝对优势超过男教师。基础教育中这种阴盛阳衰的现状已经引起了很多教育工作者、教育研究学者的重视,都在思索男性化教育缺失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个性的重要阶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别认同,对他们的性格养成有重大的影响。

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男性化教育缺失的社会原因等方面研究较多,并且对幼儿园或者小学男性化教师缺失研究较多,但是男性化教育缺失对学生个性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以及很少研究将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一起进行分析,本文研究以湖南省为例,分析基础教育阶段(幼儿园、小学阶段),男性化教育缺失对学生的个性养成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这个社会问题提供研究基础。

1.2 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结合方式。

首先根据Bem量表中的14条男性化条目设置问题,制定出初始问卷,然后从湖南省的多家幼儿园、小学随机抽取学生(男女各50名)对初始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根据信、效度检验结果形成最终问卷。本次问卷调查发放教师调查问卷100份,回收88份,回收率88%,有效问卷88份,有效率88%。发放学生问卷20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为90%,有效问卷172份,有效率86%。然后进行问卷编码、整理,運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运用SPSS15.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然后从湖南省长沙市多名幼儿园、小学中选取一些个体进行访谈,特别是对一些明显表现出女性个性倾向的男生进行访谈,了解他在基础教育阶段接触男教师的情况。并且对一些教师进行访谈,最后通过分析对比得出结论。

2.湖南省男性化教育缺失现状分析

2.1 幼小男女教师人数与比例

根据《长沙市各类教育事业统计概况(2014-2015学年度)》,当前湖南省长沙市基础教育阶段男女教师人数与比例情况大致如下:

并且当前,女性教师的占比数还在持续上升。

2.2 幼小男教师年龄构成分布情况

2.3 学生个性品质情况调查

男教师对儿童的性格养成、性别自我认同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和女教师比较,男教师其在独立性、自信心、果断性、创造性、思维灵活性等方面更加突出,所以也通过对180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调查的180名学生中,在性格方面,自己认为自己自信、勇敢、乐群、刚强等性格的学生比例相对较小,认为自己在这方面表现较差的学生比例较大。大部分学生的性格追随大流,处于中间状态。

3.男性化教育缺失对儿童个性的影响

3.1 男教师数量的影响

通过以男教师数量为自变量,对基础教育阶段男生性别角色发展的总体表现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示,男教师数量相对多的班级和学校,男生性格发展在勇敢、乐群、自信、坚强等几个方面的总体发展更加好。男教师相对多的班级,其学生的整体表现更加勇敢、自信、刚强。在随机采访的十多位教室中发现,虽然当前男教师缺失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性别角色方面影响不算很严重,但是长期以往必然出现问题。

3.2 对学生的影响

人从出生开始就有了性别区分,男女之间不仅有生理上的差别,而且还有长期受到社会环境、传统观念、文化、社会认同等影响造成的差异。心理学研究表明,男性在视觉能力、肢体动作、推理能力方面优于女性,女性在语言能力方面比男性好。两性之间的性别差异也会对让其教育价值和教育方式产生从本质上有所区别,并且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个性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男性化教育缺失对儿童个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2.1 个性方面塑造

男性往往更加理性,并且更加独立,好奇心、创造力、动手能力皆优于女性,这些天然的性格特征也会在男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风格中得到体现,男教师的这种自然性别属性下的教育方式,自然会引导儿童在学习生活中产生对世界更大的兴趣,并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自信心,有助于儿童养成刚毅的性格。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男教师的缺失会导致儿童身上缺乏阳刚之气,特别是对于一些原生家庭就破碎,父爱缺失的孩子来说,得不到更多男性的朝气、粗狂豪放的性格弥补,会导致儿童个性中缺失勇敢、坚毅、刚强、豁达等性格特点。特别是在班主任主要是女性的班级中,其学生的阳刚之气就相对弱,并且相较于男教师做班主任的班级,学生在独立、果断等方面表现弱一些。

3.2.2 在身体方面影响

由于天然生理结构的差别,男性的身体素质普遍优于女性,并且男性在体力、速度、力量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这些优势也和儿童活泼好动的特性有一定吻合性,所以男教师更适合带儿童进行运动、游戏活动,通过言传身教让儿童感受到刺激和动感,但是男教师的缺失会一定程度导致儿童个性柔弱、缺乏竞争心。

3.2.3 思维习惯方面的影响

男性与女性虽然在智力水平方面相当,但是在智力结构组成上有一定差异,女性的感性思维往往更发达,男性则理性思维发展,长于逻辑思考。这种思维习惯的差异表现在教育中让他们的教育风格和教育方式明显不同,遇到问题男教师更倾向于灵活、多样化、创造性、开放性地解决问题,这种方式有助于儿童的多元化思维发展,并且思维灵活性得到发展,一般而言,男女教师的相互配合,会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身心发展。但是由于男教师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缺失,必然导致儿童的多元性和灵活性发展受到一定的抑制。

3.2.4 在品质方面养成的影响

男性的性格特点一般偏向于意志型和理智型,男性在性格品质方面更不容易受到暗示,也不会轻易批判或者接受别人现成的意见,男性的这种特征有助于培养幼儿在思维上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助于让儿童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有助于儿童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思想行为能力。加上男性往往竞争意识更强,工作效率较高,成就欲望相较女性更强,这些性别特征都有助于儿童的主动、独立人格培养。在和儿童的交往和交流过程中,男性教师的这种特质会影响到儿童,也会帮助儿童的心理素质和工作效能得到提高。男性教师缺失的班级,学生在镇静、乐观等心理方面相对较弱。

4.解决幼、小男教师缺失的对策

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的现状还是比较突出,我们应该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改善这种现状。

4.1 改善教师福利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一切奋斗都和自身的利益有关,在职业化的社会里面,人们获得利益、资源主要是通过职业。从社会学的维度来看,人们的职业蕴含着的利益是人们对这个职业认同的根本,对于男人来说更加重要。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男性教师缺失很大部分原因是和这份职业的福利有关,应该进一步考虑增加教师的职业利益,提高教师岗位的吸引力,让更多男性从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中感受到职业的幸福和尊严,感受到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深远意义和价值观。特别是对于男教师来说,男性更是家庭的栋梁和担当,所以提高教師福利待遇,自然也会吸引更多男性加入到基础教育岗位之中。

4.2 改变传统教育思想观念

在我国社会现实中,历来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社会认同感较低,过去有对教师的蔑称如“臭老九”,还有古语“家有三斗米,不当孩子王”等说法,这些陈旧的观念也制约着当前男性选择基础教育教师职业,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所以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来促使社会改善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

并且也要进一步客观地看待基础教育中男性教师缺失的现状,在成熟的思想观念基础上,进一步去理智、客观地评价男性在基础教育中的优势和劣势,肯定男性教师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性,这也是对男性教师的职业的充分肯定。

4.3 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在现实社会中还有一种现象,很多家长都会教育孩子,特别是女孩子要注意和男性的接触,而且当前中国家庭中,孩子自然会和母亲、奶奶、外婆等更加亲近,这些孩子在女性化的环境中成长,自然更加喜欢和容易接纳女性教育者。还有一些家长自然觉得男性教师对孩子的照顾不会那么细致,而从心里有点排斥男教师,甚至会对男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等有所异议,或者担心男教师更加容易体罚孩子,家长这种心理因素也会无形中给社会施加舆论和心理的压力,导致男教师数量减少。所以应该促使家长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多维度多方位去接纳男教师。

4.4 培养男教师对基础教育职业的兴趣

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儿童的年龄偏小,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往往需要教师付出更大的耐心和关心,并且有的特殊儿童还需要教师施以更多的关注和关怀,这种职业特点显然更加适合女性。普遍来说男性都会比较粗大宽泛一些,所以更多男性自然会觉得自己不适合担任基础教育阶段工作,进而选择从事其他工作。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加大力气培养男教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兴趣,让他们认识到基础教育阶段对国家、对社会、对儿童个人发展的深远意义,进而激发男性教师的责任感、成就感、归属感,选择这份职业。

并且可以通过扩大基础教育男教师比例,通过政府调控指导等方式,在学校中增加聘用男教师的比例,或者在一些特定的学科岗位对男教师招聘放宽条件,进而让更多男教师进入基础教育阶段教师队伍,男教师数量增加,必然会吸引更多男性选择基础教育阶段工作。

总结

基础教育阶段男女教师比例失衡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我国表现得更加突出,虽然在近些年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男女教师比例在逐渐缩小,但是城市的基础教育中,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的现象仍然不容我们忽视。长期以往,基础教育阶段男女教师比例失衡必然影响到儿童的健康成长,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所以,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面,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研究分析了基础教育阶段男性化教育缺失对儿童个性的影响,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孙云晓,李文道,赵霞.拯救男孩.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6)

[2]胡振京.呼唤男教师:必要性与解决策略探讨[J].天津教育,2016年10期

作者简介:

李异奇,女,任教于衡阳市祝融小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