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莉
摘 要 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就有很多日语借词传入中国并广为使用。各个时期的日语借词的变迁也反映了中国各个时期的社会特征。本文从时代背景、传播主体、来源渠道、社会影响及语言特征等方面对传入中国的各个时期的日语借词进行对比研究。
关键词 日语 借词 对比
0 引言
近年来,来自日语的借词成为汉语借词中的主力军,迅速在中国得到传播,如“お宅、控、史上最强、男、达人、王道、吐槽、暴走”等,其实,来自日语的借词并不是在近几年才在中国传播,从十九世纪中期就有相当多的日语借词传入中国,从日语借词的演变我们也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
本文从时代背景、传播主体、来源渠道、社会影响及语言特征等方面对传入中国的各个时期的日语借词做了比较研究。
1 借词
借词指音义都借自另一种语言的词,并被人们广泛使用。借词分为:“半音半意”、“音译”、“音意兼顾”、“音译附加汉语语素”、英文字母附加汉字、英文字母缩写形式或单词等。半音半意指借词构词一半采用音译,一半采用意译。如:奶昔 (milk shake)、因特网 (internet)等。音译借词指用发音相似的汉字翻译外来语的外来词,如:克隆 (clone)、黑客 (hacker)、迪斯科 (disco)等。音译附加汉语语素借词例如:酒吧 (酒+bar)、桑拿浴 (sauna+浴)等。音意兼顾指用音意都和对应的外来语相似的汉字翻译。例如:销品茂 (shopping mall)、香波 (shampoo)等。英文字母附加汉字如:CT检查、BP机等。英文字母缩写形式或单词如CD、TV、DNA等。
汉语中的日语借词指汉语中从日本引入的借词。日语借词是中日之间语言交流的一部分。据记载,中日早在东汉时期就有文化交流。古代时期,中日间的文化交流几乎都是单方面由中国传入日本,但日本古代也曾有一些人名、地名以及官名等专有名词传入中国,例如:“末卢国”、“奴国百里”(国名),“尔支”、“伊支马”(官名),“卑弥呼”、“夜邪拘”(人名)。以上都是日名音译词,日名音译词是指汉字当作记音符号来记录日语词汇的读音。这一般出现在直接记述日本的史籍等情况,而文章、诗歌及口语中并不被使用,因此,古代从日本传入的词汇还未进入交际用语层面,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日语借词。汉语中来自日本的借用词主要发生在近代以来。
2 中国各个时期的日语借词
2.1 初始时期(晚清)
2.1.1 时代背景
日语借词真正大量传入中国始于十九世纪中期。日本西化较中国早,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政府上台后开始进行明治维新,日本学习了西方的民主制度、先进技术以及军事、法学、经济学等。大量西方书籍被译成日文。而中国清政府在19世纪初开始,日趋腐败,国势显著衰落,日益凸显出严重的政治经济问题。中国在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中国社会进入剧烈动荡时代,国内阶级矛盾激化。战后,中国的有识之士纷纷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和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日本“西学”的成功使得向日本学习成为当时中国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中国开始派出使臣考察日本,翻译日文书籍,发行报刊。清政府不断派出使臣考察日本,这些使臣回国后发表了很多游记。日语借词随之大量涌入汉语,形成了第一次日语借词高潮。
2.1.2 传播主体及来源渠道
本时期日语借词的传播主体是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中国有识之士及罗森、何如璋等为代表的赴日考察使臣。主要来源渠道是日文书籍和报刊以及使臣归国游记等。如罗森的《日本日记》、何如璋的《使东述略(附杂咏)》等。
2.1.3 社会影响
由于这一时期中国向日本学习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因此学习的内容也主要是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使当时的日语借词也自然集中于政治、经济学领域,从而补充丰富了汉语中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词匯。这些传入中国的日文书籍及游记,成为当时中国人获取西方先进政治经济理念与知识的重要途径,为知识分子和精英阶层睁眼看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
2.1.4 语言特征
本时期传入的日语借词主要是与政治、经济、军事及生活相关的词汇。这些日语借词有的完全保留下来,有的词形略被改造,至今仍然被人们所使用。如“邮便”(邮政)、外务省(外交部)、证券、会计、市场、建筑、化妆、课长(科长)、干事等。本时期借词词形多以两个字为主,词性多为名词。
2.2 扩展时期(清末民初)
2.2.1 时代背景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英、俄、法、德等帝国主义要求直接控制中国领土,瓜分中国。在民族危机和阶级关系紧张的背景之下,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了维新运动。维新派再次大力派遣人员留学日本,这些留日学生再次为学习西洋现代知识和寻求振兴中国之策而东渡日本。他们在日本学习新思想和新文化,组织同乡会,创办杂志,兴办会社,翻译日文书籍,对日语借词的引入推广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2.2.2 传播主体及来源渠道
本时期主要传播主体是留日人员,日语借词无论是数量还是分布,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来源渠道主要是日文书籍、中小学教科书、词典等。如转译了关于法国革命学说的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关于英国资产阶级政治理论的约翰·穆勒的《自由原理》等。清政府于1902年实行新的学制,旧教科书开始被淘汰,20世纪初很多日语教科书相继被译成中文。当时出版了许多日译汉教材,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直接译自日语的教材、参考日语教材编译的教材、由日语转译的西文教材。各科教材所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涉及的日语借词量大大超过此前的日语借词,正是由于日译教科书的出版,对日语借词在中国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时期编写的词典中收录了很多日语借词,如《新术语词典》(1930年),收日语借词179条。《新知识词典》(1935年)。收日语借词90条。在《辞源》(1915年)中,收日语借词240条。词典为日语借词扎根于汉语词汇创造了条件,表明这些词汇已真正成为汉语词汇一部分。词典对日语借词的保存、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2.2.3 社会影响
本时期翻译的日文书籍在数量上前所未有,因此,大量吸收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促进民主改革,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通过中小学教科书带入的日语借词经由学校和学生传入社会,对国民教育产生更为重要影响。该时期日语借词的传入对汉语与中国社会的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加速了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大量日语借词补充了汉语词汇中对外来新兴事物反映的不足。在汉语的构词能力及方法上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2.4 语言特征
本时期收录的日语借词基本还是名词,但和前一期相比,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出现了很多“社会科学、生活、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日语借词,显示出本时期的日语借词以百科知识为主。如:市场、不动产、价值、唯物论、世界观、机关、失业、拜金主义、科学、消极、职业病、劳动者、专门家、处女作、观念、范畴、相对、社会、纸币、肉体劳动、公积金、不景气、分野、立场、内勤、赤外线、抽象、身份、革命、灰色、卒业、教授、俱乐部、博士、价格、登录、乘客等。其中大多数日语借词沿用至今,也有部分借词在词形上略有改变,如:家事—家务、中学校—中学、卒业—毕业、目次—目录、会社—公司等。本时期日语借词数量巨大,整套名词术语及成套教科书的引入,带来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此时的翻译还是有“硬译”的痕迹。如粱启超有一段如下译文:
原文:「憲法ノ明文ヲ以テ議院ノ権域ノ限界トシ反対ノ禁止ナキヲ口実トシテ其明文列挙ノ外二奔逸スルコトヲ許サス固ヨリ議院ノ権限ヲ以テ自ラ其権限ヲ拡張スルノ自由ヲ認メサルナリ」
译文:以宪法之明文为议院之权限,不许以无反对之禁止为口实。而奔逸其明文列举之外。故不认以议院之权限而自扩张之自由也。①
2.3 中断与恢复时期(20世纪大部)
2.3.1 时代背景
1937年7月,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拉开了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日两国关系跌入冰点,1966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这场运动由最初的意识领域的批判运动逐步演变为政治运动,因此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日语借词的引入几乎中断。
直至1972年中日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政府联合声明》,正式宣布中日邦交正常化。随着中日关系的缓和,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逐渐增加,两种语言之间的传播也日趋频繁,日语借词传入中国再次迎来了新的一轮高潮。20世纪70年代,中国经济上依然很落后,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比较发达的欧美及日本再次成为关注对象。这时的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全面直接接触,英语替代日语成为汉语经济科技新术语的主要来源。但与此同时,中国社会随着改革开放,受到日本社会文化和时尚潮流的影响日趋显著(尤以九十年代出现的哈日族为代表),日语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时尚词汇的重要来源。
2.3.2 传播主体及来源渠道
本时期传播主体主要为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人员和青年学生。台湾因为长期以来受到日语较大影响,很多日语借词经由台湾传入大陆。日语借词不再只出现在教材、词典及其它一些知识性读物中,还出现在体现社会文化、时尚习俗的新闻、娱乐、广告等媒介中。
2.3.3 社会影响
本时期的日语借词的特征已经明显不同于前两个阶段,不再是由社会精英通过主流文化体系自上而下推广到普通民众,而是通过以青少年学生为主体的亚文化群体自下而上地渗透到主流文化体系,体现出从学术化向世俗化的转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日本发达的影视、动漫等文化产品向中国的输出,其受众首当其冲就是青少年群体。这一群体充满活力,对新兴事物的接受程度远远高于主流社会群体。鉴于当时中国本土文化产业还比较传统保守,难以满足这些身处青春叛逆期的青少年追求个性张扬的需要,從而使得他们更倾向于从日本影视、动漫文化产品中汲取轻松、自由、愉悦乃至颠覆性的语汇。这些日语借词丰富了汉语词汇的表现力,和前期相比,使语言表达更加娱乐化、个性化,而“…中”及名词和动词组成的浓缩型的词汇反映了人们表达中追求简洁的心理特征。
2.3.4 语言特征
本时期日语借词的引进,有些是新事物的载体,如“卡拉ok”、“宅急送”等,有些只是表达上时尚化的需求,进入的日语借词比较零散。因为本时期的中国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现代知识体系,不再需要系统性知识的引入,另外,由于此时日语引进西方科技术语时已不再使用汉字,而是用“片假名”表示,所以引入的日语借词中成套的政治、经济、科技方面的词汇少,生活方面词语多。如:便利店、充电、达人、打造、非常、量贩、美白、实名、瘦身、满员、家政、兼职、生鲜食品、出勤、会所、全攻略写真集、写手、推进、卡拉ok、宅急送、空港、劳务、本部、大卖场等。
语言与社会原是一对共变体,是相应地变化着的。变异(variety)是语言的常规,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没有变异变不会有语言的发展。②
本时期的日语借词的特征也显示出语言的变异性。如有别于前两个时期日语借词只是表示一个词意,本时期日语借词能够表达句意,如“…中”可以表示“进行态”。如“营业中”,“会议中”,“通话中”等。前期日语借词是名词,此时的日语借词出现了“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的类型,如“性急”、 、“胸闷”、“钙化” “师承”、 “距离确认”、“品质保证”等。
2.4 转型时期(21世纪以来)
2.4.1 时代背景
进入21世纪后,全球化、网络化方兴未艾,国家及地区之间的交流愈加深入。随着网络(包括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自媒体蓬勃发展,日本流行文化的输入与传播途径愈加多元化。影视、动漫、电玩产品不再依赖于传统的主流媒体和分销渠道,而是通过网络更加便捷地直达受众群体,并且借助社交软件、网站等网络平台以几何级速度在网民间分享传播。本时期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和生活压力进一步增大,文化消费体现出典型的快餐化、娱乐化、个性化特征。
2.4.2 傳播主体及来源渠道
本时期主要传播主体以青少年学生和年轻白领为主的网民。来源渠道首先是电脑网络和移动互联网上传播的日本影视、动漫、电玩等文化产品以及新兴的网络自媒体(包括BBS、博客、播客等网络自媒体)上的网民个人表达。与此同时,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则退居为网络新语汇的接受者和次级传播者。另外与恢复时期一样,台湾仍是重要的来源渠道。台湾青少年受日本的流行文化的影响很大,日语中的“和制汉语”经常被台湾青少年广为使用。
2.4.3 社会影响
本时期的日语借词比较轻松化和娱乐化,这些带有调侃幽默的语言能给人们带来轻松愉快的感觉,所以才能引起社会大众的追捧。借词也是特定时期和时代的产物,反映某种社会状况。本时期的日语借词也有较多词汇涉及当代社会的重大事件、时弊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暴走妈妈”、“过劳死”、“拜金女”等反映了当代社会状况及重大事件。
“信息传递的第一个要求是准确无误,第二个要求是省事省力,合起来可以称为效率原则。对于语言来说,最理想的效果是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用最经济的手段达到交际的目的”。③
该时期的日语借词更多承载的是娱乐化及个性化表达的功能,因为日语借词普遍是日语中的汉语词汇,具有简洁易懂的通俗性,用日语借词能够简洁易懂快速地传播社会事件及现象,使得人们在语言上出现快餐化倾向。
2.4.4 语言特征
本时期的日语借词的特征之一是较多反映国内社会现象,能及时反映某段时期的社会潮流。它能迅速捕捉事物的特征,适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如“ 控”、“吐槽”、“萌”等。本时期日语借词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出现模因化现象。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meme)一词最早是由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Richiard Dawkins(1976)提出。模因论认为,模因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模因是通过模仿而传播。④
如 “史上最強”、“史上最牛”, “手机控”、“微博控”等。另外,还有尽管不是来自日语,但是模仿日语造词方式的词,例如“房叔”、“表哥”等,这些词属于不同信息的同型传递,从而构成了各种内容不同,形式相同的模因化现象。
3 结语
通过以上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日语借词传入中国主要出于两个原因:(1)前两个时期主要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科学技术及军事知识,探索救亡图存、民族复兴之路;(2)后两个时期主要是在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开展了全面深入的交流,社会价值和传播媒体日趋多元化,年轻人出于求新求异的心理,追求语言表达的时尚化、娱乐化、简洁化而产生的。
参考文献
[1] 蒋立松.文化人类学概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孙炜.社会语言学导论[M].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3] 赵爱国.应用语言文化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