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旎
作为研学指导老师,您将负责一个小组的研学旅行指导,这组孩子研学旅行的成效仰赖于您的悉心指导,所以您需要清楚您的角色定位,知道行前要准备什么及行中、行后可以做些什么。
一、认清研学指导老师与学科教师、导游的角色区别
研学旅行虽也是学习,但不同于发生在相对封闭的时空里的学校教学。课堂教学以分科学习为主要形式,以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习得为主要目的,研学旅行中的学习情境更为开放,内容更为综合,学习方式以体验和实践为主。研学旅行在开放多元的场景中展开研学,有效激发并维持学生的研学动机,用翻转的方式重构学习流程;不能像导游一样给孩子们讲解景点事实性知识,这种以听讲和记录为主的学习方式会变得不“好玩”。研学旅行应以一系列有趣有挑战的项目任务贯穿,注重孩子综合分析能力、体验实践能力的提升,注重孩子全身心的投入与参与,孩子可以透过多样化的学习支架,比如平板查阅、观察、与相关人员交流自行根据需要获取辅助学习的基本信息,这是一个“做中学”“玩中学”的过程。基于学生年段已有的认知经验,有效地联结学生的学科学习,让知识连接真实的世界,联结体验与思维,您的指导将让研学的过程更有参与性,变得更有趣,带着孩子们从“好玩”迈向“玩好”。
二、研学指导老师研学前要做必要的攻略
第一,需要了解研究研学项目的目标和课程项目设计,对研学旅行进程经过地方的了解将让您的提问更深入,指导更从容。您可以提前阅读与此行相关的资料,并观看相关优秀的纪录片后剪辑与项目相关的片断,自行制作更丰富的学习支架。第二,在行前,您还需要与指导的孩子建立联系,设计并实施预备性的见面,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特长和兴趣点,帮助小组形成凝聚力,建立小组研学规则,以期实现小组自治,这样会减轻您小组管理上的压力。第三,您还可以查阅孩子们学科学习的书籍,发现研学项目与学校学习的结合点,这样能有助于您指导孩子们建立研学旅行与学习生活的联系,提高研学效度。
三、清楚角色定位,方能在研学中做好指导
1.项目任务的合作者。您将和一群好学、好动、思维敏捷的孩子相遇,在此次研学旅行中,您和您所指导的小组学生既是师生关系,更是学习中的伙伴。开放式的项目任务没有标准答案,您将同孩子们一起跌跌撞撞地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您不妨在小组项目中承担一定的角色,和孩子一起完成项目任务,您的合作参与将有助于孩子形成一种认知模式,从而理解一个知识丰富、充满好奇心的老师是如何思考、感知,并处理信息的,并举例说明那些思维规律,即学习永没有终点。更重要的是当您学习时,孩子们也在学习,您也更能理解孩子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2.学习动机的激发者。所有的研学项目都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设计。如何帮助孩子们尽快进入情境,理解情境,明确任务的要求,感受项目任务的意义及价值,激发研学的欲望,是指导老师需要考虑的问题。问题是最好的驱动,发现矛盾与迷思,觉察到认知上的落差,孩子们学习的欲望才能真正启动。如何在情境中捕捉并点燃孩子们研学的激情,是指导老师的重头戏。在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获得感,调动孩子们连接所学和生活经验,孩子们内在的潜能才能被激活,您就是问题情境的点化和激发者,帮助孩子建立尽可能多的学习联结,而不是要将孩子们囿于项目任务之内。比如,在一次河西走廊的研学中,参加研学的孩子们大多来自学养丰厚之地江浙。当他们看到在大漠边陲的河西走廊,竟然存在着早在前凉时期建成武威文庙,得知它代表着当时河西对汉代儒学的继承与学术的昌盛,深深地被震撼了。基于这种与原有认知的落差,导师可以带着孩子们回顾一千六七百多前中原混乱时期,河西走廊对汉代儒学根脉的保存,以及它在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的意义。期待着在您的指导下,孩子们能产生更多的问题和更丰富、更有个性的经历。
3.研学方法的指导者。在研学旅行中,您将和孩子们一同进入许多未知的场景中,不像在教室里,您有着所有问题的标准答案,您一定担心孩子们在情境中提出的问题,您无法回答。在研学旅行中,一则任务没有标准答案,二则我们也不是答案的给予者。面对开放的任务,用动手的方式解决问题,有一定复杂性,涉及多学科知能整合,挑战学生的高阶思维,学生难免被“卡”住。在学生“卡”住的时候,让我们和孩子们商量,能不能用这种方法去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用那种方法去体验,看看有什么感受;换一种方式收集整理,看看有没有进展;换一个角度去分析,看看是否能得出结论;换种方式来组织,我们的观点是不是更清晰。不必表现得比孩子更“聪明”、“懂”得更多,让孩子们在您方法的点化和启发下,自己去发现、去求索,得到的结果才会更“甜”,以后遇到相似的问题,他才知道怎么办。
4.研学进程的促进者。研学旅行在开放的情境中展开,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学程设计清晰,有逻辑,学习支架多样,基于体验建构与目标相匹配的学习意义,用自我反思建构取代外在分数评价。能够在完成研学任务的过程中,与社会、人、自然产生多维生动的互动,并生成可分享的成果。在这样的学程中,如何将大任务切分成几个逻辑清晰的阶段?如何保障小组研学的进程?在什么时候放手让孩子们自主研究,在什么时机给予扶助与指点?如何推进孩子们的学习进程?哪些阶段需要为孩子们准备什么样的必备学习支架?如何促进研学中孩子间的合作与参与?如何组织行进中的小组交流与反馈?如何保持孩子们对研学项目任务的粘着度?面对上述问题,可能需要我们在研学过程,注意观察与分析学情,不断评估并调整指导方略,这将成为指导老师在研学中的每日功课。
下面不妨来看看甘肃博物馆的研学旅行《小小彩陶鉴定师》的课程项目设计。
研学任务:随意抽取四张彩陶图片,将彩陶按年代排序,辨别并分析纹样属于哪个文化时期。(升级任务:在彩陶馆选择马家窑代表器型,绘制纹样)
任务要求:1.能在参观中清晰地记录甘肃彩陶的历史文化分期,归纳纹样变化的特点;2.在辨识中,个人存疑的纹样,尝试求助于小组,小组讨论时说明难以辨识的原因;3.比较以往博物馆参观和此行博物馆研学的异同,反思研学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同学们制作三到五条包括行前、行中和行后的博物馆研学攻略。
研学目标:1.通过参观甘肃省博物馆彩陶馆,運用比对、分析等方法,发现并归纳甘肃彩陶在不同历史的纹样特点,能透过纹样特点,初步辨识彩陶所属的分期,感受彩陶纹样中的美学;习得博物馆参观的基本方法,从概览到细致观察并分析研究,会参观、能研究、善发现,养成博物馆参观的良好习惯。
在指导过程中,孩子们和指导老师一起进入了彩陶馆,找寻了几圈后,三张图片上的彩陶被准确定位,发现有一幅图片上的彩陶不在展出之列。老师并不像以前那着急着告诉孩子们最后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时期的彩陶,主要的区别在哪些方面,根据这些方面推断图上的彩陶的时期。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又开始忙碌。老师似乎并不在意最终的结论是否正确,更在意孩子们提出问题,分析的过程,能做出这样指导调整是因为指导老师非常明确此研学项目的设计思路:重要的不是结论而是分析;贵在建立联结,提出问题;带孩子从参观走向研学,最终爱上博物馆。
让研学旅行成为学生和客观世界的交往与对话,和他人的交往与对话,和自身的交往与对话的过程。
研学旅行,让知识连接真实的世界。
作者单位: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