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涛
教育离不了生活世界,唯有链接生活,才能激活教育。
追溯起源,教育乃是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产物,最初的教育寓于社会生产与生活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以校园围墙为标志的学校教育就从内容与方法上逐渐远离了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逐渐形成并固化为“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场所[1]。这样的分离,让教育教学失去了“生命的活力”,这恰恰是当下教育中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由此产生的反响强烈的问题包括课业压力过重、应试教育导向、身心健康堪忧、社会责任感缺失、实践技能偏弱等。要破解这些反响强烈的问题,需要深入思考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知识的整合是建立在学习者的“观念库”基础之上
教育资源的核心是教师,教师的过往经历和生活经验影响着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优秀教师能够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运用独特的生活化的方式表征所教授的科目内容,使课程教学活动更具参与性,引领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探寻知识的真谛。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总是基于自己的原有经验建构知识,任何知识都不可能直接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能够接受的内容是经过主体加工与处理过的信息。所以,教育教学需要充分重视学生之前的生活经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者Marcia Linn近20年来一直致力于科学教育相关研究,提出了知识整合模式。学生在进入科学课堂之前,对于物质世界和科学现象,往往有着各自的观点和看法。这些观点来源于不同境脉下的各种生活经验,包括访问博物馆、个人观察、各种文化活动以及图书、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渠道。Linn使用“观念”一词来指学习者所持有的各种独特的观点或看法。所有这些观念和想法,在知识整合框架理论里面称为“观念库”。知识整合就是建立在这个由学习者发展出来的用于解释他们所观察到的事物的“观念库”之上的。这种取向充分利用学生们原有生活经验,尊重学生们带到科学课堂中的所有观念。许多早期研究的证据已经表明,如果教师关注学习者带到学习任务中的已有知识和观念,将这些知识当作新教学的起点,并在教学过程中监控学生概念的转化,那么就可以促进学生学习。
关照学生与教师当下的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要关照儿童当下的生活,“教育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对每个人来说,当下的生活都是现实的、具体的、生动的,是一切生命意义的基础和源泉之所在。教育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同时,学生的活动范围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这个场域,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到更广阔的空间内开展实践活动。生活世界非常丰富,因其开放性和不确定性,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充满了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理解人性弱点和不公平,使学生成为这个复杂世界中具有敏锐洞察力和批判精神的公民[2]。真正的教育存在于共同的社会生活中[3],通过与物、与他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个体可以自我意识、自我丰富与自我提高,实现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社会环境就是学校,社会生活就是教育,能够塑造学生的行为、智力和情感。
教师的生活状态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这其中包括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也包括教师的生活方式和情趣格调。试想,一个被经济压力折磨得筋疲力尽的老师,一个身心不健康的老师,一个家庭不和谐的老师,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上抛开烦恼并达成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呢?教师有体面而闲适的课余生活,有充实而高雅的生活情调,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投入,才能担当引领年轻一代学习和成长的重任。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怎样生活?这是最重要的问题,非仅限于物质方面,而且有非常广泛的意义。”“如何经营完善的生活?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一件大事,亦就是教育所应教导的一件大事。为我们完善的生活做好准备,乃是教育所应完成的功能,判断一种教育课程是否合理,就要看这种功能的完成程度如何。” 这是英国实证主义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准备说”。这个观点一般被认为是把成人的标准和要求强加到了儿童身上,而广受批评。尽管如此,没有人能够否认,儿童接受教育这个过程的确就是在为未来生活做准备。
假设我们抛开将成人意志通过教育强加到儿童身上的负面效应,从积极的方面来思考“教育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那么,着眼于儿童未来的生活,当下的教育应该教什么、如何教?
在《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一书中,哈佛大学教授David Perkins认为,“传统教育体系中,有很多知识在学习者日后的生活中并没有什么用,即无法发挥生活价值。”“也许,我们需要以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教育,在教育中既关注已知,也关注未知。”“也许,我们需要一种更具有‘未来智慧的教育视角,在复杂而多变的世界努力培养人的好奇心、启发人的智慧、增进人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地、广泛地、有远见地追寻有意义的学习。”“想象一种教育,其中的大部分课程都能带来全局性理解;想象一种学习,它能夠给这样的理解带来生命力,使其长存,并且支持终生学习;想象一个世界,大部分人在接受基础教育之后,对基本的政治活动、个人健康护理、经济行为、生态责任、人际社会交往,以及其他许多概念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此为发展方向。如果走在大街上的芸芸众生都能够灵活而敏捷地处理问题,那么,我们的社会该多么不一样![4]”用一句话概括,教育要引导学生追求美好的生活。
美好生活是一种在善的价值指引下,人通过自由自觉的生活实践来实现一种总体上满意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秩序。学校教育应当观照人的美好生活,立足于为了人的生活的出发点,重视人的德性养成,培养独立、自由的人格,重视智慧的成长,在当下的“教育生活”中践行美好、累积美好,从而唤醒、带领、指引、培养人过美好生活[5]。在这个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网上购物、共享单车、无人驾驶、机器人等新技术层出不穷,技术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也在不断重塑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理解。描绘未来生活的图景,回避不了技术这个要素。未来的人类生活会不会被技术逐渐异化,从而失去人类的主体性?教育,应当让人类的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应该启发学生亲手去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作为教育者,如何应对技术对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让教育生活更加绚烂多姿,以成就更加美好的未来生活,值得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鉴. 论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关系[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45(3):114-119.
[2] 约翰·哈蒂. 可见的学习[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5.
[3] 唐斌, 朱永新. 杜威“教育即生活”本真意义及当代启示[J]. 中国教育学刊, 2011(10):84-87.
[4] 戴维·帕金斯.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M].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
[5] 杨进, 柳海民.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J]. 教育研究, 2012(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