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兆周
教育均衡应该成为校长心中的朴素追求。政府主导下的教育均衡是宏观的,是大均衡;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渗透教育均衡理念是微观的,是小均衡。只有大均衡与小均衡相辅相成、珠联璧合,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均衡。
就眼下的学校而言,最大的不均衡在于班级的师资配置,这与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有关。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好教师所带的好班级”,从而导致“择班择师”现象十分严重。实现校内教育均衡,教师发展才是硬道理。
众所周知,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时下,许多学校的课题研究流于形式,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校长没有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校长是课改的旁观者,又怎能通过课题引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呢?
我当校长时,一直没有离开三尺讲台。我领衔主持了市级课题“批注式阅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并率先在全校上了课题展示课。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们坐不住了,他们纷纷要求我讲一讲什么是课题研究,这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在报告中,为了增强教师的自信心,不让他们在课题研究面前望而却步,我提出了“问题即课题”的理念,把学校的课题研究定位于“草根课题研究”。老师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纷纷投身到课题研究中去。我们的公开教学研究周摇身一变,成了课题展示课,每周都有教师上课题展示课,课后的研讨会上教师们各抒己见,甚至争得面红耳赤。课题研究引导教师研究问题,反思教学,改变了过去教师仅凭经验教学的传统做法或等待别人支持的习惯做法,促进了教师的自我研修、自我超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草根课题研究就像小草一样,虽然微小,却极富生命力,带着青草的芳香,在春风的吹拂下,实现了从“草色遥看近却无”到“ 绝胜烟柳满皇都”的嬗变。
在课题研究实践中,教师们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越来越不满意,他们梳理出许多存在的问题,但又苦于找不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课题研究似乎走入了“瓶颈”。这是我意料之中的事。在教师会上,我告诉大家,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在自己手中,是什么呢?那就是读书。因为我们的“草根课题研究”要想再上一个台阶,就必须有教育理论的支撑,否则就会永远是个贫血儿,甚至会中途夭折。学校根据教师的专业特点和个人需要,每学期为他们购置一本教育专著。这笔钱花得真值!“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课题研讨会上,老师们不但有话说,而且妙语连珠,教学研讨就有了浓浓的学术氛围,有时让我这个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校长也赞叹不已。以前,上级来了上交教学论文的通知,任务分配下去,教师不是推三阻四、发扬“风格”,就是忙着到网上做“裁缝”。现在好了,教师上交的教学论文还要过学校“筛选”这一关。这些原生态的论文获奖率极高。
教师的发展不能通过“抢逼围”的管理导致“被成长”,而應该通过机制创新诱发出教师个体的内驱力,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几年下来,我再也不为教师的配置发愁了。在搭配教师时,我只考虑教师的年龄、性别、性格和特长因素,破解了校内教育均衡的最大难题。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团结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