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药物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2018-06-07 06:01孙凤环
精神医学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研究组

孙凤环

精神分裂症病程多迁延、复发率高,因疾病所带来的社会功能衰退,行为退缩,认知功能障碍,生活质量下降等,对家庭及其社会影响较大。而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的家庭及社会功能影响损害较大,直接关系到疾病的预后和回归[1]。目前精神病专科医疗机构使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缺陷的效果多不理想[2]。非药物治疗是当前精神科临床积极倡导的一种治疗模式[3],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非药物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聊城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30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遵循患者本人和家属知情同意的原则。纳入标准:(1)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的诊断标准;(2)年龄18~59岁;(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能配合并独立完成问卷;(4)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5)恢复期患者;(6)无严重躯体疾病,四肢活动无障碍。排除标准:(1)伴有精神发育迟滞或脑器质性疾病;(2)严重衰退者;(3)自知力缺乏。共入组130例,研究过程中,无脱落病例。研究组65例,其中男37例,女28例;平均年龄(33.30±5.44)岁;初中及以下 23例,高中及中专28例,大专及以上14例;平均病程(6.00±3.04)年;服用经典抗精神病药物28例,新型抗精神病药物32例,两者合用5例。对照组65例,其中男39例,女26例;平均年龄(37.00±3.27)岁;初中及以下20例,高中及中专30例,大专及以上15例;平均病程(7.00±2.55)年;服用经典抗精神病药物 27例,新型抗精神病药物34例,两者合用4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病程及用药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均在按时规律服药基础上进行治疗,对照组按精神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研究组给予非药物治疗综合干预,时间12周,整个非药物治疗干预过程中,由经过培训的高年资医护人员负责实施,非药物治疗的实施在病房、行为艺术治疗中心工作室、养心园及医院蔬菜专属训练基地完成。每项非药物治疗措施均预先制订,由经过培训的1名高级职称医师、1名副主任职称护师和7名中级职称护师按计划执行。

1.2.2 非药物治疗方法 (1)健康宣教:每周进行健康教育2次,由精神科副主任医师、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护理人员,按疾病分为疾病初始期、治疗控制期、康复期三个阶段进行宣教。疾病初始阶段向患者介绍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及常见症状,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定的初步了解;治疗控制阶段重点向患者强调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作用,让患者充分认识到坚持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治疗急性期疾病的重要性,介绍抗精神病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并让患者掌握应对措施,以便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顺应性;康复阶段引导患者找出病态思维根源和由病态思维支配所导致的危害,培植其正常思维能力,理解出现异常表现的原因所在,进行“假定逻辑实验”,对于患者的病态思维和异常表现不急于否定,而是告诉患者设定其认识和看法是正确的,则需要一系列逻辑事实和推理来证实,促使患者自我思考、验证。通过反复探究与患者相关的事件—认知—情绪之间的关系,佐证患者不合理认知的根源,通过认知矫正逐渐消除其病态思维,从而建立正常的思维和信念。(2)心理疏导:医护人员首先通过热情的态度缩短与患者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便于实施治疗性沟通;其次,鼓励患者倾诉身心不良感受和体验,以利于了解其心理状态;三是根据患者出现的具体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多采用个别疏导、定向劝慰、意向启发等方式给予心理干预和指导,以便促使患者消除病理性情绪和体验,激发他们的生活情趣和信心,为其融入社会奠定心理方面的基础。(3)生活技能训练:将65例患者分成8组,女性患者分成4组,每组7例;男性患者分成4组,每组9例,多出的1例男性患者承担示教工作。采用卡片代币制,每组由1名护士指导。①小组训练:洗漱、洗衣、清洁、理财、应急处理、礼貌用语,每周2次,每次40 min;②购物训练:零花钱的分配、与卖方的沟通,每周1次,每次30 min;③炊事训练:包水饺,每周1次;根据完成任务的质量发放代币卡片,患者签名后保存,根据卡片数量每周发放书籍、水果、食品类奖品。(4)社会技能及职业技能训练:①室内手工制作和娱疗:分别在手工工作室、书画工作室、体育活动室和表演工作室完成。每周5d,每天上午和下午各2 h,由行为艺术治疗中心工作人员带领指导完成。工疗内容有捏橡皮泥、做绢花、书法绘画等;娱疗内容有音乐欣赏、歌唱比赛、兵乓球赛、棋类、手语操、情景剧表演、禅修等。每完成1份作品或活动,奖励1枚笑脸卡,10枚笑脸卡可增加一次户外机会。②户外体育治疗:每周安排1 d户外体育治疗活动,院内体育治疗包括清扫卫生,帮洗衣房凉晒、叠放被服,洗车等;院外技能训练在蔬菜专属训练基地进行,包括完成蔬菜栽种、除草、采摘、分装等。(5)强化正确认知,鼓励患者对幻觉、妄想及由此产生的信念进行纠正。定期召开小组评议会,检查目标落实情况,对于完成较好的患者给予奖励;对于完成较差的患者,及时给予纠正并重点指导,必要时让完成较好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鼓励向他人学习,通过示范来强化患者完成。

1.2.3 评定量表 (1)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用于评定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PANSS共30项,阳性量表和阴性量表分别由72个子项目组成,一般精神病病理量表由16个子项目组成,采用0~6七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示疾病症状越严重。(2)可重复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量量表(RBANS)A套:评定患者认知功能,RBANS包括5个因子: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语言功能、注意力、延迟记忆。(3)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被试的执行功能,本研究主要分析指标:随机错误数、持续错误数、总应答数;分类数、正确应答数。

1.2.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ANSS评分比较 研究组干预后第12周末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入组时降低(P<0.01),且均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RBANS评分比较 研究组干预后第12周末RBAN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入组时升高(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干预前后PANSS评分比较(x±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RBANS评分比较(x±s)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WCST评分比较 研究组干预后第12周末WCST总应答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较入组时降低(P<0.05),正确应答数、完成分类数均较入组时升高(P<0.05);研究组干预后第12周末WCST总应答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正确应答数、完成分类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WCST评分比较(x±s)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为其主要功能缺陷[4,5],认知功能缺陷导致患者社会及日常生活功能的严重下降,成为其回归家庭及社会的障碍。据统计: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易产生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不利于疾病恢复,近年来各种非药物治疗被广泛地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恢复期治疗。本研究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健康宣教、个体心理疏导、生活技能训练、社会功能和职业技能训练等非药物治疗手段,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家庭及社会功能、自省力以及认知功能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单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仅有维持和改善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治愈患者的病情[6]。本研究显示,研究组干预后第12周末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非药物治疗对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和阳性症状方面及对减轻精神疾病的严重程度均有帮助作用。说明通过健康教育,讲解长期坚持服药的重要性,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顺应性,从而获得了较为持久的药物治疗,使阳性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药物治疗对患者阴性症状的控制和改善效果不明显,而非药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根据患者疾病不同阶段,分期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对于被动、不够积极参与的患者,给予督促教育,激励患者参与各种技能训练,使阴性症状得到改善。这与姚丰菊等[7]、黄平等[8]的研究观点一致。

有研究报道,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没有明确的疗效依据9],近年来新兴的开放管理、体育活动等非药物治疗手段,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恢复的远期疗效[10]。本研究显示,研究组干预后PBAN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记忆、语言功能、注意力等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说明非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能够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认知,帮助患者纠正自身异常思维、情绪及言行,强化正确认知,引导患者对异常思维进行矫正,促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及综合性治疗有全新的认识,治疗过程中采用事实对话、参与制定并落实活动计划、行为逻辑假设、实地角色模拟训练、生活技能体验等多种治疗性技术进行干预,让患者置身其中,全身心体验综合治疗过程,并针对社会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唤醒了其内在激励动机和信心,使其逐渐建立正确信念,否定不合理的认知成分,从而矫正不当的认知模式。

本研究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非药物治疗,干预后第12周末执行功能的评估结果显示,非药物治疗对WCST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作用,执行功能得到了明显的矫正。提示通过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方法不仅从理论上改善了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偏差,而且通过户外生活和社会技能训练,还原患者社会角色和生活态模式,增加患者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机会和成功体验,提高了患者描述自我情感、认识和区别情绪,以及躯体感受及适当表达内在的态度、愿望和欲念的能力,增强、拓展了其外向型思维,使患者的执行功能方面有了进一步改善,这与有关研究结果相一致[11,12]。

综上所述,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非药物治疗综合手段,能够促使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得以重建,生活技能和职业技能得以提高,对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及社会起到帮助作用。非药物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绿色治疗,值得在精神科临床推崇并应用。

[1] Allott K,Contton S,Chinnery G,et al.The neative Contribution of neurocognition and social cognition to 6-month vocational outcomes following Individual Placemen and Support in firstep isode psychosis[J].Schizophr Res,2013,150(1):136-143.

[2] Peuskers J,Bech P,Möller HJ,et al.Amisulpride vs.risper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exacerbations of schizophrenia[J].Psyohiatry Res,1999,88(2):107-117.

[3] 阮晓静,周芳珍,吕小平,等.阿立哌唑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J].内科,2015,10(6):858-860.

[4] Maddelia A,Lim R.Tneatment of cognition in psychiatric disorders[J].J Psychiatr Pract,2004,10(1):17-256.

[5] 介勇,汪作为,史泊海,等.事件相关单位P300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评估[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20(6):416-418.

[6] 胡夫东.激励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14,27(5):275-277.

[7] 姚丰菊,吕路线,秦志华.个案管理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9):3529-3531.

[8] 黄平,张懿,张振.社区个案管理对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1):2680-2681.

[9] 陈姬,张毅,韦娟娟,等.心理互助式健康教育对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15,28(6):406-409.

[10] 董玲,安翠霞,王学义,等.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的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4,41(1):56-58.

[11] 陈大春,杨可冰,李艳丽,等.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及生活技能与临床特征的关系[J].中国神经精神病症杂志,2015,41(1):26-31.

[12] 张少军,田梅,刘艳芳.强化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5):155-156

猜你喜欢
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研究组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精神病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都有精神病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