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与CT用于诊断足部外伤跖跗骨骨折的临床价值

2018-06-06 05:23张前政张翔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诊断价值

张前政 张翔

【摘 要】目的:探究足部外伤跖跗骨骨折,应用DR与CT诊断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80例足部外伤跖跗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对照组采用DR检查,观察组采用CT检查;观察并对比两组最终的诊断准确率和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7.5%,且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与CT均可对足部外伤跖跗骨骨折作出诊断,但是CT诊断价值显著更高。

【关键词】足部外伤跖跗骨骨折;DR;CT;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5-03--02

足部外伤跖跗骨骨折受到其部位的影响,常具有隐匿性且难以被临床所及时发现,因此多数骨折发生后难以对患者作出准确的诊断[1];而诊断的不及时则对于患者的骨折治疗具有不利影响,此时患者的骨折部位持续难以改善则容易出现化脓、部分组织坏死等现象,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我院作为二甲级医院,常年可收治到相关的足部外伤跖跗骨骨折患者,且经过数年的从医经验,我们深刻认识到放射科影响检查对于患者诊断的意义,故本次研究主要针对DR、CT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应用情况作出分析,目的在于总结经验供相关研究参考,现将研究详情作出整理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80例足部外伤跖跗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并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范畴。对照组患者年龄为16-82岁,平均年龄为(47.32±2.03)岁,患者中男女分别为22例和18例;观察组患者年龄为16-81岁,平均年龄为(47.65±2.14)岁,患者中男女分别为23例和17例。两组患者均具有明确的外伤史,且均因为外伤发生而引起足部跖跗骨部位疼痛而到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均相近(P>0.05),因此组间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DR(鱼跃DR)检查,观察组采用CT(16排西门子螺旋CT)检查,检查过程均可对患者进行多角度拍摄,直至获得满意的检查图像位置;两组均检查完成后获得患者骨折部位的相关资料,由我科室2名资深医师分别对其进行预览,并给予评价,若存在意见不合之处,经过商讨后最终确定患者骨折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最终的诊断准确率和价值。DR和CT存在骨折移位、骨皮質不连续、贯穿正常骨小梁的线性透亮影,边缘锐利等现象,均可给予其明确诊断为骨折[2]。对两组诊断准确率进行统计后实施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中计数资料以n统计、计量资料用()统计;并分别使用检验、t检验,检验后P值在0.05以内表示两组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1.0软件。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相较于对照组,前者更高且组间具有显著差异,即观察组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详细数据见下表1。

3 讨论

足部外伤跖跗骨骨折的发生往往在患者的跖骨、跗骨部位,而该部位的解剖结构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即多块骨头存在重叠征象;此时骨折的发生会对患者局部活动产生严重限制,但是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多数难以作出明确和诊断[3]。因此将相关优势较好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应用于足部外伤跖跗骨骨折的判断中,就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择取DR与CT进行主要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7.5%,且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表现出差异的机制在于:对照组所用的DR具有快捷、方便、整体性强等特点,但是其作为一种平片检查方式,成像不具有立体性,因此对于微小骨折和重叠隐蔽的骨折难以作出反应,因此不能较好的适用于足部外伤跖跗骨骨折的诊断,故最终诊断准确率较低[4]。观察组所用的CT检查则是一种多层扫描检查的方式,具有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等特点,因此在扫查后可通过图像重建对患者的组织和重叠影像情况做出反应,明确患者的骨折线、骨折移位、外形改变、骨主体结构改变等情况,即使患者的骨折情况相对复杂,通过该方法也可对患者作出准确的反映,最终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5]。此后临床可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设计对应的治疗方案,并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和处理,这对于患者的恢复和预后的改善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推荐CT在足部外伤跖跗骨骨折中的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DR与CT均可对足部外伤跖跗骨骨折作出诊断,但是CT诊断价值显著更高,即漏诊率低、误诊率低,因此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朱军海. 螺旋CT重建技术在诊断跖跗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 当代临床医刊, 2016, 29(6):2688-2688.

熊劲松. 数字化X线平片与螺旋CT扫描对跗骨骨折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16):72-74.

陈华勇, 刁峰明, 袁昆,等. 多层螺旋CT及不同重组方法在跗跖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华夏医学, 2016, 29(6):54-58.

张军胜, 邵旭辉, 张华文. 螺旋CT与DR平片在显示足部骨折细微结构的对比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 2017, 46(8):1018-1019.

张筱双.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DR平片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分析[J]. 吉林医学, 2017, 38(5):845-846.

猜你喜欢
诊断价值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