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转换法制备中低温SOFC阳极支撑体

2018-06-06 01:51:18王涵多蔡翠霞
电池 2018年6期
关键词:指状转换法油酸

王涵多,蔡翠霞,高 媛,刘 江

(1.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省生物芯片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515;2.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如果能够在中低温(400~600 ℃)条件下运行,可避免很多由高温带来的问题,如烧结、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等,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电池运行的成本[1]。降低SOFC操作温度的关键在于寻找合适的电解质材料,在中低温范围下的要求是具有较好的离子导电率。Gd2O3掺杂的CeO2(GDC)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中低温SOFC用电解质材料。GDC的离子导电率在中低温范围内比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电解质高出一个数量级以上[2]。

相转换法[3]是传统的陶瓷制备方法,可用于制备具有特有三明治状微观结构的材料,即两边是一层致密的小孔结构,而中间是指状的大孔区。这种工艺与其他阳极支撑体的制备方法(如浸渍法[4])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金超等[5]采用相转换法制备了不同微观结构的管式Ni-YSZ阳极支撑体,组装的单体电池在800 ℃下的功率密度为383 mW/cm2。影响相转换工艺的因素十分复杂,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阐明相转换过程与阳极微观结构的关系。

本文作者采用相转换工艺制备椎管式Ni-GDC基阳极支撑体,研究相转换过程中,有机添加剂对阳极微观结构的影响。将GDC膜制备在椎管式阳极支撑体的表面,再在不同温度烧结电解质膜,组装成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

1 实验

1.1 相转换法制备椎管式阳极支撑体

相转换制备椎管式阳极支撑体:将GDC(上海产,AR)和NiO(广东产,AR)粉末按质量比1∶1混合,再加入50%混合粉料质量比的乙醇(上海产,AR),用WZM单层混磨机(宜兴产)以100 r/min的速度混磨4 h,取出干燥,作为阳极粉料。将氮-甲基吡咯烷酮(NMP,上海产,AR)和聚醚砜(PESf,上海产,AR)按质量比2∶1混合,作为溶剂。将阳极粉料与溶剂混合后,分别加入3种有机添加剂:油酸(C18H34O2,上海产,AR)、相对分子质量1 000的聚乙二醇(PEG-1000,上海产,AR)和丙酮(C3H6O,广东产,AR),用ZJK-3型真空搅拌机(天津产)以120 r/min的速度真空(0.08 MPa)混磨30 min,得到阳极浆料,其组分见表1。

表1使用不同有机添加剂的阳极浆料组分 /g

Table 1Anodeslurrycompositionwithdifferentorganicadditives

编号阳极粉料溶剂油酸PEG-1000丙酮a22.5301000b22.5300100c22.5300010d22.530000

制备椎管式阳极支撑体时,先将一个锥形陶瓷模具浸入阳极浆料中,静置数秒取出。此时,在模具的外壁已包覆了一层均匀的阳极浆料。将此模具迅速浸入水中,相转换过程发生:NMP逐渐溶解入水中,而PESf则会发生固化,并作为骨架使整个阳极粉料交联成型。在水中静置24 h后,将模具取出脱模,即得到阳极生坯。此流程如图1所示。

此阳极浆料的一面与水直接接触,而另一面与陶瓷模具结合。这样得到的结构,只会在与水接触的表面出现大的指状孔,而在远离表面的内部,则为均匀的孔隙结构[3]。将阳极生坯在SX3-4-16型马弗炉(杭州产)中、1 200 ℃下烧结2 h,即得到椎管式SOFC阳极支撑体。

1.2 GDC电解质膜的制备

将GDC粉末与用量分别为GDC质量1.0%、0.9%和50%的阿拉伯胶(上海产,AR)、松油醇(天津产,AR)及乙醇混合,在QM-ISP04行星式球磨机(南京产)上以300 r/min的转速球磨(球料比7∶1)2 h,得到电解质浆料。采用浸渍提拉法,将电解质浆料浸渍在以丙酮为添加剂的阳极表面,自然晾干,并分别在1 300 ℃、1 400 ℃和1 500 ℃下进行电解质膜的烧结4 h,得到厚度约为0.1 mm的GDC电解质膜。

1.3 La0.6Sr0.4Co0.2Fe0.8O3(LSCF)阴极的制备及电池组装

按文献[6],采用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GNP)制备LSCF阴极材料,得到的LSCF为蓬松状的超细粉末。将制得的粉末与30%质量比的松油醇混合,研磨均匀,得到阴极浆料。将阴极浆料涂覆在烧结后的电解质膜表面,在900 ℃下烧结2 h,制得约0.1 mm厚的LSCF阴极。实验用银浆来收集电荷,银线为导线,组装高度约2.3 cm、下方直径约1.5 cm的单体电池。制备的椎管式阳极支撑体及组装的SOFC单体电池的照片见图2,经1 400 ℃烧结后,阳极的厚度都为1 mm左右。电池以加湿氢气(含体积分数3%的H2O)为燃料气,用PGSTAT30电化学工作站(荷兰产)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

将测试后的电池粉碎,用JSM-6510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产)观察微观结构。通过阿基米德排水法测试1 400 ℃烧结后阳极的孔隙率,流程如下:首先称量样品的干重,记为m1;再将样品在水中煮沸,完全浸透,并称量在水中的悬浮质量,记为m2;然后将试样取出,快速擦去表面水分,并称量质量,记为m3。样品的孔隙率P由式(1)计算。

P=[(m3-m1)/(m3-m2)]×100%

(1)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添加剂对阳极微观结构的影响

阳极浆料中使用不同的有机添加剂后,通过相转换工艺制备得到的阳极1 400 ℃烧结后的SEM图见图3。

从图3可知,添加不同的有机添加剂,阳极的微观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当加入油酸作为有机添加剂[图3(a)]时,阳极呈现出均匀的孔隙结构,相转换法特有的指状孔结构并没有出现。当加入PEG-1000作为有机添加剂[图3(b)]时,指状孔仅分布在阳极浆料直接与水接触的表面附近,阳极的内部没有受到影响,仍以均匀的多孔区域为主。当加入丙酮作为有机添加剂[图3(c)]时,指状孔的范围与PEG-1000相比有了明显的扩张,在同样的厚度下,指状孔结构更加深入阳极的内部。从图3(d)可知,未使用添加剂时,阳极的指状孔结构介于添加丙酮和PEG-1000之间。

影响相转换工艺制备得到的阳极结构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阳极的结构与相转换发生时浆料的黏度及NMP与水互溶速度的有关。由于丙酮与PEG-1000和油酸相比,相对分子质量更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阳极浆料的黏度,加快了相转换的发生。由于丙酮更易溶于水,向水中溶解的速度较快,高速的互溶会使指状孔区更易形成并进一步往内部发展。当使用相对分子质量更大且黏度更高的PEG-1000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NMP与水的互溶,此时指状孔仅分布在阳极的表面附近。当使用不溶于水的油酸为添加剂时,由于与水不互溶,延缓了相转换的发生,此时,相转换法特有的指状孔没有出现。使用油酸时,24 h的固化时间并不能使整个体系完全固化,需要72 h以上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使阳极完全固化成型。这些变化都与相转换的速度延缓有着直接关系。

一般而言,指状孔分布范围的增加往往意味着材料孔隙率的加大,在保证阳极导电性能的前提下,更高的孔隙率有利于气体在阳极间的传输,也能够提高电池的输出性能。实验中,对阳极进行孔隙率测试发现,在1 400 ℃烧结后,添加油酸、PEG-1000和丙酮制备的阳极,孔隙率依次升高,分别为23%、25%和42%,未使用添加剂时,孔隙率为27%。对SOFC阳极材料而言,合适的孔隙率为30%~50%。通过相转换工艺,选用丙酮作为添加剂,可在不使用石墨造孔剂的情况下,改变阳极的微观结构,制备得到符合SOFC要求的阳极材料。

2.2 不同温度烧结后GDC电解质膜的SEM分析

图4为将GDC电解质膜浸渍在以丙酮为添加剂的阳极表面,不同温度下烧结4 h后电池截面的SEM图。

从图4(a)可知,在1 300℃下烧结后,电解质结构疏松,且有很多的气孔,电解质膜与阳极之间界面模糊。这种结构会造成燃料气体的泄露并使电池短路,从而影响电池的输出性能。从图4(b)可知,在1 400 ℃下烧结后,电解质膜上的气孔减少,与1 300 ℃烧结相比,已有明显改观。此时,电解质膜上虽然有较多的气孔,但大部分都是闭孔结构,应该不至于引起漏气。随着温度继续升高,在1 500 ℃下烧结后[图4(c)],电解质膜更致密,但此时阳极的颗粒与1 300 ℃和1 400 ℃烧结相比有明显的增大,阳极晶粒间的孔隙变小,过烧结严重。孔隙率测试也显示,阳极孔隙率仅为13%。这些变化都会影响电池的输出性能。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GDC电解质膜经不同温度下烧结,组装的电池在600 ℃下的输出性能测试结果见图5。

从图5(a)可知,在1 300 ℃烧结后,电池的开路电压仅为0.50 V,较低的开路电压与电解质膜不够致密有关。气孔的存在,使电池发生了一定的短路,造成开路电压下降,也影响了电池的输出性能,单体电池的功率密度为380 mW/cm2。从图5(b)可知,在1 400 ℃烧结后,电池的开路电压提高到0.92 V,功率密度提高到620 mW/cm2。功率密度与开路电压的提高,可能是由于电解质膜经过1 400 ℃烧结后,变得更加致密,减少了漏气和短路。从图5(c)可知,在1 500 ℃烧结后,电池的开路电压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但功率密度仅为145 mW/cm2。如此低的功率密度与阳极严重烧结之间有直接关系。对于相转换法制备的Ni-GDC阳极和GDC电解质膜而言,1 400 ℃是较合适的烧结温度。

3 结论

本文作者在阳极浆料中加入油酸、PEG-1000和丙酮等3种添加剂,使用相转换法制备锥管式Ni-GDC基阳极支撑体,以观察阳极微观结构的变化。

以丙酮为添加剂时,相转换特有的指状孔结构更加深入阳极内部,这种变化可能和丙酮黏度最小且更易与水互溶中有关。以PEG-1000为添加剂时,指状孔区仅仅分布在材料的表面。以油酸为添加剂时,指状孔完全消失。孔隙率测试表明,以丙酮为添加剂得到的阳极经1 400 ℃烧结后的孔隙率最高,为42%,符合SOFC对阳极结构的要求。在以丙酮为添加剂的阳极上制备GDC电解质膜,经1 400 ℃烧结后,阳极和电解质膜结构相对较好,组装的单体电池在600 ℃下功率密度也较高,为620 mW/cm2。可考虑选择更多的有机添加剂,进一步优化阳极结构,并对相转换工艺影响阳极结构的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指状转换法油酸
转换法在求变力做功问题中的应用
高中数理化(2023年8期)2023-09-07 01:07:53
物理方法之转换法
转录因子PDIDSM_85260对指状青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物理方法之转换法
获得性指状纤维角皮瘤验案
花生中的翘楚――高油酸花生
新农业(2020年18期)2021-01-07 02:17:28
浅水三角洲前缘指状砂坝构型特征
——以渤海湾盆地渤海BZ25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为例
转换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HPLC-ELSD法测定丽水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
油酸2-乙基己酯的催化合成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