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婷 周建伟 潘龙赐 刘志勇
肿瘤性发热是肿瘤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指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引起的发热,包括在排除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出现的直接与癌症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肿瘤性发热大多表现为间歇性反复发热,患者容易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纳少无味等症状,中医辨证属气虚发热范畴。补中益气汤为补益剂,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在临床上治疗气虚发热,扶正固本方面效果显著。本资料通过观察补中益气汤对于气虚发热型肿瘤性发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型肿瘤性发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补中益气汤在肿瘤性发热中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7年1月至6月来本科就诊的气虚发热型肿瘤性发热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3~76岁,平均(57.4±2.4)岁。观察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41~79岁,平均(60.2±3.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1](1)所有患者根据2005年加利福尼亚大学医疗中心制定的诊断标准被确诊为肿瘤性发热以及根据《中医内科学》中关于气虚发热中医辨证主症的定义被确诊为气虚发热型。(2)患者经过病理学或影像学诊断被确诊为恶性肿瘤者。(3)年龄18~85岁。(4)卡氏评分≥40分。(5)治疗前心﹑肝﹑肾功能无明显损害。(6)预计生存期≥2个月。(7)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获得知情同意过程符合GCP规定。
1.3 排除标准 (1)不符合诊断标准者。(2)有严重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干扰观察者。(3)精神障碍疾病者。(4)合并有活动性结核及其他严重感染性疾病者。(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6)不能坚持治疗者,或中途退出或失访者。(7)近1个月内参加过其他药物临床试验者。
1.4 方法 (1)对照组:患者行非甾体抗炎药或激素﹑物理降温等对症治疗,观察过程中不使用影响体温的对症治疗措施,患者体温为>38.5℃时不进行降温处理,>38.5℃时可适当进行物理降温,同时严格观察病情变化情况。(2)观察组:患者行非甾体抗炎药或激素﹑物理降温等对症治疗,观察过程中不使用影响体温的对症治疗措施。观察组在西医开放治疗基础上(非甾体抗炎药或激素﹑物理降温等对症治疗),同时服用补中益气汤:黄芪27g,炙甘草6g,党参9g,当归9g,橘皮12g,升麻9g,柴胡6g,白术9g,水煎服,日1剂,早晚各服用1次,连续服7d。
1.5 观察指标[2](1)临床疗效:补中益气汤的临床疗效严格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发热疗效标准进行,分为治愈﹑显效﹑有效与无效。治愈: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1d内体温呈现正常状态,3d后发热症状全部消失。显效:患者于服药后的24h内体温呈现下降趋势发展,但是未恢复至正常范围,在2d后体温恢复至正常的人体体温状态,症状情况基本消失。有效:患者接受药物治疗3d后体温下降至正常范围,主要症状情况呈现部分消失。无效:肿瘤患者的体温没能得至控制或任何程度上的改善,如患者在用药时呈现体温降低情况,一旦不使用药物即刻恢复到患者用药前的体温水平状态。(2)KPS评分情况: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该评分标准可以评价患者体力状况以及行为能力,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健康状况越好。正常,无症状和体征:100分;能进行正常活动,有轻微症状和体征:90分;勉强进行正常活动,有一些症状或体征:80分;生活能自理,但不能维持正常生活和工作:70分;生活能大部分自理,但偶尔需要别人帮助:60分;常需要人照料:50分;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特别照顾和帮助:40分:生活严重不能自理:30分;病重,需要住院和积极的支持治疗:20分;重危,临近死亡:10分;死亡:0分。(3)体温变化情况:每天定时记录患者体温,观察体温变化情况。用药期间:第1天用药后30min﹑1h各测体温1次,以后2h测体温1次。第2天至用药第7天,于用药后2h测体温1次。停止用药至停药第7天6h测体温1次。观察起效时间和体温回升情况。(4)中医症候疗效评分:治疗前给所有患者发放中医症候疗效评分表,该表分别从发热﹑头晕﹑乏力﹑短气﹑懒言﹑胸闷﹑脘痞﹑纳呆﹑便溏﹑自汗10个方面进行记录,每项评分从0至3分,记录患者总得分数,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停止用药后给再次给所有患者分发该调查问卷,记录患者评分情况,判断中医症候疗效。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0) 62.4±3.1 87.6±4.3对照组(n=30) 64.3±2.5 71.4±3.6 t值 14.8 6.9 P值 >0.05 <0.05
2.3 两组患者体温变化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温变化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温变化情况比较[℃,()]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0) 38.3±0.9 36.8±1.4对照组(n=30) 38.1±1.5 37.1±1.3 t值 21.3 11.5 P值 >0.05 <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0) 22.5±1.7 12.5±2.2对照组(n=30) 21.3±2.4 16.4±2.3 t值 19.4 6.7 P值 >0.05 <0.05
发热是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临床数据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临床肿瘤患者越来越多,其最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是发热[3]。引起肿瘤患者发热的原因有:肿瘤合并感染所致的发热,化疗药物和生物制剂所致的药物热以及肿瘤本身引起的发热。研究表明40%~55%的发热具有临床和微生物学的证据为感染。其余的发热则与感染无关,发热特点多为间歇性发热,热型以不规则热或弛张热为多,常见低﹑中度发热,也可见高热,主要为药物热或由肿瘤引起的发热。肿瘤性发热的西医治疗主要通过手术切除原发病灶,或针对疾病的姑息性化疗可控制肿瘤性发热[4]。非甾体抗炎药可以缓解肿瘤性发热,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退热,对于紧急情况下导致的发热尤为有效。物理疗法如冰袋物理降温,冰帽可减少机体代谢增加传导散热。若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及激素,可出现胃肠道出血,骨髓造血功能改变,免疫力低下,合并感染等的风险。中医认为肿瘤性发热属于气虚发热范畴,因此需要升发脾胃之气,服用甘温除热的补中益气汤来治疗气虚发热。
在本次试验中,对照组患者共30例,其中治愈15例,显效7例,有效6例,观察组共30例,治愈24例,显效4例,有效2例。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结果证明补中益气汤可以有效缓解肿瘤患者的发热情况,降低患者体温,控制反复发作,同时改善气虚症状。分析原因是因为补中益气汤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佐以当归﹑陈皮养血合营,理气和胃,升麻﹑柴胡升阳举陷,最终达到甘温除热的目的。虽然对照组经过治疗后也可以控制体温,但这种治疗方式虽然效果显著,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患者易出现反复发热症状,同时由于大量出汗还易出现气虚等现象,但是服用补中益气汤的患者绝大部分无体温反复的现象,尤其是在治疗后3d左右仍然可以控制体温正常,并且改善了气虚症状。
近年来关于补中益气汤的研究较多,在临床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国内,针对补中益气汤对气虚发热型肿瘤性发热的治疗研究大多通过体温下降情况﹑卡氏评分等指标观察临床疗效[5],而本资料中还加入了中医诊断标准,通过参照《中医内科学》的气虚发热中医辨证,拟定了中医症状计分表,分别从10个方面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观察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情况,发现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情况无显著变化,而观察组评分则出现显著下降,说明补中益气汤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发热,同时改善西药退热的副作用,控制体温反复。通过此研究,突出了中医特色,根据气虚发热的病机特点辨证论治,予补中益气汤对症治疗,观察其疗效,可为进一步深化中医药治疗肿瘤发热提供依据。
[1] 方宜梅,石晗,寇秋爱.补中益气汤在干燥综合征治疗中的运用.中医杂志,2016,57(24):2141-2142.
[2] 李淑红,刘华一,唐艳萍,等.益气活血通络法对气虚血瘀型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细胞凋亡和增殖的作用研究.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8):1143-1146.
[3] 王进波,李能娟,胡江,等.从"阴火论"探析脆性糖尿病中医证治.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2):108-111.
[4] Noe G.A hybrid fever therapy for increased tumor selectivity.Medical Hypotheses,2016,89:63-64.
[5] 张强.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型癌性发热的临床观察.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