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摘 要 学科教研组是实施教育创新的基本组织,随着园文化的重心下移,构建新时期的教研组文化,发掘教研组创新潜能,是当今课改的必由之路。建立学科共同愿景、构筑立体共研模式、拓展网络交流时空、优化竞争协作机制是构建新时期教研组文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教研 文化 愿景 内涵 功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1建立学科共同愿景,升华教研文化理念
教研组愿景是教研组建设和发展的目标、价值观与具体体现。我校综合理科教研组下设物理、化学、生物备课组,在学年初,在学校教导处的指导下,完成共同愿景的构建。一是列出有关教研组建设的主要问题,通过集智备课的形式,达成共识,确定本组的共同愿景是打造“科学求真、责任担当、创新发展”的“新时期教研组”。
1.1科学求真
教研组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理科教研组的教师,树立严谨治学的教风,以实验事实为依托,探究科学原理,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探求“真理”是科学探究的最高境界,但探求真理的过程依然是一个持续渐进的动态过程。由于物质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理科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重科学探究的时效性,要敢于“求真”。
1.2责任担当
责任是一种使命,是激发工作热情的源动力,担当产生执行力,是提升工作效率的保障。作为教研组的成员,应在“育人、教学、教研”三个方面,敢于负责和担当。
1.3创新发展
创新是发展的基础,没有创新的发展是短暂的。我们综合理科教研组力争打造一支注重学科实验改进、鼓励学生质疑的创新发展的教研团队。
在共同愿景之下,我们设计了特色“组徽”:由蓝、黄、绿三个大小不同的相交圆组成,分别代表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彰显科技主题,中心交汇处变形为一颗红心,寓意是三门学科血脉相通,共取营养,互取所长,共生共长。
2构筑立体共研模式,发挥教研文化功能
构筑立体共研模式以教师个体的自身成长为关注焦點,围绕教师在课改中碰到的问题,通过理论引领的交流和新型教研活动的互动,使教师借助集体智慧与个体智慧的交融转化为其教学风格,并以他们的个体丰富性来发挥行为教研文化的功能。
我校综理教研组是由不同年级、不同教龄、水平、性别和思维方式的教师组成跨学科的教研共同体,它的基本活动是“立体研课”,包括集智备课、集智说课、集智评课,其特点是教师通过个体反思发现问题、借助教师互动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依靠实践来实现改进。集智备课在构建新时期教研组文化的前提,集智说课是在集智备课基础上增加个人特色,在教研组内阐述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略的关键阶段,集智评课是进行现场教学评价的必要步骤,是教师集体智慧发挥的重要平台。
浓厚的教研文化氛围,结出丰硕的成果。在学校组织的“大比武、大练兵”的活动中,我们综合理科组每人设计创新导学案,经过二次备课的立体共研,抽签派出本组教师,表现出色,使我组连续三年获得团体一等奖。三年来,在“四优”评选中,我校综理教研组共有45人次获得国家、省级奖励。
3拓展网络交流时空,拓展教研文化内涵
除了线下的教研活动外,我们综理教研组还在国家、省、市三级教育资源平台上建设网络工作室。通过云平台,充分利用声音、图片和影音等多媒体文件,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的魅力和趣味性,增强了生态教研文化的趣味性,提高教师的教研效率;通过网络,最大限度地体现教研内容的内在互动性,人、机互动性,教师与教研员等专家间的互动性,以体现学习本质,激发教师的潜能;通过网络,最大限度地体现不同教师和学生代表的个性特点,开放性地对待不同的研究内容和不同的教师之创造性思考;通过网络,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相互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率。创造性地学习是认知发展的需要,而创造性又会诱发主动学习。
网络教研充分调动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教研文化体系。我校综理教研组目前已达到校内外人人都能随时发帖、跟帖,评价、交流,并且形成资源共享的良好生态教研体系,在近三年一师一优课活动中,我组有11名教师获得省部级优课。
4优化竞争协作机制,完善教研文化体系
教研组作为一种创新型学习共同体,这种协作式学习建立在反思性对话与研究之上。构建教研组协作式文化体系,教师在竞争与协作的动态平衡中要能超越自我,在对等协作和双赢互惠中得到生态型发展。
几年来,我校理科教研组先后实施了“传家宝青蓝结对工程“、“金字塔名师互助工程”、“捆绑式评价工程”;建立了综合理科教研组内部的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比如教师校本教研参与率评价制度、课堂教学互听互评制度、教学成果奖励自筹制度等;确立了以崇尚研究,鼓励冒尖为目的的激励机制,肯定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对在校本教研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对其在校本教研中的研究成果要创造平台加以推广。
文化是土壤,成果是花朵。几年来,我校综合理科教学质量稳定上升,承担的国家级“三究四学”子课题的研究获得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我校综合理科教研组被评为“校本示范教研组”,“优秀课题研究教研组”。
总之,构建新时期教研组文化的愿景,需要更新教研理念,构筑合理的教研模式,需要通过网络开放教研时空,还需要优化竞争机制。对教研组文化的研究不能停留在墙上和口头上,尚需要广大一线教研组教师进一步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郑百伟.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研究与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潘东良.新型教研组文化建设刍议[J].江苏教育研究,2009(14):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