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思考的策略

2018-06-04 09:41范功武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深度思考小学数学策略

【摘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家长常常会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个现象,表现为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有些题目明明会做,但是却做错了,但是其实本身不应该出错,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就会明白,主要原因是孩子缺乏深入分析思考导致的。对于这类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只是表面上理解到了学习的知识,没有进行深度思考,导致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由于没有仔细审题,犯一些低级的错误,学生就会重复犯同一个错误。根据相关探究,深度思考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方式。小学教学是学生独立思考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因此在这样的时期,如何培养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深度思考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2

一、引言

就我国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来看,还有存在强调对公式的死记硬背,记住死知识的教学现象。没有着重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操练以及对思维训练进行强化,在教学方法上普遍还存在着应试教育这种死板的教育模式。因此可以说,“主动思考”是小学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依属,是小学学生数学模型建構以及提升对数学的情感的最基本途径,更是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模式建立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帮助小学生学会主动深入思考,是学好小学数学的基本方式,同时也是实现“数学化”的根本途径,能够帮助小学生初步建立他们的数理逻辑能力。

二、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活跃起来,老师需要运用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以及学习的耐久性。学生能够以更饱满的热情参加整个过程的学习。要摒弃那种完全依靠教材中的案例来给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首先要去了解当前学生之中比较流行的话题和事物,同时以这些比较时髦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以固化的思维认为年幼的小学生不会接触到流行的事物,要注意了解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从爱好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老师在实际教学活动经常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将老师脑海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很少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考和探求,因此学生的潜能难以真正发挥。要想有效摆脱这种错误观念,学生需要勇于尝试,积极主动进行探索,自己动手操作,加深对相关知识的了解。

四、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是学生行为习惯和思考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然而事实上,由于受到很多限制因素的影响,例如学生年龄、行为习惯等。实际上,由于目前大多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是很强,尤其是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上,难以真正静下心来进行思考。这部分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往往表现为不怎么爱读题,只是凭借题干的字面意思,难以真正理解题目中蕴含的数量关系,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有必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解决和分析问题。

1.认真审题

在教学中,首先是让学生仔细多次读题,明白题目的意思,并在题目中的关键地方做上标记,带着问题出发,分析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探索题目的真正解决方法。要给学生说,一定不要慌张,而是要冷静看清题目,理性分析题目所表达的意思。

2.理清数量关系

学生需要依据已学知识点来思考题目的内容是什么,并根据已有的知识与方法进行思考,用解题的方式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常见的公式有:

如:路程等于速度和时间的乘积,总价等于单价和数量的乘积,工作总量等于时间和工作效率的乘积。

3.方法再现

学生可以回忆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所用到的策略和方法,并用这种方法进行模拟解决,学生可以画图进行分析解决。例如,在教材上有这样一道经典的练习题:

(1)一瓶果汁,小明第一次喝了这瓶果汁的1/2,之后慢慢加满,第二次喝了果汁的1/2,第四次一次性喝完,比较小明喝的果汁多还是水多?

(2)一瓶果汁,小红第一次喝了这瓶果汁的1/3,之后慢慢加满,第二次喝了果汁的1/3,第四次一次性喝完,比较小红喝的果汁多还是水多?

就上述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如果学生没有认真阅读题,就可能误认为喝的果汁和水一样多。同时相关的数据也发生了变化。如果学生进行了深入思考,不难看出,第二题的解题思路和第一题类似,只是数据不同,因此通过解答第一题,进行深入思考,在解决第二题也相对容易得多了。

4.科学的实验,学生深度思考的途径

由于小学生常常习惯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教学本身又是一门抽象性较高的学科。因此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多参加此类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

教学片段: 1.讨论实验方案 师:怎样有效比较土豆和红薯的大小,分组进行讨论。

生1:取同样大小的杯子,并在杯子中放置同样体积的水,在水杯中放置土豆和红薯,比较两边水上升的情况。

生2:取同样大小的杯子,并在杯子中放同样的水,在不同的水杯放上土豆和红薯,

比较谁溢出的水多。 生3:取形状和大小一样的水杯,将土豆和红薯放在不同的水杯中,比较哪个杯子的水少?2.探索实验的要求 师:1在放置土豆和红薯的过程中,动作应尽量轻缓,避免溅水。生2:在观察水面的高度时,视线应放平。 生3:放水的杯子必须淹没物体。 生4:手尽量不要碰水,学生在探讨试验方案时,也就是实施深度思考的过程。

5.精心的设疑,学生深度思考的突破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在关键的地方设置疑问,帮助学生养成主动积极思考的习惯,要破除那种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方式,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能够通过思考来提升解题的能力与思维水平。

教学片段:(追问土豆和红薯的实验中的一系列思考)

师:为什么水会上升呢?

生:因为土豆和红薯占了空间。

师:为什么放入土豆和红薯后,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呢?

生:因为土豆和红薯占有的空间大小不一样。

师:为什么比较土豆和红薯的空间大小,只需要比较水面上升的高度就可以了呢?

生:因为土豆所占的空间转化为上升水的空间了。

五、总结

综上所述,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学生身心发展的方式选择合理的方式,提高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的可行性和时效性。同时还需要遵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力。另外,还应该主动启发学生实施深度学习,有真正将课堂中学到的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也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深度学习不仅是实际教学需要,也是学生自身认知发展的需要,深度学生应该是触及心灵的。只有实施这种学习模式,学生才能自主的进行学习,也才能在摆脱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保持较为旺盛的学习欲望。因此为了保证学生的有效发展,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构建出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让课堂学习发挥更大的价值,让小学生在兴趣中不断加强对具体数学知识的认知与记忆,不断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其实,不论是数学教学还是其他形式的教学,要想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对新课程进行教学,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之前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实现深度学习。通过深度思考的培养有效提高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长此以往,

学生就会逐渐养成深度学习的好习惯,要始终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授,更是帮助学生能够成长为善于自我學习和完善的社会人,帮助他们在中学前打好数学的基本基础和基本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小俊.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深度思考[J].新课程·上旬,2017(3).

[2]田晓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深度思考——以《三角形内角和》为例[J].科研:00057-00057.

[3]秦华.用数学史弥补小学数学课堂逻辑——以苏教版三角形内角和教学为例[J].学苑教育,2017(20):50-50.

[4]章骏.课堂高点:学生思想的生成——《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片段与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3).

[5] LiJifang.DiscussiononClassroomConstructionStrategiesofMathConjecture——SpeakingfromtheTeachingof“TriangularInteriorAngles”[J].ReferenceforElementaryEducation,2014(5):53-53.

作者简介:范功武(1982年1月-),男,汉族,福建福州市永泰县人,大专,就职于福州市永泰县东门小学。

猜你喜欢
深度思考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在课堂中绽放异彩
打造深度思考的初中历史课堂探析
深度思考让问题解决就在眼前
数字阅读的消极影响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