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下小学汉字教学的反思

2018-06-04 09:41蒋益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反思

【摘要】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的发展给教学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当今小学汉字教学的转变,表现在教师教学方法的变革和学生学习渠道的增加。这种转变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进行汉字教学,忽视了板书在小学汉字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生的学习渠道变得多样的同时,伴随着出现大量错字、别字、不规范字以及存在曲解汉字意思的现象,经常性的键盘使用也降低了手写水平。教师必须正视信息时代下各种技术进步给汉字教学带来的冲击,注重汉字教学本质,让多媒体技术为汉字教学服务;注意引导学生规避网络文化对汉字学习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信息时代 小学汉字教学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2

汉字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字,是中华民族用于传承文明、传播知识、记载历史的重要工具。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造纸术、印刷术、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等每一次人类技术的重大变革都会给汉字知识传播带来相应的变化。[1]在信息时代下,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的发展给教学带来了巨大冲击,当今小学汉字教学与传统汉字教学相比,呈现了新的态势。

一、信息时代下小学汉字教学的转变

教育只有紧跟时代的发展,时常注入新力量,使学生接受新的知识,不断提升学习能力,才能造就社会所需的人才。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之下,小学汉字教学的转变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方法的变革、学生学习渠道的增加等方面。

1.教学方法的变革

一块黑板、一本教材完成了传统汉字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依照课本教读,学生便跟读,教师在黑板书写汉字,学生便在作业本上完成汉字的学习,汉字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进行着传承。直到人们进入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逐渐渗入课堂教学,给汉字教学带来了新的元素,借助多媒体,教师可探究多种汉字教学方法,使相同的教学内容在技术的处理之下得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阶段的学生大体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因其很难理解抽象的事物和概念,所以他们比较关注具体可感的事物。多媒体技术能够实现文字、图画、声音、视频的多项结合,教师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小学汉字教学,能够切实地调动小学生的多种感官,将记录语言的复杂系统——汉字,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小学生面前,使他们能够具体地感知汉字的美,从而调动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汉字浓缩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包含着无穷的魅力,例如:“天”,此字是會意字,是“颠”的本字。《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也,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2]“天”,表示人的头顶,人的头顶便是天空,后引申为“天”,“天”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简化字的演变过程,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诸如此类汉字的教学,教师便可借助多媒体,融合文字、声音、图画,进行视频播放,让汉字的构造、历史发展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刺激小学生的视觉、听觉,增强汉字学习的趣味性,使得方块汉字以有血有肉的形象进入小学生的脑海,并扎根于他们的内心。

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使得汉字的教学方法变得多样且灵活,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效率,也以丰富的形式增强了学生对汉字的了解,激起了他们识字、写字的愿望。

2.学习渠道的增加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资源共享、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同寻常,网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汉字学习的大平台,打开了除书本之外的另一条汉字学习渠道。课内,教师可组织学生到机房进行汉字学习,这种学习方法叫做“电脑辅助学习汉字法”,又叫“拼音、汉字同步教学及电脑辅助教学”法,由上海市实验学校首先进行实验。[3]具体的操作便是让学生一入学便接触电脑,通过图片、声音等信息完成汉字的音、形、义的学习。除此之外,使用电脑打字,显示的都是正确的汉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错别字的概率。而且,以往的各种识字方法,如“分散识字法”、“集中识字法”、“注音识字法”等,实践证明,任何一种单独的识字方式,都是枯燥和低效的,但是,通过电脑和网络,我们能有效地融合它们促进学生识字的优势,在一篇文章或者一段视频中,既要求学生动手注音识记汉字,又要求学生在集中识字之后进入文本认读汉字,这些都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包含各种所学汉字的游戏或者动画中完成。课外,借助电脑,通过电子书籍、视频动画等与汉字学习相关的各种学习资源,学生可在网上自行选择喜爱的方式学习汉字知识,一方面,温习课堂上学习的汉字,加强识记;另一方面,了解更多的课堂上没有囊括的汉字知识,进一步拓宽知识面。网络学习不限时间、地点,学生可根据需要自由学习汉字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互联网的发展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呈现着多样的学习方式供学生选择,使得汉字学习的方式变得丰富,不再单一。

二、信息时代下小学汉字教学的问题表现

信息时代下的小学汉字教学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但是,在这令人欣喜的背后,也滋生着些许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部分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忽视板书在汉字教学中的作用;网络环境良莠不齐,小学生易受不良网络环境的影响,从而出现错字、别字、不规范字等书写问题。

1.教师忽视板书在汉字教学中的作用

板书,又称教学书面语言,是教师上课时在黑板上书写的文字、符号以传递教学信息、教书育人的一种言语活动方式,板书的内容是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补充,起到点拨学生学生、引起学生注意、加强学生记忆的作用。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和使用,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滋生着部分教师的过分依赖性。板书似乎成了过时的旧物,借助多媒体呈现的投影成了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介,这对于已有一定知识储备、心理较为成熟、认知水平较高的成年人来说,这种纯粹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但是,对于注意力不够集中、认知发展还不够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没有板书提醒的多媒体教学就会成为没有意义的动画放映,幻灯片包含着大量的信息,没有教师的板书引导,他们根本就无法抓住重要的知识。汉字教学包括识字教学与写字教学。识字教学又包括字量教学(字量知识)、字构教学(汉字知识)、字形教学(字形知识)、标点符号教学(标点知识);写字教学又包括字体教学(字体知识)、字序教学(字序知识)。[34]多媒体教学无法完成所有的汉字教学目标,小学汉字教学,更需要教师以板书来示范汉字笔画,提点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偏旁部首,引导规范书写。

2.学生易受不良网络环境的影响

信息时代,网络间的信息传递取代了书信来往,键盘成为了人们沟通交流的必需品。手机智能化、电脑智能化,只要连接上网络,动动手指,便能进行汉字的书写和信息的查询。键盘打字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与效率,从而导致手写的频率降低,提笔忘字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网络文化的随意性、不规范性曲解了大部分汉字文化,冲击着原有汉字的独特韵味,如将“什么”写成“神马”,“人身攻击”写成“人参公鸡”,通过谐音重组词语,变换意思,实则上都不属于汉字规范化的要求。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之下,小学生从小接触智能手机和电脑,使用电脑打字的次数远远多于手写的次数,时间久了,便很难做到书写的美观大方,甚至是提笔不会写字。大量的网络流行语,自成一种网络文化语境,像“肿么办”(怎么办)、“有木有”(有没有),对于刚接触汉字书写的小学生来说,尤其是在自主借助网络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会将这种不规范的用语不自觉地带到日常的书写之中。

三、信息时代下小学汉字教学的建议

在信息时代的大浪潮之下,教师应当注重汉字教学本质,让多媒体技术为汉字教学服务;创设条件,引导学生正确书写,避免网络文化消极影响。

1.注重汉字教学本质,让多媒体技术为汉字教学服务

新课标和相关纲要对汉字教学的内容与书写要求作了详细的规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1~2年级)对“识字和写字”的要求有:“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5]2011年《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6]2013年《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小学低年级学习用铅笔写正楷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的偏旁部首和基本的笔顺规则;会借助习字格把握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书写力求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7]小学汉字教学,重在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提高硬笔书写的水平,多媒体教学应当围绕教学重点、教学目标进行,其作用在于辅助汉字教学,因此,要把板书放在小学汉字教學的重要位置。如,教学某一汉字,在借助视频解说汉字的发展脉络的同时,教师可板书要点,学生在观看完视频之后,黑板上的要点便能迅速地进入学生的思维框架。一些影响较深的识字方法,像“分散识字法”、“集中识字法”、“注音识字法”等,教师也可将其与多媒体教学相融合,进一步发挥这些识字法的优势,帮助学生识字与书写。

2.引导学生正确书写,避免网络文化消极影响

3500年前,甲骨文的出现,是我国书写的开端,也是我国用文字记录中华文化的开始,此后经历了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发展与演变,印证与记载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化便是依靠着汉字留存至今。如果因信息时代下智能工具的使用而忽视汉字的书写,文化的魅力便难以感知和传承。键盘虽然能敲出人人都理解的字句,但汉字原本的意蕴在相同的、体现不出个性化特征的字体中荡然无存。信息时代下的小学汉字教学,首先,应让学生爱上书写,明白键盘打字虽然快捷,但是这不是汉字的原貌,要让他们意识到我们不能落伍时代发展,要学会用键盘打字,同时,汉字的美必须要通过手写才能展示。电脑的作用在于辅助学生书写汉字,而不是取代手写。

网络语言中的汉字谐音现象,对于学习规范汉字的小学生来说,是弊大于利的。其一在于小学生基本上不理解汉字的谐音理据,辨别不出规范的汉字,如“鸭梨”与“压力”,“蒜你狠”与“算你狠”;其二在于小学生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网络谐音字会影响他们的书写效果,从而出现些许错别字,把网络谐音字用到书面语中。由此可见,良好的汉字学习环境是尤为重要的。教师可经常性组织学生开展汉字听写大赛、汉字解说大赛,从学习的源头上规范汉字书写。

小学是接触书面语、学习母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的的起始阶段,是汉字学习的关键时期。信息时代给汉字教学带来的新力量,我们需要加以肯定。除此之外,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新力量背后的问题表现,教师对多媒体的过分依赖,学生受网络语境的不恰当影响,都需要及时预警,并合理应对。教师需要顺应时代,掌握处理信息的网络技术,但要明确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只是我们更好地进行教学的工具,而不是手与脑的替代品。

参考文献:

[1]熊玉珍,温柔.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世界汉字教学的发展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01):108-112.

[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耿红卫.我国百年汉字识字教学改革述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0):33-36.

[4]谢奇勇.中小学语言知识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Z].教基二[2011]4号,201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Z].教基二[2013]1号,2013.

基金项目:2017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7B590)

作者简介:蒋益(1995.3-),女,汉族,湖南邵阳,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通讯作者:蒋益,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湖南科技大学,邮箱:jydxww@163.com。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反思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浅议信息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