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摘要】图书馆是一个学校中的重要部分,学生在图书馆里获得许多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丰富学生的内涵,扩大学生的视野。图书馆应该以服务学生为其工作的核心,无论是引进新的图书、网络化管理还是将图书分类管理等都是为了服务广大学生,使学生在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书籍的时候可以减少时间的浪费,这些都是为了服务广大学生而做的准备。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针对当代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特点、问题与未来的发展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图书馆;读者服务;特点;未来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全面运用,读者对信息的需求更加多样化。这使得图书馆服务必须打破旧有的观念,探索在网络信息环境下服务的新路子,新形势下的服务更有针对性,更细致。
一、当代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特点
本任务是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藏书,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包括图书流通、宣传、阅读辅导和解答参考咨询等等,可以说包揽了读者入馆后的一切活动。
(一)馆藏文献的变化
在传统的图书馆馆藏中,一般都是以纸质书本为主,这些文献的保存不仅需要占据大量的空间,而且管理和利用非常复杂,如果读者大量借阅,难免会对文献造成一定的损坏,无论是图书馆馆员的薪酬还是文献的修复,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规模的扩展。而在新的发展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传统纸质文献的基础上,延伸出了全新的电子文献,其不仅可以极大的压缩文献存储所需的空间,而且更加便于保存和利用。因此,当前图书馆一般都会保存有两种不同的文献,一是传统纸质文献,二是电子文献,而以互联网为依托,可以构建相应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将读者服务于网络平台结合起来,推出全新的电子借阅服务,在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借阅的效率,减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负担,也不会出现文献损坏的问题。
(二)借阅方式的变化
在当前的图书馆工作中,网络化已经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对此,管理人员应该立足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将网络化服务于图书借阅服务融合起来,使得借阅服务变得更加简单,更加便捷,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借”到自己想要的书籍,对于图书馆的发展意义重大。不过,对于一些特殊的读者群体,如中老年人,其本身对于网络并不擅长,而且习惯了阅读纸质书籍,如果忽视这部分讀者群体,同样不利于图书馆的发展和繁荣。因此,在大力发展网络化借阅服务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的借阅服务,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读者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三)借阅时间的变化
传统图书馆存在着正常的开馆和闭馆时间,因此借阅时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读者只能在固定的时间段到图书馆进行阅读或者借阅,需要在路上花费一定的时间,而且无法真正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而伴随着图书馆的持续发展,读者服务有了很大的改善,借阅时间也从传统的固定时间段发展到24h借阅服务,使得人们无论何时都可以进行图书的借阅,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而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必然会越发完善,通过网络平台,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实现书籍的借阅,满足自身的阅读需求。
二、现阶段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存在问题
读者服务始终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核心,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改变。适应和利用网络带来的改变,发现其中细节关键,发挥优势,更新服务思想、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是网络信息形势下图书馆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业务规程亟待改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信息产品日益增多,印刷型文献一统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图书馆馆藏载体和业务工作对象的多样化,原有传统的业务流程、服务模式和有关规章制度已不能适应其变化,尤其是文献信息的搜集、组织、加工、整理、发布、使用等业务环节的工作规程有待研究改进。
(二)人员素质的提升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服务的手段,从手工方式向计算机为主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读者可利用的资源除了本地物理馆藏外,还有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和异地的馆藏。图书馆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提供更优的信息服务。但受图书馆员自身素质和服务技能的制约,图书馆数字化、深层次、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尚未全面展开,服务效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与现实的信息环境和现代化的设施极不相称。管理机制和水平也严重滞后。
三、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未来发展
(一)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的阅读环境
1.读者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而图书馆的服务主要就是通过知识传播来提高读者的素质与技能。怎样吸引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大力提倡“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努力营造以人为本的服务环境,这是图书馆品牌服务走向成功的思想基础。
2.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能否得到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服务是否凝聚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图书馆内部环境布置的儒雅、清新、亲切,图书馆公益性原则的实践与升华,都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凸现。读者在图书馆不仅是求知学习,而且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所蕴含的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给人的心灵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二)高效的网络管理
对于图书馆的管理由于已经抛弃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将网络化引进到图书馆的管理中,因此就要提供更加高效的管理,对于图书馆的网络配制最快的网络速度,使信息的传递速度达到最快。在网络化的管理方面也要做好课后服务。追踪服务,经常向一些顾客咨询一下图书馆的服务情况与网络传输状况,以便及时做好改正。
(三)扩展服务平台
图书馆是文化的宝库积累着数代人的不懈努力,是社会的文化源泉。图书馆服务的面积扩大后就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使更多的读者进入到书的海洋中发展自我。为了得到更多读者的喜爱,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也需要适当的创新,在不同的地区做一些关于图书馆的演讲,吸引更多的读者。
四、结束语
总之图书的服务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更加的接近现代与应用现代技术,为读者提供更加舒适的阅读空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无论在什么时候与什么年代,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是图书馆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何雪妍.当前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思路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75-76
[2]赵红霞.我国移动图书馆的服务现状与发展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3(24):40-42
[3]张东真.浅谈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及拓展[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