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伟
【摘要】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的手段包括两大类,一是通过财政政策进行调控,二是通过货币政策进行调控,在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之下,需要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结合,令两者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更加完善,共同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平稳发展。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市场经济进行宏观凋控的两大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政府需要通过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控制,以保证我国的市场经济平稳、健康的运行和发展。
一、我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回顾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配合的模式主要包括四种,一是双紧、二是双松、三是松紧、四是中性。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协调与配合的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时问段。首先是在我国的经济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候,主要是通过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双松调控,二是在1993年到1996年之间的经济软着陆时期,主要对两大政策由双松到双紧的战略调控,三是在1997年到2004年之问,我国主要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四是在2005年到2007年我国实行的是两大政策双稳健的政策,五是在2008年到2010年,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为避免经济下滑,因此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六是在2011年到今天,我国依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二、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一)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轉换
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2004年到2—7年之间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但在受到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增长速度开始变慢,年增长率开始下降,直到2015年年初才开始回落,在之后的一段时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中高速水平。
(二)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转换,产业结构由传统的中低端逐渐转变为中高端结构。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在2015年之后逐渐开始变得缓慢,但是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并且增长速度快,为我国居民的就业提供了稳定的基础条件和机会,因此我国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的优化和完善。我国是人口大国,国民购买力相对较高,并且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的提高,平均超过GDP增长的速度,形成了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水平提升和改善均匀分配的总体发展趋势,经济发展水平的可持续性增强,同时均衡性与包容性也变得更好。
(三)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
科技与创新一直是我国近几年来实行和贯彻的方针。通过科技和创新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排名和地位。科技发展水平与创新能力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的影响十分巨大。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在逐渐的增加动力,由传统的要素驱动逐渐变换为创新驱动。在这种新常态经济条件下,需要我国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科技水平。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在2015年初增长速度非常快,与我国的工业相比高出5个百分点: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新兴产业的增长状态持续扩张,我国网民网上消费水平和购买力明显提升,并处于较高的水平,网上零售额增长十分显著,我国的快递业务量增长迅速,新产业、新产品正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得丰富和成熟。
(四)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逐渐转换为起决定性作用
市场在我国的过去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的作用,在新常态下市场开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党的十八大中提出了目前我国的资源配置开始由市场起到决定性的所用这一观点。我国在2015年逐渐推进市场改革,简化政府职责的政策的实施,令市场开始变得更加具有活力,同时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行政审批事项在下放,令我国民问资本和企业的发展开始变得更加积极和踊跃,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从而带动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内部动力,促进我国整体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新常态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凋控经验失灵
传统的经济调控手段在新常态的刺激下逐渐变得失灵,导致结构调整从而产生效率下降。因此在进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凋搭配时,必须要考虑到如何进行宏观调控目标的确立和如何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调控,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政策空问受到挤压
两大政策的调控空间在新常态的刺激下逐渐被压缩严重。在财政政策方面,我国的经济增长水平稳步保持在7%的情况下,税源收缩,税收收入的增长状态逐渐变得下降,虽然在进行调控的预算之前已经充分想到了这一现象,对财政收入增长的预期进行降低,但是其预期的增长水平甚至比实际增长水平要高一些。我国的公共事业单位指出包括医疗支出、社会公共基础建设支出、社会养老支出、教育建设的支出等始终保持稳定增长的水平,且近些年来这些支出需要更加强烈,这就导致我国的财政支出越来越呈现刚性化的特征增长,财政赤字严重。在新常态之下,随着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化,金融市场和金融领域全面开放,各种金融机构和银行不断增加,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利率市场化等等,均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增加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
(三)对政策搭配要求更高
在新常态的刺激下,对对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进行协调搭配提H{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继续保障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稳定增长。同时也要保证政府的财政支出与收入互相平衡,避免财政赤字情况的出现,要做到规模适当,收支平衡。但同时要对保持相对平稳的税收政策,保证我国的税率平稳和经济发展水平相符合。在货币政策方面,需要增加操作的灵活度并具有针对性,这一基本情况又造成了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转折点。
四、新常态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优化路径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要与新常态相适应,并不断的做出优化与调整。
(一)两大政策协调配合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市场在我国的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我国主要推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两大政策的互相协凋搭配下,政府要进一步进行简政放权,弱化政府在市场经济凋控中的职能。让市场更好的进行自我调控,对于适应市场发展规则的企业可以在市场中稳步发展,而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则被淘汰,及时的对资源配置的结构进行调整,市场在其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转变市场资源配置的模式,促进市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两大政策协调配合需要进一步加强供给侧管理
在调整货币政策时一般进行总量调节,这是货币调节的特征之一,而財政政策在配合和相应货币政策的同时,必须要将目前阶段以赤字规模的大小和举债安排作为代表的宽松政策与明确的区别对待结构导向和政策结合起来,从而才能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优化经济结构。
(三)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必须服从于推进财税、金融等深化
2015年作为对税收进行全面深化和控制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一年,财政改革将在转移支付、地方债务置换和预算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政策改革,并出台相关的新型政策。在金融体制改革相关方面,主要是进行存款保险制度、市场利率化制度、的清单和清算市场等相关制度上的变革,这就需要我国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急性宏观调控和搭配,以便配合金融体系改革和深化税收。
(四)两大政策协调配合必须提高财政预算管理和国库现金管理水平
要想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凋配合水平进行提升,必须加快建设国库管理制度体制的改革,积极的推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令我国的财政收入全部纳入国库中进行统一的管理,强化政府管理财政资金预算的职能。并且在安全流动的基础之上,秉承着收益相结合的与患者,对国库现金继续拧科学有效的管理,这样做有利于降低政财政资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同时也能使财政资金效率进一步提升。
五、总结
在新常态下,对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要降低政府在市场中国的职能,令市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加强财政部门与中央银行之间的配合,建立信息共享交流机制,整合财政,利用信息优势强化两大政策的配合力度。
参考文献:
[1]杨涛.如何协调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J].投资与证券,2008(6)
[2]任碧云.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的技术路径[J].金融与保险,2009(9)
[3]胡邵雨.国际经济协作下协调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应用[J].当代经济管理,2013(2)
[4]刘伟,苏剑.“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J].经济科学,2014(4)
[5]贾康,新常态下财政政策的思路与方向[J].财政与税收,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