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唐爱红
摘 要:开展乡土历史研究性学习必须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作为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必须加强;在选题方面一定突出历史学科特点,确立选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必须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必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历史研究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素质。
关键词:乡土历史;研究性学习;历史学科能力;历史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0-007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0.048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走向深水区及新高考的启动,开展研究性学习已成为普遍性的学习方式,作为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课程形态的延续与深化,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乡土历史资源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很多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选择。结合各地办学经验和本校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开展乡土历史研究性学习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开展乡土历史研究性学习必须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更要充分地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历史教师是研究性学习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教师具备的专业素养,夯实的基础知识,对乡土历史充分的研究和积累,是保证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基础;教师作为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在学习目标上,激发兴趣,指导选题,确立研究方向;在教学方式上,教师是研究方法的讲授者,其任务主要是研究方法的介绍以及思维方法与创造技能的训练;在教学策略上,教师应当是课题研究的支持者和评价激励者,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弱化,而是要加强。
二、开展乡土历史研究性学习必须在选题方面要突出历史学科特点
开展乡土历史研究性学习,选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选题立意要高,立意要新, 要体现高中生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选题大小适中是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关键,选题过大,比较抽象、难以操作,学生的能力达不到,只能抄袭;选题过小,没有研究价值,无法研究;选题要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研究兴趣、研究意识、研究方法,有利于培养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形成批判精神和善于创新能力的素质,突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选题要注重趣味性,又要重视人文性,中学生对于那些与故乡有关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古老传说、风俗习惯等,都有着特殊的、深厚的情感,乡土历史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传统美德,德育美育素材,是学生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兴趣之所在。立足乡土历史,使历史研究性学习和文物遗址保护和环境保护等现实问题密切结合,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选题要突出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体现正能量,弘扬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主旋律,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开展乡土历史研究性学习必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历史素养,就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是养成通过分析、对比、观察、实验等研究的方式探求问题的真相、性质和规律的习惯;历史素养是借助对历史的认知和阐释,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探究历史事物发展过程内在的动因和规律。乡土历史是地域传承和血缘文化的载体,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乡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是中华民族历经艰难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根本。以学生研究为主体,以增强历史学习兴趣,加深历史感知能力,提高历史素养为目标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就要引导学生去关心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熟悉家乡的历史和文化,发扬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感受淳厚民风和崇高气节,在乡土历史研究性学习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历史观,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培养情感认同感和心理归属感,树立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
四、开展乡土历史研究性学习必须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开展乡土历史研究性学习要提倡自主、民主、开放、创造性的探究,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进行规范化操作,运用科学的论证方法,按照历史研究的基本要求,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忠实地对史料进行汇集、整理、辨析、推论,获得符合实际的结论。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的正确态度、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要标明引用出处,要有辩证思维,要学会去伪存真,要学会严格考证和调查,忠于史实,揭示真理。在汇总知识的时候要使用规范性语言,力求简洁平实,不能因为个人私利和偏好,有意拔高和浮夸。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具备创新意识和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的创新人格。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必须与科学道德、科学态度的培养相统一,才能真正地形成对社会、对个人发展有价值的结果。
教师要善于从身边去挖掘乡土历史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热情,使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研究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方式。带领学生走进历史,走进历史人物的心灵,走进历史的精神和氛围之中,让学生去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和创新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去感悟生命、感悟自然、感悟生活,让历史充满生命的光彩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2+4.
[2] 何成刚, 沈为慧. 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J]. 历史教学, 2016(11).
[3] 吴伟. 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J]. 历史教学, 2012(11).
[4] 何兵.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华东师范大学, 2011.
[5] 姚锦祥. 乡土史的教学规范问题[J]. 歷史教学, 2003(8).
[责任编辑 万淑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