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梅
摘要:化学是重要的自然基础性学科,初中教学是化学教学的启蒙阶段。初学时难度较大,学生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因而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进传统的灌输方法,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爱,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关键词:化学教学;观念;方法;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042-01
化学是重要的自然基础性学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现在,世界正处于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学好化学对于学生未来参加国家建设,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化学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意志品质和创新精神,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运用化学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世界的神奇具有独特的科学魅力,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我们应通过"开启化学之门",向学生初步展示化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和新世纪化学发展的宏伟蓝图,介绍化学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的重大关系,体验"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消除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自然界已有的认识和经验,引发学生对所学课题的兴趣,借助化学实验直观、鲜明、生动的特点,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实验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观察和疑问中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在成功的学习中不断增强自信,从而稳定学习动机。
2.运用启发方式,引导主动学习
要运用启发式与学生讨论探究的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形成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针对他们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耐心细致地了解原因,对症下药,设置适当的"台阶",来分解难点。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在较高的层次上培养思维品质,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学习经验,通过激励性评价鼓励继续提高;对有困难的学生,应有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并设计一些比较容易的活动,使他们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兴趣,使之逐步转化,奋起直追。
3.根据知识结构,培养基本技能
3.1 关于概念教学。化学概念是化学知识的基础性知识,具有抽象、概括的特点。对化学概念的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善于用通俗的语言解析其内涵,列举学生熟悉的内容说明其外延,揭示化学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实践中运用学过的概念。
3.2 关于元素符号、方程式、专门用语的教学。上述内容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具有简练、抽象、严谨的特点,但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教学时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指导学生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采用分散教学、降低学习难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方法和有计划的练习,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学好化学用语。如有关元素符号的读法、写法,教学时一般采用陈述、复现的方法,学生容易产生死记硬背的情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采用有意分散难点的方法,在第一章开始就布置学生每节课记几个课中见到的元素和元素符号以及一些物质的化学式等等。
3.3 关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元素化合物在化学体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实际,注重直观、实验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动手。运用同类归纳形成共性,通过比较明确特性,在逐步积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向学生揭示物质的存在、制法和用途等与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化合物知识。
4.注重实验启迪,培养创新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认真做好演示实验,从科学态度、操作规范上给学生以示范。重视学生实验,帮助学生养成预习、设计、动手、观察、记录、思考、写实验报告等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适当地引入一些探究性实验,鼓励学生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化学小实验。在实验教学中还要注意安全教育、规范教育。如在课后的家庭小实验中,采用先讨论,然后布置回家做。第二天,让同学们在课上提出自己在家庭小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见到的现象。有些同学对自己的实验不满意,甚至回家再做一遍。这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大大提高了。
要加强学生探究性实验。除了完成规定的实验外,还应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鼓励学生求异和创新。如在做酸、碱、盐的分组实验,加做碳酸钡和硫酸钡分别与盐酸的反应,这不仅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验化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发现"化学规律的乐趣。在完成课上的学习任务以后,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为学生走出课堂解决实际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讲防治水的污染时,我布置了这样一道题目:"仔细观察你家的周围有环境污染的现象吗?"学生的反应很强烈,异口同声地说:"有。"我趁此布置,"你们能用已学的化学知识来分析和解释某些现象吗?把你的想法写出来,有什么好的方法来治理污染吗?"这样,較大程度地开发了学生的智慧潜能。
5.结合教学内容,加强思品渗透
在教学中,应结合物质的结构、分类、性质、化学反应的条件以及变化规律等内容的讲授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帮助学生破除迷信,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使他们初步具备识别伪科学的能力;结合我国历史上与化学有关的重大发明和创造成果,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在钢铁、煤炭、石油、新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科学家热爱祖国、献身科学事业的事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从内心生发出奋发学习、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总之,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我们只有从各个方面进行探索才会使新课改取得预想的结果。对此,我们务必要百倍努力。